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邪径,不知者还以为是正法哩!
在这些附佛法的外道中,姑以同善社来说:任何一个入社的人,在其最初求
道时,首先要由什么教授,临时替他敬请圣佛仙真临坛,并且要求道的人,自己
在杯中拈一纸阄,得到一个准字,方许可他入社。既然许他入社,还要叫做发誓,
不得将教中传授的密语,告知任何未入教的人,就是父子母女夫妇兄弟之间,亦
不得妄说,如违自己的誓言,或愿被雷击,或愿遭火焚,或愿遭水溺,或愿受到
任何不正当的死亡。像这样的发心立愿,就是前面所说的邪心邪愿。不唯同善社
如此,所有左道旁门,都是这样诡秘的。像这样的不正当的教门,值得我们去学
习及信奉吗?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知其非其妄,不与之接近的。我们是奉行正
法的佛弟子,怎可随其邪说而转?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
心,名之为正。】
邪相发心已经讲完,现在续讲正确发心。这所讲的发心与上所讲的发心,刚
刚相反:前者以贪求利养,好乐名闻为出发,后者“既不”贪“求利养”,又不
好乐“名闻”;前者以求现世欲乐及未来果报为出发,后者既“不贪”求现世
“欲乐”,又不希求未来“果报”,一心一意的,“唯为生死,为菩提”而发心
修行。“如是发心,名之为正”。为了生脱死而发心,粗看起来,好似但为个己
的解脱,然而切实说来,学佛的唯一目的,确是为了解决生死这一大问题。我们
应当知道:在生死狂流中,一个生命接着一个生命,形成一相续不断的生命之流,
而这生命流浮沉在生死海中,是一极大痛苦的事!佛教与其他宗教的绝大不同处,
就在这个大问题上。任何其他宗教,在其教义中,从来不曾指示人们如何解决生
死的,甚至教人求长生,如我国的道教,或者教人求永生,如现在的基督教等。
根据佛法正义说:众生在这世间,除非你不生,生了就不能不死。如果想要不死,
首先必须不生。所谓长生永生,老实不客气说,只是骗骗一些愚人而已。自古以
来,我们何尝见有一人长生或永生的?总是生而死、死而生,死生不息的。所以
真正学佛的人,绝对不求长生或永生,唯以了生脱死而发心,唯以求证无上菩提
而发心。一天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一天不停止向这目标前进。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
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
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发心,的确有真发心和假发心的不同,现在先说什么是真正的发心:“念念
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就是前面说过的,发菩提心有两大任务:一是上求
佛道以自利,一是下化众生以利他。念念上求佛道,即属第一任务。当我们要想
完成这一任务时,必须前念后念之间,没有其他任何意念,唯一是以佛道为念,
没有一念一刹那的忘记,更不会从半途中退失下来。心心下化众生,即属第二任
务。当我们要去完成这一任务时,必须前心后心之间,一心无二用的,唯以度化
为心,决不有一念心是为己的。
不过这一心念发起,还要进而使之坚强,就是有时听“闻佛道长远,不生退
怯”之心。首先必须承认自己目前还是一个苦恼凡夫,由凡夫的起点到佛果的终
点,其间是有一段遥远而艰苦的道路的,所谓“菩提路长”,就是指此。根据法
华经比较二乘与菩萨所走的道路说:二乘所走的只三百由旬,菩萨所走的却五百
由旬。不用说,五百由旬是远过三百由旬的,但这还只不过是相对的形容,实际
上,由凡夫到佛果所走的菩提道路,是很长很长的,不是短时间所能走到的。发
菩提心人,不能因听佛道这么长远,而就生起退怯之心,必须怀着无比的勇气,
奋起勇猛无畏的精神,克服种种的困难,排除重重的障碍,以不达目的誓不休的
意志,走完这条长远的菩提大道的路程。
还有,就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众生,在数量方面说:有无量无边
的那么多,真是多得不可计算;在根性方面说:有着各个不同的根性,淳良的众
生,固容易度化,但多数是顽劣而刚愎的。逢到这些刚愎而顽劣的众生,不但不
接受你的教化,而且可能出言侮辱,甚至拳足交加。遇到这类众生,行菩萨道的
人,必须要能经得起考验,不但决不因此生起厌倦之心,且更生起怜愍心来,觉
得这类众生太过愚痴,我不去感化他还有什么人可以感化?于是更加想方设法的
教化他,必要使其接受教化,走上佛道而后已。假定因为众生难化,而就生起厌
倦之心,甚而至于从此不再度化众生,那你就不能完成度化众生的本愿,这在发
心度生的行者方面说,是异常可惜的!
如宝积经中就曾说到有位常精进菩萨,为了度化一个刚强的众生,经过无量
劫的这么长时间,紧随着这个众生,一时一刻的不舍,可是这个众生,仍然不受
教化,但常精进菩萨对他,仍无一念弃舍之心,仍旧常随教化不厌。原来在菩萨
的行愿中,是决不放弃一个众生的。易于度化的,固很欢喜的去度化他,难以度
化的,亦同样的要用种种方便去度化他。真正行菩萨道者,不但不舍弃顽劣作恶
的众生,而且对这一类众生,还要更优先的去度化他,以免他们无知造恶,而受
到更大的痛苦。这就是菩萨精神的伟大处,也就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行者,能观
众生难度而不生厌倦的原因,发心菩萨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是不能长期在生死中
度生的。
为了坚定心愿,现在再举喻说:“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万仞是形容
山的高度,依我国古代说,八尺为一仞,万仞,就是八万尺。万仞之山,就是八
万尺高的山。如我们去爬山,不可因山势高耸而生退怯之心,因要扩展我们的视
线,必须爬上山的顶端,才能看清四野全景,假如爬到半山就退下来,那山顶的
种种境界,你就领略不到。又“如”要“上九层之塔”,务“必”要“造其巅”,
不可上了一两层塔就下来。我国有两句诗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
在套用这两句话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塔”。唯有爬上塔的最高层,那所
见的境界与下面几层所见的,必然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是”像上这样的“发心”,才可“名之为真”正的发心。真发心者,是
极希有难得的。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
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
伪。】
发心,有真正的发心,自亦有虚伪的发心。上已讲过真正发心的相貌,现在
辨别虚伪发心的相貌。虚伪发心,就是心愿发得不真。楞严经说:“因地不真,
果招纡曲”。本此可知:在因地中发心,必须发得真切,不可稍存虚伪歪曲的心
意,假定以虚伪歪曲之意而发心的话,那你将来不会得到良好结果的。
什么是虚伪的发心?这段文中有详切的说明。首先需要了解的:人,生存在
这世间,不论是谁,多少总不免有点过失,甚至有些罪恶。现生尚且如此,过去
生中更不能否认没有造过种种罪业,只是我们现在不复记忆而已。罪与过既是人
所不免,现在想要走上菩提大道,对于过去以及今生所有的罪过,就得加以痛切
的忏悔。假定不如法将身心所造的罪过予以忏悔,那你纵然发心,但很容易招致
业障现前,不能如法的走上菩提大道。因此,凡是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必须忏悔
业障,即或是个初发心归依三宝的人,在举行归依礼时,亦有忏悔业障的一法。
如所念的“往昔所造诸恶业”等四句忏悔文,或“弟子某某,从于无始,以至今
生”等的长篇忏悔文。当知我人身心,若不忏悔清净,很难接受佛法的熏陶。举
明显的例说:如以一块白布,拿去染成黄色或者蓝色,而这白布,设若是白净而
无瑕疵的,自然可以染成黄色或者蓝色,设若上面有了黑色的斑点,你如拿了去
染,必须在未染前,先洗去这块斑点,使白布恢复本有的白净,然后再拿去染,
才能染成纯净的黄色或蓝色。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