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教委直接指导下的指导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专业性组织,相当于美国
的全国商学院联合会。其主要任务是:指导协调全国MBA 教育工作;推动我
国MBA 教育界与工商企业界的联系、协作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
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企业家协
会会长袁宝华任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现挂靠在清华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指导委员会强调要加强教育质量与监督,从招生、培养到授学
位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确保质量。质量是MBA 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MBA 学位是我国学位中可以直接与外国学位相比的一种学位,毕业生和教育
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我国学位的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今后MBA 事业的成
败。这次会议还提出了研究试办全国统一的中国式GMAT 考试的问题。
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5 年11 月在清华大
学召开。在会上,国务院学位办谢桂华副主任指出:国家教委将对作为培养
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MBA 教育予以重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
大招生规模;要加强MBA 教学改革,适当缩短学制;要尽快建立完善的MBA
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包括指标和方法),争取在1997 年顺利结束我国MBA
教育的试点阶段;要加强MBA 有关的学科建设,逐步建设一批MBA 培养基地。
指导委员会也在会上作了年度工作报告。委员会在上年完成了中国式
GMAT 考试一GRK 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研讨,推动了MBA 入学考试改革的进程,
筹资开办了四个MBA 师资培训班,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指导委员会各位委员讨论了《九五期间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发展规划
建议要点》,针对MBA 目前招生规模偏小,招生考试方法不适,全脱产学制
偏长,师资力量和图书资料设备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提出规划要点:
1。通过多种途径,扩大招生规模,争取每年增加700 名招生数,使年招
生数在2000 年达到5000 名;开通在职人员申请MBA 学位;逐步扩大MBA 招
生培养的授权院校,争取在2000 年有40—50 所院校可以招收培养MBA;
2。具体实施GRK 考试方案,1997 年在全国推行GRK,以此作为MBA 的入
学考试;
3。开展关于MBA 教学改革问题的研讨,研究缩短全脱产MBA 学制的可行
性,争取国家教委有关部门批准从1997 年起将MBA 学制由2。5 年缩短为2
年;
4。继续加强MBA 教材、案例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
5。落实MBA 教育质量评估方案,在1997 年推行全面评估。
6。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落实中关管理教育合作项目,争取其他对外
交流合作项目。
以上第二个阶段中,各试点高校在招收MBA 研究生时,基本上是由学校
各自命题,单独组织考试,生源差异很大。这样就产生了诸如入学试题难易
程度不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1996 年后的第三阶段,将进行全国统一的MBA 入学考试——GRK 考试,
推行MBA 教育质量评估,并可能借鉴美国全国商学院联合会的做法对全国商
学院排座次,以此刺激各校提高办学质量。这将是中国MBA 在经过近十年的
研究、实践,在参考吸收欧美商学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的一次飞跃,有助于
我国MBA 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亲爱的读者朋友,上面我们用流水帐似的方式将MBA 在中国的发展史作
了一个概述,目的是为了向大家提供一个简要、清晰的中国MBA 发展的轮廓,
另外也想从国家有关部门对MBA 的权威性的政策中提供一些您所需要的信
息,希望不至于太枯燥。
三、不要问我从哪里来——MBA 们的境遇
“他们将置身于中国现代的先锋行列。他们承担了将西方经济学及管理
学理论融于中国改革的使命,他们将处于引导中国工业及政府部门前进的路
上。”这是美国著名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1986 年中美MBA 项目首批毕
业生所作的评论。
当时这批38 名毕业生归国时是热血沸腾,豪气冲天,准备投身于国内的
经济建设大潮中。外界对他们也寄予很高期望,这从以上报纸的评论中可以
看出,但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感觉与期望相距甚遥。回原单位后,他们所学
的MBA 专业知识派不上用场,耗资百万、经过特殊的教育培训的人才就像大
多数单位购置的高档计算机只被用来打字一样,被无情地束之高阁,有的被
安排翻译传真,还有一位分配去了厂里的锻锤组。MBA 们想要流动,原单位
却坚决不放,就这样空耗了一年。MBA 毕竟是受过训练,视野开阔的,他们
不愿再长此以往,浪费自己的青春也浪费国家巨额的培养投资,1987 年9 月,
一个电话打到了中国青年报社,向记者叙述了这些经历。中国青年报社的有
关人员意识到这一事件的重要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立刻分派6 名记者奔赴
各地,挨个寻找采访这38 名MBA。然后,12 月2 日,中青报发表了启子中的
那篇重要报道。
一石击起千层浪,报道发表的第二夭即12 月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当时任国务院代总理的李鹏就亲自向有关部门过问此事。这天晚上,中共中
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团中央等部门的负责人被邀
请参加12 月4 日由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主持召开的关于这些MBA 遭遇的第
一次专题座谈会。12 月9 日,国家经委教育局向38 名MBA 发电发函,通知
他们来京,以解决其实际问题。
就在这一个月,全国先后有数十种报刊杂志转载、评论MBA 以及呼吁改
革旧的人事制度。这一对旧的人事制度的冲击波后来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介绍
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专题片播出。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众多的公司、企业也向那38 位MBA 发出了热情的呼
唤,希望他们能去那儿大展宏图。这些企业有来自深圳、珠海特区的,有来
自江浙一带的,有来自天府之国的,还有来自首都北京的,更多的是三资企
业及外国公司中国办事处。这些熟知市场经济运作的外方头头们深悉这些既
了解中国国情,有实践经验,又掌握MBA 知识技能的人才的分量,他们各出
高招欲把这批MBA 中的一人或几人罗至麾下。
事隔近半年,1988 年4 月12 日,中国青年报又以《命运的呼唤》为题
发表了对38 名MBA 的追踪报道。38 人中已有一半到了新的岗位,有的是在
本系统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有的被派驻香港、美国,有的离开了原单位去了
特区。报道在剖析了人才合理流动、有效使用的种种障碍后指出:“只有建
立改革开放的动态系统,才能取得人才投资的最佳效益。因为,只有在这样
的系统中,人才、资金、生产资料等诸要素的配置才能得以优化。”对于那
时的大多数人还是个陌生名词的MBA 竟引发了人事制度的改革,造成巨大的
社会效应,这是许多人都没预料到的。
同时,新闻界的宣染也引起了华夏大地成千上万有志青年对MBA 强烈的
好奇心,中国几所MBA 培训基地一时被询问函、询问电所包围。1988 年,报
名参加MBA 入学考试的人数较之上年有了大幅度增长。中欧管理项目的报名
人数与录取名额比例达20:1,令人膛目。
这是MBA 在中国的第一次热潮。
很可惜的是,这股热潮没能保持很长时间。这一方面与当时的国际国内
政治、经济气候有关系,另一方面MBA 毕竟引进中国时间太短,那已培养出
的几百名毕业名湮没在12 亿人的汪洋中,一时也难成气候。
1990 年自中国人民大学率先作为国内高校自己培养MBA 后,MBA 在中国
又慢慢地受到了瞩目。
1993 年全国开始有26 所高校招收MBA 研究生,同时,1993 年1 月,中
国人民大学首批工商管理硕士走出了校园,中国有了自己培养的MBA,中国
青年报等全国主要报纸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
在这批MBA 毕业典礼上,还冒出一条新闻。
除国家教委、经贸部、国家统计局派人参加毕业典礼准备要人外,一家
专程从山东济南来的民营企业的负责人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份请柬,上面写
着:以优厚条件诚聘副经理以上人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济南光明机器有限公司是1991 年初创办的一家民
营企业,员工仅94 人,年产值1500 万元,产值利润率高达14。9%,产品畅
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