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02年上升到92%。不到半个世纪,日本就普及了初等教育。1872年 

日本创办东京师范学校,1874年设立东京女子师范学校,许多地方也都设立 

师范学校。1877年创办东京大学,设立法、理、文、医等学部。1880年东京 

大学设研究生院,1885年发展为综合性大学。该大学成为传播近代科学、培 

养造就科技人才的中心。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日本办起了大量的农业学校, 

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专业人才,促进了农业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3)福泽谕吉的政治思想 

     福泽谕吉(1835—1901年),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出身于 

低级武士家庭,青年时代热心于兰学,才智出众,志存高远,性格倔犟,很 

早就离别家乡到江户独闯天下。1858年在江户设洋学塾,讲授兰学。他26 

岁时自学英文,期望学习西洋先进科学知识,以求献身于国家的振兴与独立。 

1860、1862和1867年,他三度出访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颇受西方政治思 

想影响,推崇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坚决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 

确立了“文明开化”、“教育救国”的思想。他写的《西洋事情》一书详细 

介绍了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使日本人耳目一新。他写的《劝 

学篇》和《文明论概略》等著作,成为日本进行文明开化教育的好教材。以 

他为代表的一批政府官员学者成立了“明六社”,召揽天下有志之士,研讨 

发展教育和启发民智的途径与方法。他们创办杂志,著书立说,翻译外文著 


… Page 81…

  作,全面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宣传天赋人权和 

  国民平等,主张君主立宪。这些思想在明治维新运动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明论概略》是福泽谕吉的代表作,深刻阐述了“文明开化”理论, 

  他认为,狭义的文明仅限于物质方面,广义的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① 

  它应该指“人的身体安乐,道德高尚;或者指衣食富足,品质高尚而说的”。 

  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有阶段性,在早期,人们“因利成群,利尽而散,互 

            ② 

  不相关”,是为野蛮阶段;随后人类处于半开化状态,再后进入现代文明阶 

  段。他认为文明的发展在于科学技术的推动,文明是衡量社会历史发展的标 

                                                                                       ③ 

  准,“能促进文明的就是利,就是得;反之,使文明退步就是害,就是失”。 

  他认为实现文明是人类的理想,一个智德兼备的人堪称文明的个人,固然可 

  贵,但却不足,还要使“一国的人民团结起来一致保卫国家独立,维护国家 

                  ④ 

  利益和尊严” 。他还提出“崇实致用”论,呼唤人们为国家的富强而献身。 

         (4)天皇制的确立 

        1874年日本兴起了“自由民权运动”。新兴资产阶级主张在日本建立立 

  宪议会,并要求参政,这一呼声极高。1881年天皇发出诏书,许诺1890年 

  设立国会,颁布钦定宪法。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规定了 

  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利;国会设置两院;内阁向天皇负责,而不向议会 

  负责。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君主立宪制,因为天皇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明治宪 

  法的制定,标志着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日本天皇制的政治结构,其核心是天皇,围绕天皇的中心部分是元老、 

  枢密院议会和内大臣;中心部分外又有内阁、议会和军部三部分。从而形成 

  了藩阀元老政治、政党议会政治和军部法西斯政治等政治形态。其中藩阀元 

  老政治占有重要地位。 

       在1871年明治维新的政府体制改革时,确立了藩阀在国家政权中的绝对 

  优势地位。藩阀,指在明治维新中起决定作用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 

  藩的中下级武士改革派在维新后所形成的派阀,其中以长州藩、萨摩藩为主。 

  元老是指这两个派阀的首脑,他们在明治中期以后逐渐退居二线。他们对国 

  家大政方针有重大影响。 

        1885年日本近代内阁制度建立后,内阁就长期成为藩阀元老掌握国家权 

  力的重要机构。藩阀元老有一套控制内阁的手段。首先是伊藤博文等通过制 

  定明治宪法使内阁只对天皇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天皇将“总揽政治权”的 

  责任间接委任予内阁。前七届内阁总理大臣全部由长州、萨摩阀的首脑轮流 

  担任,使内阁长期成为藩阀的地盘。其次,藩阀元老通过各国务大臣单独辅 

  弼天皇以适当限制总理大臣的权力。“首相既不能左右各相,各相亦不得系 

  属于首相”,凡重大问题均须内阁会议决定,以防止“攀党联合之力左右天 

  皇大权”。第三,藩阀元老对内阁成员人选握有决定权。明治宪法规定天皇 

   “决定行政各部文官制及文武官员之俸给,任免文武官员”。但根据天皇一 

  般情况下不参政原则,这项权力大部分转到藩阀元老手中,内阁人选首先由 

  元老“提名”,实质上是一种决定权。可见,藩阀元老政治是近代天皇制的 



① 《文明论概略》福泽谕吉著,中译本,1959 年版,第32 页。 

② 同上书,第9 页。 

③ 同上书,第30 页。 

④ 同上书,第186 页。 


… Page 82…

  重要支柱。 

       在天皇制的政治结构中,形式上天皇占据最高位置,但在日本近代天皇 

  制的发展过程中,从未出现过天皇长期独揽大权的政治形态。由于天皇始终 

  被神格化,形成了天皇不参与具体国事的惯例。繁琐事务让天皇劳神则是对 

  神的“亵渎”。天皇即使有参与国事的意愿,也要受到许多限制,只能深居 

  宫中。这样,天皇只能以侍从长、内大臣等为代言人,天皇的法定权力则发 

  生了根本的转移,侍从长、内大臣、藩阀元老等往往能左右政局。 

       日本近代天皇制的政治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模式。它的 

  司法权居于次要地位,出现了内阁的行政权和半立法权;议会的半立法权和 

  军部的军事权这样不平衡的三权鼎立形态。内阁中设有法制局,法制局的行 

  政部掌管起草审查关于外交、内务、劝业、教育、军制、财务、通信等法律 

  命令;法制部掌管起草审查民法、诉讼法、商法、治罪法及与之有关的命令; 

  司法部“掌管恩赦特典及诸裁判所之官制及行政裁判”。这是1885年内阁制 

  建立时的规定。 

       伊藤博文为制定明治宪法曾去德国学习考察。他深受德国政治制度及法 

  学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三权分立学说已经过时,而“司法权作为行政权的一 

  个支派均属君主统揽”,“司法不过是行政的一部分”。在他主持制定的宪 

  法中形成了内阁拥有半立法权的规定。在明治宪法实施的58年中,一些规定 

  也有变化,但内阁的半立法权始终没有被削弱。 

        (5)明治维新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明治维新是在日本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发 

  展起来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以一部分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为领导、以 

  农民为主力、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化的武士结盟而进行的一次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革命。这次革命以武装斗争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了资产阶级 

  和地主的联合政权,并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日本能在被迫打 

  开国门之后,在面临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通过学习西方进行资本主义性质 

  的改革,迅速摆脱了困境,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当时亚洲 

  独一无二的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国家。它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