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慈氏菩萨的由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5伦柿福阋猿械N业姆ù薄!煌保拱投嫁尾ǘ运型街谒担骸呵胩已裕判挠赡愕男闹腥计鹱钪匾憧梢钥空飧鲂判睦刍奘柿浮M保辛苏飧鲂判模憔湍芄唤哟サ椒鸱ǹ糁腔郏⑿尴胺鸱ǎ圆隼胄牡日ā!弧  �
坦巴都尬波就这样开示了一百零八首偈颂。开示之後,接著说:『我亲爱的徒众啊!你们要安住。我即将要下凡去救度众生了。在我之後,你们依止谁呢?就是这位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接下来就像人世间首长交接典礼般,把佛冠交给弥勒菩萨。等到弥勒菩萨接到佛冠之後,坦巴都尬波对大家宣布:『现在当来下生的弥勒尊佛正式在兜率净土诞生了。我即将要下凡,这尊未来佛在无数劫以後,也会像我一样下凡。我是贤劫第四尊佛,弥勒佛是第五尊,未来在整个赡部洲,陆续总共有一千尊佛这样下凡。』」这是藏传佛教经典中的记载。

释迦佛为弥勒授记作佛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怀疑。因为他们认为弥勒的修持不够,怎麽会是下一尊佛呢?!如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中优波离尊者问佛:「这个弥勒比丘具足凡夫之身,也没有断尽诸漏,这个人命终之後当生何处?弥勒今日虽然出家,但他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陀您说此人成佛无疑,那麽他命终之後会生到哪个国土呢?」释迦牟尼回答优波离说:「十二年後,弥勒於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本所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显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密,字义炳然。时诸天人,寻即为起众宝妙塔,供养舍利。时兜率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狮子床坐,忽然化生,於莲花上,结跏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不停地转大法 L,度诸天子。」方解除小乘者心中的疑虑。 
在优波离等众人的眼中,弥勒比丘是一个「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且未尽诸漏」的十足凡夫僧。怎麽释迦世尊会选择这样的一个人来接班,还於大众之中为其授记作佛呢?这真是令人难以想得透彻的。这说明二乘人的偏见,对於一乘佛道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也说明不应以凡夫之心量去测度弥勒菩萨的证量的。 弥勒的精神体现於菩萨在艰苦的条件下,力行菩萨道,著重於利他,於利他中实现自利,而完成佛国的依正庄严。再过八百八十万九千三百年(此算法是根据释迦生於住劫第九小劫的减劫人寿一百岁,而弥勒降生於住劫第十小减劫八万岁,从释迦佛涅盘後算起至弥勒下生这中间的时间)之後,弥勒菩萨当从兜率净土下生於阎浮提,成佛度化众生。那时阎浮提的情况在这归纳成几点略作说明,後文当在详述: 
1、天然条件:尔时大海水,以渐减三千,赡部洲纵广,有万逾缮那,土地平坦如镜,名花软草,遍覆其地。种种树木华果茂盛,其树悉皆高三十里。 
2、居民生活:人人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无有中夭,智慧威德,色力圆满,无诸疾苦,安稳快乐。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饮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3、城市繁荣:有一大城,名翅头末,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扫洒清净。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照耀,昼夜无异,灯烛之明,不复为用。时世安乐,无有怨贱劫窃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哀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语言谦逊。
4、政治环境:时有转轮王名叫攘 亻去,有四种兵,以正法统治四天下,无有兵戈。王有七宝,又有四大藏,各有四亿小藏围绕。珍宝涌出,无守护者,众人见之,心不贪著。 
弥勒菩萨将来也如释迦牟尼佛一般,示现『降兜率、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说法、涅盘』等八相成道。 

①降兜率、入胎、出胎:大丈夫慈氏,辞於喜足天,来托彼夫人(梵摩越),父名为妙梵,作後身生处。既怀此大圣,满足於十月,於是慈尊母,往趣妙花园,至彼妙园中,不坐亦不卧,徐立攀花树,俄诞胜慈尊,尔时最胜尊,出母右肋已,如日出云翳,普放大光明,不染触胞胎,如莲花出水,光流三界内,咸仰大慈辉,当尔降生时,千眼帝释主,躬自擎菩萨,欣逢两足尊,菩萨於此时,自然行七步,而於足履处,皆出宝莲花,遍观於十方,告诸天人众,我此身最後,无生证涅盘...三十二相身,具足诸光明。 

②出家:尔时弥勒谛观世间五欲过患,众生受苦沈没长流,在大生死甚可怜愍。自以如是正念观察苦空无常,不乐在家,厌家迫迮犹如牢狱。时蚁亻去王(即攘亻去王)共诸大臣国土人民,持七宝台,有千宝帐及千宝轩、千亿宝铃、千亿宝幡。宝器千口宝瓮千口,奉上弥勒。弥勒受已施诸婆罗门,婆罗门受已即便毁坏各共分之,诸婆罗门观见弥勒能作大施生大奇特心。弥勒菩萨见此宝台须臾无常,知有为法皆悉磨灭,修无常想。赞过去佛清凉甘露无常之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说此偈已,出家学道。
③成道、降魔:尔时去翅头末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花,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当其夜半弥勒出家,即於其夜成无上道。时三千大千刹土六返震动,地神各各相告曰:「今时弥勒已成佛。」转至闻四天王宫,弥勒已成佛道。转转闻彻三十三天,艳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乃至梵天,弥勒已成佛道。
④说法:时有魔王,名曰大将,率欲界无数诸天至弥勒佛所,请说施论、戒论及生天之论,乃至诸佛所说,苦、集、灭、道。时座上有八万四千天子,得法眼净。弥勒有三会说法: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末後尚有迦叶尊者现十八变,演说释迦牟尼佛十二部经典,会中八十亿人得阿罗汉。 
⑤涅盘:弥勒佛住世六万岁。怜愍众生故令得法眼。灭度之後诸天世人□维佛身。时转轮王收取舍利。於四天下各起八万四千塔。正法住世六万岁。像法二万岁(另一说为六万岁)。吾等宜应勤加精进。发清净心起诸善业。得见世间灯明弥勒佛身必无疑也。
接著,我们从菩萨的姓名来认识菩萨思想及所具备的特色。 
弥勒心慈性慈,以慈为种姓。在《华严经·修慈分》中佛告弥勒:「应修慈心,以自调伏。於念念中常修六波罗密,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当得六种梵天之福。若离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所有先世以来的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又《贤愚因缘经》中:「何因缘故,得弥勒字?佛答:『过去久远,於阎浮提中,有一佛出世,名曰弗沙佛。彼时有国王,名昙摩留枝。往佛所时,见一比丘入慈心三昧,形身安静,放大光明。王见则问佛,此比丘入何三昧,光明乃尔?佛答王云:此比丘入慈心三昧。王闻此语,信增钦仰言:此慈心定巍巍乃尔,我亦修习此慈心三昧。尔时,昙摩留枝王,今弥勒是。於世则发此慈心,自此以来,常字弥勒。久习性故,至成佛时,犹名慈氏。』」《注维摩经》曰:「什曰: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此云慈。俪药,此云氏。菩萨於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旧云弥勒,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低黎,并讹也。」 《西域记七》曰:「梅怛丽耶,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略也。」 
在密教中的东密部分,「胎藏界」之弥勒菩萨,是坐於中台八叶院东北方之莲上,「金刚界」中之弥勒菩萨於贤劫十六尊中,是坐在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刚因菩萨,即为此尊之本誓,大轮金刚者,此尊之教令轮身也。密号曰「迅疾金刚。」弥勒菩萨之本尊相为紫金色身,乃天王相。双手结「说法印」,垂足而坐,手中所捻龙华树花心,上有法 L与宝瓶为象徵,安住在莲华狮子座之上。经彼天四千岁後,方下生人间成佛。 
大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