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自觉性的想象。根据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可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例如,看到天上的云朵自然而然地想象为人的面孔、奇峰异兽或某种动物;又如,不自觉地跟着别人讲述的故事而想象出故事中的情景。

  梦是在睡眠抑制状态时所发生的想象活动。

第二节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一、再造想象

  (一)什么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在再造想象中,事物的形象都是再造别人想象过的事物,都是“再造”出来的新形象。所谓“再造性”,一方面指这些形象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再造出来的。例如根据文学作品的描述再造出郭沫若剧本中的蔡文姬的形象,工人根据机器的图纸想象出机器的立体和运转时的形象,这些想象都是再造想象。另一方面,又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根据当前的任务,在词的调节下,运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再造出来的。例如,我们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李白的诗时,每个人再造出来的形象各不相同,都按各自的方式来形成新形象。因此,再造想象中也有创造性的成分。

  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

  第一,要正确理解词与图样标志的意义。再造想象就是由语164 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所引起的,因此,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词与图样标志的意义。

  第二,丰富表象的储备。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愈多,再造想象的内容也愈丰富;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而且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直观材料愈丰富,再造出来的想象内容就愈正确、愈生动。

  (二)再造想象在教育中的作用

  在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当学生通过介绍在头脑里出现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时,这些形象就会指导他们的行动,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再造想象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上有重要作用。

  再造想象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真正掌握知识必须有积极的想象参加,这是因为学校里的知识多半是通过教师、书本用词或图表、模型介绍给学生的,只有使这种介绍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与概念相应的形象,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否则只能停留在机械识记的水平上。可见,任何学科都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深刻地领会教材,系统和牢固地掌握知识。

  近来的研究表明,在轻松气氛中学习比在紧张气氛中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想象能够帮助学生放松思想,在想象过程中人变得舒适、灵活。G·卡斯蒂罗运用想象进行八个月的教学实验证明,儿童的注意范围也扩大了,人也变得更活泼了。

二、创造想象

  (一)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词对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如,文学家的写作,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时所依据的形象。

  创造想象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由于创造想象的参与,能够结合以往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造成劳动最终或中间产品的心理模型,并且提出新假设,所以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创造性想象。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缺乏创造想象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

  (二)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

  1.创造动机

  社会生活本身不断提出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这种要求在人的头脑中得到反映,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也就获得了创造想象的动力。

  文艺创作中强烈的创作动机是很重要的,如《红日》的作者吴强说:“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崇高的形象……激动着我的心……感到他们在向我叫喊,在我的脑子里活动翻腾,我要表现他们的欲望,是为时已久了。孟良崮战役以后,我的这种情绪,就更加迫切、强烈,而且也深深地感到这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①

  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活动同样如此。

  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

  创造想象需要原料,没有相应的表象储备,有关的新形象是创造不出来的。鲁迅写道:“……人物的模特尔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在山西,是一个拼凑成的脚色……”②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创造娜塔莎的形象是基于分析他两个熟人的性格和特点塑造成的,这两个人是他的妻子索菲亚·安得烈也芙娜和他的姐妹达吉娅娜。

  3.思维的积极活动

  创造想象是严格的构思过程,它是受思维调节的。如在写作前,要严密地考虑文章的主题,所写的人物和事件等,才可能产生活生生的形象,如果不加思索,就不会有什么创造性的成果。

  4.灵感和艰巨劳动

  创造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常常被称为灵感。真是“忽似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有些诗人在构思时,虽经长期酝酿,仍理不出思路,但偶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豁然开朗,诗句象潮水般地涌来,一挥而就。

  灵感的特征,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的对象上,这时,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想和形象的活动极为活跃,因此在灵感状态下,工作有极高的效率。由于灵感的出现,解决了长期探索的问题,因此常常伴随无法形容的喜悦。例如,古希腊阿基米德在一次入浴时,忽然有悟,起来在街上狂呼:“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即发现了关于比重的阿基米德原理)简直达到狂喜的程度。这是成功的喜悦,胜利的喜悦。

  唯心论者把灵感看作是神灵的感应。其实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是人们长期劳动的产物,它是在艰苦劳动之后出现的。托尔斯泰在写《战争与和平》时,不知花了多少艰苦的劳动,九易其稿,有些部分改了十几次以上,他在写书时,谈天、走路,甚至半夜起来,也常常想起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坚忍地劳动,积累资料,用他的话说,在那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书馆。”爱迪生说得好:“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这是很有道理的。

三、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的创造想象相比有两点不同。第一,幻想中所创造的形象,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是向往的事物。如我们对到二000年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后宏伟图景的想象,就是我们所向往所期望的新形象,而创造想象中的形象不一定是个人所期望的形象。如作家创造反面人物的形象,就不是作家所向往的形象。第二,幻想不与目前行动直接联系,而是指向于未来的活动,但它又常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幻想的品质与一个人的世界观或一般思想状态紧密联系着。幻想有两种,一种是在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下,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是可能实现的幻想,这种幻想就是理想。另一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的可能,这种幻想就是空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的最伟大理想,引导青年人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思想工作,崇高的理想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

  积极的幻想是学习和工作的巨大动力,成为活动的动机。幻想能把光明的未来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只有在幻想中看到了自己还没有取得的成果,才会以无穷无尽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活动,战胜困难,迎接胜利。

  积极的幻想又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今天还是人们幻想中的东西,明天就可能出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