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学蒙难集 110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梅契尼柯夫苦闷与失望之际,独具慧眼的巴斯德给予了热情支持与真城帮 助, 使濒于绝望的梅契尼柯夫产生了绝路逢生之感。 他鼓足勇气激动地请求道: “这里有没有给我的位置?我只希望在你的实验室时工作,当个名誉职工”。尽管 巴斯德所说的微生物之间的斗争同吞噬理论毫无共同之处,但这位伟大学者已经预 感到吞噬理论的巨大价值,当即爽快地回答:“你不仅可以到我们的实验室来工作, 而且你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实验室!”
  由于巴斯德和梅契尼柯夫具有相同的思维方法,这使他们经过初步的交流后就 一拍即合。巴斯德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强的直觉能力,有时在作出实验结果之前, 就已经提出了大胆而正确的设想,然后再进行实验加以证实,并回答批评者。正是 这种可贵的直觉能力,使巴斯德能够在实验资料尚不充分的情况下,科学地预测天 吞噬理论的前途和意义,果断地给予支持,表现出一位导师的不凡气度。
  在巴斯德热烈的支持与鼓舞下,梅契尼柯夫一扫绝望与苦闷之情,毅然放弃了 敖德萨研究所的优厚薪金,投身到巴斯德研究所,踏上新的科学征程。
  1891年,在英国化敦将要举行世界医师大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辩论微生物和 免疫理论。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论战,梅契尼柯夫和实验室的所有人员9包括他的 妻子奥尔加在内)都在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着。一只换独角犀牛、甲虫、绿蛙、鳄 鱼、鲈鱼、鲍鱼、美西螈的体内被注了细菌,又被取样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梅 契尼柯夫完全沉浸在为科学献身的忙碌之中。
  这时,有一位德国微生物学家发表文章宣称:梅契尼柯夫的吞噬细胞虽然能够 吞噬微生物,但它们不是防守者,只是清道夫——它们只能吞吃死的微生物。言下 之意还是吞噬细胞没有免疫功能。
  反对者的意见虽然有些令人恼火,但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一个冷静的、严肃的 科学家应该善于利用论敌的挑剔将自己的理论推向新的高度。
  梅契尼柯夫此时对自己的理论充满自信,他不久又设计出新的实验:他将霍乱 弧菌注入豚鼠体内,几天之后将这些豚鼠杀死并剖开,用一支玻璃吸管吸到含有吞 噬细胞的粘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过了一会儿,离体的吞噬细胞死亡了,破裂开 来,被它吞下去的霍乱弧菌飞跑出来。为了证明这些被吞下又飞跑出来的霍乱弧菌 是活的,并能使人致病,梅契尼柯夫将这些霍乱弧菌注射到健康豚鼠体内,不久这 些豚鼠就被霍乱夺去了生命。这个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吞噬细胞确能吞噬活的微 生物。
  为了揭示人体吞噬细胞的功能,梅契尼柯夫和他领导下的助手们,都不顾牺牲 生命的危险,吞服了霍乱弧菌,而他自己吞下去的比谁都多。他的助手朱彼勒竟因 此死于霍乱。梅契尼柯夫对朱彼勒的牺牲,非常惋惜,他悲痛地说:“朱彼勒死了, 我也决不活下去”他曾几次自杀,只是由于贤慧的妻子奥尔加日夜提防才得以幸免。
  痛定之后,梅契尼柯夫总结道:“同样吞服了霍乱弧菌,为什么会引起极不相 同的结果?这要看各人的吞噬细胞是否起作用”。在当时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梅 契尼柯夫用注射器从吞服了霍乱弧菌的健康人体内抽出血液,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 察,无论如何总是找不到霍乱弧菌(当然这是找不到的)。于是,他得出结论,这 是由于身细力壮者的吞噬细胞吞噬了霍乱弧菌的缘故,吞噬细胞保护着人体不受微 生物侵袭。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吞 噬微生物的具体过程,因为人体内的吞噬过程不像水蚤吞噬酵母菌芽胞那样直观可 见。这也可能是德国微生物学家拒不承认吞噬理论的原因之一。在伦敦召开的世界 医师大会上,双方论战的激烈程度达到了顶点,甚至发展到有失尊严地互相攻讦。 德国人指责梅契尼柯夫说:“你是说谎者!”梅契尼柯夫寸步不让地回击道:“恰 恰相反,说谎的是你们!”
  双方的论战前后持续了二十多年。争论激烈之时,便是矛盾接近解决之日。19 世纪末,鏖战缓和下来了,论战双方的功过是非也慢慢做出了公正的结论,细胞免 疫现象得到更多实验资料的证实。当我们回顾这场争论的历史过程时,可以看出: 有时由于人们认识角度的差异,导致观点上的片面性,从而使某个即使正确的理论 难以通过。因为在探索真理的征途上,人人都偏爱自己的发现,信赖自己的实验资 料,由此产生的自信往往使人陷入片面性。某个领域的权威学者由于其成就已经得 到公认而成为该领域的最高仲裁者。他们对某个新发现的排斥态度可以变成一个动 员令,驱使其追随者向新理论发动一场理论“围剿”,其攻势之猛烈有时可能使新 理论的发现者产生动摇,甚至使研究被迫中断。这对科学发展所带来的损失往往是 难以估量的。 这就是我们必须经常重温科学蒙难历史的理由所在。 恩格斯指出: “我们还差不多处于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 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前车覆,后 者诫”,是有助于科学进步的。
  同时,科学家在坚持、捍卫自己的科学发现过程中,应该认真听取反对意见, 冷静分析这些反对意见中的合理成分,用来审核自己的观察、实验中的纰漏,将反 对意见变成推动自己理论更加完备起来的动力。每个研究人员都应该客观地对待别 人的新发现,既衷心祝贺新理论的诞生,又耐心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就像期望别人 公正地对待自己那样。这样一来,就可以使争论的双方减少不必要的纠葛与烦恼, 化阻力为动力,推动科学的迅速发展。这些科学发展史中的经验教训,如今已经变 成科学研究的道德准则,成为科学工作者的高尚美德了。
  1900年,梅契尼柯夫发表了《二十年来对传染病的免疫性研究》一文,系统地 论述了人体的白细胞和肝、脾内及细胞吞噬微生物的特性,正式提出最初的噬菌细 胞免疫学说(Phagory…tentheorie),1908年,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决定授予梅契尼 柯夫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从此以后,梅契尼柯夫的处境大为改变,当他出席某些学术会议走进会场的时 候,受到了人们由衷的景仰和欢呼,连过去一度拚命反对他的德国人也向他热烈鼓 掌,表示敬意。人们的称赞和尊敬是对艰辛劳动的最好报偿。梅契尼柯夫软慰地看 到,从此探索微生物致病机理和人体免疫现象已成为一门正式专业,大批年轻有为、 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参加到这个行列中来。他们毫不怀疑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现象, 并且他们不满足于臆测性质的答案,而是用科学实验一步一步地揭开了人体免疫之 谜,免疫病理学终于日臻完善,成为人们战胜传染病的有力武器。在人们为免疫学 的进步而热烈欢呼的时候,始终没有忘怀为这项研究奠定基础的开拓者——梅契尼 柯夫。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扫校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十二章  无人问津三十年
  ——加罗德和他的遗传性疾病研究
  在当代,有关遗传性疾病的研究已形成了生化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等重要分支 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关遗传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逐渐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 可是在本世纪初,当加罗德(A。E。Garrod,1858-1936)向科学界报告他的有前 遗传性疾病的奠基性研究成果之后,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人类医学史上的这一伟 大篇章,就这样被搁置下来,无人问津达三十年之久。加罗德的发现为什么会如此 长期蒙难呢?自从30年代以来,这一直是许多遗传学家和科学史家热衷研究的课题。
  首次揭示代谢病和基因关系之谜
  加罗德是位英国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他先后遇到了与代谢有关的四种疾病: 黑尿症、白化病、胱氨酸尿症和戊糖尿症。为了解释这类疾病的病因,1902年他提 出了“先天性代谢紊乱”这一概念。他十分敏锐地认为,这类疾病都是由某种酶的 缺乏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因此可统称之为“代谢病”。
  加罗德着重研究了罕见的黑尿症。他发现,该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患者排出的 尿中含有大量的尿黑酸,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