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贫为富,让我享受一点快乐生活”。穷人这样回答天神。天神听了他的所求,立
刻赐他一个美妙宝瓶,宝瓶妙在能变化无穷,心里想要什么,宝瓶立即就能为他
变化出什么,从来没有使他失望过。于是这个幸运的穷人,不久,不但有了美奂
美轮的华屋,亦复有了七珍的丽服,真如天人一般,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思屋
得屋,思车得车,因而立即成了一个富有的富翁。他的暴富,引起他的亲友注意,
大家感到非常诧异,乃异口同声的问他在短期内所以致富的原因,他也很欢喜的
将天神赐他宝瓶的经过告诉他们,且更得意忘形的站在宝瓶上手舞足蹈起来,哪
知正在他跳得兴高彩烈时,宝瓶忽而拍的一声爆裂开来,所有的华屋、丽服以及
一切财宝,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使他的美梦归于幻灭。这个譬喻是说:一个人受
了戒,一切功德法财,都可因而生起;可是一旦犯了戒条,一切功德也就随之消
失。所以受了戒后,如果又犯于戒,必然会要堕落。持戒是这样的困难,谁也没
有把握丝毫不犯,那么犯了又当怎样来谋补救?曰:
【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
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受戒而又犯戒的唯一补救办法,就是求哀忏悔,亦唯求哀忏悔,始得罪业消
灭,假定不是这样,那就很难清净。然则如何忏悔?首当“自”己怜“愍”自己,
为什么会造出这么多的罪业?由自己推及他人,怜“愍他”人同自己一样的造了
很多罪恶。进而“自”己哀“伤”自己,为什么这样的迷惑颠倒?由自己推及他
人,哀“伤他”人同自己一样的迷惑颠倒。为了自己,为了众生,生生世世在迷
惑颠倒中所造的罪业,现在必须在三宝前,身则虔诚礼拜,口则发露罪愆,如是
“身口”二业一“并”恳“切”的,并且“声泪俱下”的,“普与众生求哀忏悔”。
身口并切,是显示三业的同时恳切。因为身口二业的活动,必须由于意业的推动,
所以身口之中含有意业。声泪俱下,是形容恳切的状态。文中“若非”两字,意
谓假定不是这样的求哀忏悔,那你的罪业就不能消除。罪业消除不了,经说:“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那就“千生万劫”,堕
在苦趣之中,长期受诸“恶报”,要逃也“难”以“逃”得了的。在这世间,逃
债、逃国法的制裁,是都可以做得到的;唯有业报,是无法可逃的,“唯有忏悔,
可以消除业障”。唯有业障消除,始得不受恶报。为此,佛在很多经中,都要各
人忏悔,不仅为自己忏悔,亦要为众生忏悔,使自他忏悔清净,而得身心解脱,
“是为发菩提心”的“第八因缘也”。
⑼求生净土发菩提心
【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
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
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九种因缘,亦即求生净土发菩提心。净土,是对照我们现
在所居住的秽土而言。依大乘经典说:“十方世界悉有净土”,但这里所说的净
土,是专指西方极乐净土说的。一般以为求生净土是属于自了的,不须要发菩提
心,这是错误的。当知求生净土的真实意义,绝对不是自了的,含有大乘的积极
精神。印顺导师说:“离净土就无大乘,净土是契合乎大乘思想的”。既然如此,
修学净土,怎可不发菩提心?所以净土行者,如真想要求生净土,则必须以发菩
提心为第一义。
观无量寿佛经,佛曾这样明白开示说:“欲生彼国者,常修三福:一者孝养
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发菩
提心为修净业的三大要素之一,更可看出发菩提心的重要。彻悟禅师亦道:“真
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莲池
大师发愿回向文中更透切的说:“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
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一切功德悉皆成就,然后
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
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当知这就是发无上菩
提心,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普令一切众生舍染取净,是以发菩提心为修净土
的行者所绝对不可少的条件。假定不发大菩提心,不特不能修成净业,亦复不得
上品上生。
这如娑婆秽土有种种不如理想的地方,经中称为秽恶充满的五浊恶世。如欲
转此秽土成为净土,将不理想的环境变为理想的环境,在这世界是无能为力的。
唯有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亲近弥陀教主,从阿弥陀佛学习严土熟生的本领,
学习到了相当的程度,就可挟着严土熟生的本领,怀着大悲的心愿,回到这娑婆
世界来,一方面弘法度生,一方面庄严这娑婆国土。以这样的纯正思想求生净土,
不但不违背大乘的实义,且正是大乘精神的积极表现。所以念佛求生净土,决不
可视为消极厌世,我们修学净土,应让大乘佛法的慈光,照耀在这多苦多难的人
类世界。
不过应当记住的是,即念佛求生净土,不是为个己的安乐,而是为度化一切
众生,亦即不违安养而入娑婆的。真正能够做到:虽生于净土,而不舍娑婆,虽
处于娑婆,而愿和众生同生极乐。如此发心,是真大乘。
“云何求生净土”?就是为什么要生净土?当知“在此”秽“土修行”,并
不是不可以,不过于修道过程中,有重重魔障,“其进道也”是很“难”很难的。
如果得于“彼土往生”,不但不会有魔障来阻难,且有种种殊胜环境,给予有力
的帮助,则“其成佛也”自然容“易”。且在秽土修行,由于环境的不理想,不
说不易修成,就是修成也易退失。而往生净土中,由于环境的美满,不但修行易
成,而且不会再行退转。所以如此,因为一生彼极乐国土,那生死的根株,便永
远的断尽,试想这是多么容易?正因“易故”,所以“一生可致”,即一生得以
成办的意思。在这娑婆秽土修行,由于缺少助道之缘,的确是很难的。正因“难
故”,所以即使修行“累劫”,也“未”能够“成”就,即不容易成就自己的道
业。净秽二土,如是比较,何啻天壤?是以佛法行者,应当专修净业,仗佛慈力,
带业往生,见佛闻法,悟无生忍。
【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
越于此。】
净土法门,是佛陀为我们所建立的特别法门,示人以发愿往生极乐净土为宗
旨。自佛开示了这一特别法门,佛世时的文殊、普贤,固然趋向于此,佛灭后的
马鸣、龙树,亦趣于此。中国的匡庐、天台、清凉、永明、莲池、藕益诸大师,
亦同样的以此净土为所趋向的目标,所以说:“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趋向”。
“诸菩萨大士,在千百年前,早已为我们遍研藏教,特地拣出了这个不断惑业便
预补处的,即此一生便出樊笼的,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的,即浅即深即权即实的,
统摄禅教律而高出禅教律的,特殊超越天然妙法了”。不修这样的殊胜法门,还
修什么法门?再说:“千经万论”之中,“处处”皆为“指归”。怎么见得?如
有人说:“诸大乘经所共赞扬,唯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
专明其致,般舟、悲华、宝积等经,说来更切,就是此宗的起源。马鸣菩萨在大
乘起信论中劝生净土,龙树菩萨著十二礼和易行品等,世亲菩萨著往生论等,皆
净土弘传的源流”。特别是华严经,素被尊为诸经之王,而普贤大士以十大愿王
导归极乐,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我们是凡夫,佛菩萨的圣教,足资借镜,过去的
圣贤,都是我们修行归向的好榜样。在这末法时代,谈到如法修行,实在无有超
越这净土法门的,所以说:“末世修行,无越于此”。因净土法门,是方便中的
殊胜方便,捷径中的最妙捷径。只要早晚在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
就可以了。而且念佛一法,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