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超过心理上的“现在”范围的时间的长短,除了参照钟表、环境以及体内生物钟所提供的时间信息之外,主要靠回忆来估计,因此受记忆中所保持的信息数量的影响。例如,时间过去的越久,就会感到越短。一个人对于时间的知识,如完成一件工作需要多少时间,经过多少空间,完成多少工作等,都对时间的估计起重要作用。此外,情绪和态度对于时间的估计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对于伴随着努力和紧张或感兴趣的工作所经过的时间,当时感到很短(过得很快),但是以后回想起来却感到很长;而对于空虚无聊的时间或做单调、讨厌的事情所经过的时间,则与此相反,当时感到很长(过得很慢),以后回想起来则感到很短。

三、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它依赖于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以及观察者本身所处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等,与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运动知觉通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实现的,可以按照哪一种分析器在运动知觉中起主要作用,将运动知觉分为视觉性运动知觉、听觉性运动知觉以及触觉性运动知觉等。然而运动知觉是十分复杂的,实际运动的物体可以被知觉为不动的;实际不动的物体也可以被知觉为运动的,所以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条件,将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以及运动幻觉等。

(一)真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各点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在用眼睛和头部的转动追随运动物体的情况下,尽管现象在网膜上是静止的,眼球和头部的动觉仍能使人知觉到物体在运动。然而,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非常慢(如钟表时针的移动)的话,人就感知不到它在运动;反之,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太快的话,人也同样不能感知到它在运动,而只能看到一条光带,得到一道模糊的印象,此即所谓带形运动。研究表明,刚刚能够觉察出物体在运动的运动知觉下阈是角速度1—2分/秒(Gordon,1947),因速度太快而不能辨认出物体在运动的运动知觉上阈是角速度53度/秒(Brown,1958)。①

  真动知觉与空间知觉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觉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实际的物体运动速度常常很不一致。它与运动物体距观察者的距离有关,即运动物体距离近,看起来感到速度快,运动物体距离远,看起来感到速度慢;也与物体所运动的空间有关,即物体在广阔的空间里运动看上去速度慢,在狭窄的空间里运动看上去速度快;还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有关,即物体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看上去速度要快得多。

(二)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网膜上邻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最有代表性的似动现象叫做β运动。如图5—18所示,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两条直线a和b,如果以适当的时间间隔依次先后呈现a和b,就能看到c那样的a向b作倒下运动。实际生活中的电影和霓虹灯的运动都属于β运动。据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M.Wer…thelmer)的研究,β运动受两个刺激物先后呈现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短于0.03秒或长于0.2秒都不会产生似动现象,此时将会看到前者为两个刺激物同时出现,后者为两个刺激物先后出现。当间隔时间为0.06秒时,能非常清楚地看到β运动,此时的似动现象叫做最适似动或Φ现象。最适似动可用柯尔似动律来表示,即Φ=f(s/ig),式中Φ为最适似动,S为两个刺激相距的空间距离,i为刺激的强度,g为两个刺激先后呈现的间隔时间长度。柯尔似动律也表明,似动知觉与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是紧密相关的。

  似动现象除β运动外,还有α运动,δ运动、γ运动、ε运动等,它不仅产生于视觉之中,而且还能产生于触觉和听觉。

(三)运动幻觉

1.诱导运动

  诱导运动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它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幻觉。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动和不动是相对的,一个物体被知觉为在运动,是与其它物体相比较而言的,这种被比较的物体就叫做运动知觉的参照系。在没有更多参照系的情况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人就有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例如在夜空中,既可以把月亮看成在云朵里穿行,也可以把云彩看成在月亮前移动,这种月亮的运动就是由云彩的运动所引起的一种诱导运动。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相对运动的现象不常发生,这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于将知觉对象周围环境中的一切物体都作为参照系,而将知觉对象看成是在周围较大的静止环境背景中运动的。

2.自主运动

  如果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地动来动去,此即自主运动,它也是一种运动幻觉,又称沙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自动幻觉可以成为飞机失事的原因。这是因为在完全黑暗的夜晚,为编队飞行的其余飞机导航的领航机的尾灯,类似于上述实验室的光点,容易使人产生自动幻觉而导致失事。

  自动现象的产生与黑暗中光点失去了周围空间的参照系,从而使它的空间位置不明确这一因素有关。据研究,它还与人的个性有关,例如,场依存性强的人比场独立性强的人更易受自动幻觉的暗示。


第五节 错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它不同于幻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人类很早就已经发现了错觉现象,例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就分析过多种错觉现象;①《列子·汤问篇》中说有两个儿童争论太阳初升时和升至中天(正午)时的远近,孔子不能解答。东汉学者王充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也注意过这个错觉(西方人称之为月亮错觉)。②亚里士多德还提出过其它的错觉现象,例如,如果象图5—19(a)那样,将食指和中指交叉,中间挟一个圆珠子,就会产生有两个圆珠子的错觉。

一、错觉的种类

  错觉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视错觉。在视错觉中研究最多的是几何光学错觉,例如图5—19(b)—(g)是关于线条的长度和方向的错觉,(b)中的α=β。看上去α>β。(c)中的α=β,看上去α<β。(d)中的α=β,看上去α>β。(e)中的α=β,看上去α>β。(f)中的直线被切段而看上去成为两根错位的线段。(g)中的8根竖立的平行线在短斜线的影响下看上去不平行了。(h)—(j)和图5—20(k)是关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的错觉。(h)中的α=β,看上去α>β。(i)中的α与β的内圆大小相等,但看上去β的内圆大于α;θ与β的外圆大小相等,但看上去θ大于β的外圆。(j)中α的内圆与β的内圆大小相等,但看上去α的内圆大于β的内圆。图5—20(k)的正方形在圆的影响下看上去发生了变化。图5—20(l)两根等长的横线在背景透视因素的影响下,上边一根比下边一根看上去长一点。著名的月亮错觉,即月亮接近地平线时显得大,在当空显得小(差别为1.5倍),也属于视错觉。

  除此之外,还有形重错觉,如用手比较一斤铁和一斤棉花的重量,会觉得铁比棉花重得多;运动错觉,如瀑布错觉(即观看瀑布时感到附近景物在上升的错觉)以及前述的似动错觉,游动错觉;时间错觉等等。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

  错觉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由生理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有人根据眼动理论,认为在眼睛的运动中,上下方向的运动比左右的运动困难,人在看垂直线时眼球上下运动,看水平线时眼球左右运动,前者比后者费力,因此垂直线看起来就显得长些。但是有的研究又表明,这种解释只能说明少数错觉,而且即使图5—19(d)这样的横竖错觉也不能完全用眼睛运动来解释。①比较公认的一种解释认为,人总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感知眼前的事物,只要知觉的对象与它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变,总是保持知觉的恒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