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比例的考生不及格,逼着每位学生拼命努力以使自己名次靠前。考试成
绩不及格得不到学分,总学分达不到标准是毕不了业的。两年学习期结束后,
全体学生都前往欧共体各个国家的公司做半年见习经理,见习结束后提交一
份“案例研究”(Case Study)报告。
欧共体选派的教师实力雄厚,平均每个教席有11 名教授参加,由欧洲教
学理事会组织的投标逃选;中标的多是各专业的著名教授、专家,如丹麦全
国会计师协会主席,曼彻斯特高级管理学院前院长,法国国家管理培训中心
教务长,菲力浦公司南美分公司退休总经理等等。
由于有严格的高质量的教学,加上学生自身的努力,毕业生质量很高,
毕业后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好评。现在这些毕业生已在国内外公司、企业、
银行担任要职,有的还自己创办了公司。中欧项目1984 年招生34 人,1986
年招生66 人,在北京共办了6 期,有毕业生236 名。
中欧项目的教学地点开始设在北京中国企业管理培训中心;1994 年迁往
上海,暂时设在上海交通大学阂行分校。由上海交大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管理,更名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我们将在“国内MBA 院校介绍”章节进行
更详细的介绍。
几乎与中欧管理教育项目开办的同时,1984 年4 月,经中、美两国政府
商定在大连建立中美管理培训项目。美方具体由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管
理学院(SUNY Buffalo)承担教学组织工作,中国方面则以已有的我国自己
建立的大连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培训中心为合作单位,负责招生、管理及后勤
工作。
中美大连项目每年招生约40 人,学制三年,第一年强化英语,第二三年
学习MBA 课程及实习。学习期结束后有三个月赴美交流期,同时考察调研美
国工商企业。全部课程共19 门,包括3 门用中文教学的课程和16 门美国MBA
课程。它主要采用美国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学习任务也相当繁重。考试成绩
和实习合格者,由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管理学院授予究,重点是了解国
外MBA 教育的内涵,中国的社会需求以及学校的培养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可
行性研究的结论是肯定的。1989 年成立了研究小组,提出了试办MBA 的具体
方案,探讨我国MBA 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招生考试、学制、
课程设置、教材与案例建设,教学方法、论文要求和学位授予等重要问题。
在进行了总结设计和论证之后,将结果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1989 年初,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发出了关于设立“培养中国式MBA 研究
小组”的通知后,中国人民大学反应最迅速。在当时的国家经委副主任兼人
大校长袁宝华的召集下,国家体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首都企业家俱乐部、财政部、商业部、农业部、中国工商银行等有关部委和
大型公司企业领导下举行了数次关于培养中国式MBA 的研讨会,与会的各单
位领导一致同意在今后的招生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人民大学在经过一段时
间认真研究和充分准备之后,于1990 年在全国首先开始招收MBA。同年,南
开大学也招收了30 名学生,西安交通大学试招了10 名。(交大对这10 名学
生按MBA 方式培养,授管理工程硕士学位。)这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
MBA。
1990 年10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原则上同意在我国设置和
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即MBA 学位,并决定从1991 年开始授权中国人民大学、清
华大学等9 所高等院校开展培养MBA 的试点工作。1991 年,9 所被授权培养
MBA 的大学开始从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四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年轻在职干部中招
收MBA 学员。1991 年10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由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
工作办公室在南开大学组织召开会议,成立了“全国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协作小组”,并召开了小组第一次会议。著名金融学家黄达教授、钱荣坤教
授担任顾问,西安交大汪应洛教授、复旦大学郑绍濂教授、清华大学林功实
教授和国务院学位办谢桂华副主任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试办MBA 的9 所院
校负责人组成。这次会议中,9 所试点院校的学者、专家讨论了我国MBA 招
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重点讨论了课程设置问题。专家们认为综合性大学、
理工科大学和财经类大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各自培养管理类高层次人才方
面已形成的特色,另一方面我国在MBA 教育这一培养高层次实务型、综合性
管理人才方面刚刚起步,为使它健康发展,茁壮成长,并逐渐接近或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在课程设置上应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性的教学大纲。各试点高
校可以大纲为指导,在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的同时,规范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经过充分酝酿和认真讨论,会议统一了我国MBA 主干课程的名称,确定了学
位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组织编写18 门MBA 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
1992 年10 月,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协作小组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会
议。这次会议讨论了23 份MBA 课程教学大纲的讨论稿,确定了编写课程教学
大纲的基本要求。
1993 年5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北京大学等17 所高校试办MBA。
这样,全国就有26 所分属综合、理工、财经类院校有资格培养MBA(见附表)。
招生规模有了大幅度扩大,招生制度和培养方式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中国培养MBA26 所试怠院校名单(按地区排列)
1、北京大学14、同济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15、上海财经大学
* 3、清华大学16、南京大学
4、北方交通大学17、浙江大学
5、北京理工大学*18、厦门大学
6、对外经贸大学19、武汉大学
*7、南开大学20、华中理工大学
*8、天津大学21、湖南大学
*9、哈尔滨工业大学22、中南财经大学
10、大连理工大学23、暨南大学
11、东北财经大学24、华南理工大学
12、复旦大学25、西南财经大学
13、上海交通大学*26、西安交通大学
(前面加*者是1991 年第一批被授权的学校,共9 所)
1993 年12 月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委和全国26 所试点院校代表在厦门
大学召开了全国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协作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会议
期间,总结了试办MBA 学位两年多来的经验,并重点讨论了教材、教学、招
生、学籍管理等问题。会议确定“我国MBA 培养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为指导,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水平上,要与国际通行
标准相当;时间上和数量上,要用五年左右时间,为我国培养一大批人才,
为下世纪我国经济起飞准备足够的人才资源”。这次会议还通过了《工商管
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1994 年6 月出版了《工商管理硕士教学大纲》,为各校组织和实施MBA
课程的教学制定了指导性的参考标准,同时也为评估各校的MBA 教育教学质
量制定了一个基本依据。这些标志着我国的MBA 教育逐渐走入正轨。
1994 年10 月,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协作小组第四次会议及全国工商
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位于湖南长沙风景秀丽的岳麓山的湖
南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下一阶段MBA 教育的基本方针即“深化改革,
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逐步完善,稳步发展”。此次会议是在我国加快建立
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召开的,在今后很长时期内,国有大、
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关键,为国有
大、中型企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综合型管理人才是我国工商管理
硕士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在这次大会上成立,试办工商管理硕
士学位协作小组在圆满完成其预定工作目标后把接力棒交给了指导委员会,
宣告解散。协作小组在我国MBA 教育事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MBA 发
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在26 所MBA 试点高校的有
关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推荐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
家教委直接指导下的指导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专业性组织,相当于美国
的全国商学院联合会。其主要任务是:指导协调全国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