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禅宗的许多资料中显示的无论是开悟禅僧的生平,还是普通禅僧的学修生活,还是禅经语录话头,都说的是什么“即心是佛”、“言下大悟”。什么“玄虚大道,无著真宗”,什么“平平人的心识,即可得道成佛”,什么“无念为宗,无相为体”等等,等等,都是强调的见性功夫,几乎看不到慈悲善行的迹像。
这样一种情况还能与佛陀和宗喀巴相提并论?
佛陀和宗喀巴在什么地方讲过不要慈悲心的“开悟”?如果说这种行为符合经论的话,符合哪一部经论,应该摆出来,让大家看看。在学术方面这种空洞的结论,就像把麦草杆子当枪使用一样,只堪做笑料而已。
还说什么 “无论禅宗、净土……哪一个汉传宗派不讲菩提心,六度万行?!”
请您说话不要太绝对,难道讲四谛真实的“成实宗”和“俱舍宗”、“律宗”都讲“菩提心吗?
您对佛教外行得过头了!应该知道发菩提心是大乘法独有的特点,“成实”“俱舍”“律宗”这些讲小乘法的宗派没有菩提心法。
另外,您应该知道,在宗教的宗旨上讲菩提心法和具体的修行人修不修菩提心法,不能混为一谈。例如,佛教要求凡是四众弟子都要“戒十恶,行十善”,但当今四众弟子中能完全做到这一条的有多少呢?
把教义和教徒的行为混为一谈,企图用教义证明教徒的行为,不但在逻辑上讲不通,在社会生活中也将得到否定的答案。
您也许不太了解汉传佛教。首先,汉传唯识与藏传所认识的唯识在见地各方面是有很大不同的。尤其在心与境的关系上,“心因境有,境因心现”,这两者是相对的。佛在经中作过不少比喻,如“交芦”,这两者是互相依附的因缘关系,并非是讲山河大地由心创造的。阿赖耶识不可执为我,这是佛在《解深密经》中强调的。大圆镜智便是讲有无俱遣、远离两边邪见的圣贤境界,中观应成派的只破不立也是同一道理的另一显现。所谓‘佛性’、‘真如’、‘大圆镜智’……等等,是为度化众生于名相上安立的。其次,汉传佛教的显教与藏传讲的也是很不相同的。
王颀颀先生,从您对唯识论这一段解说来看,您对唯识论的“了解”比我对汉传佛教的“不了解”强不了多少,您说“汉传唯识与藏传所认识的唯识在见地方面是有很大不同”。这所谓“很大不同”只是您的看法而已,不具备理论上的说服力。
我藏传佛教虽然不认可唯识论的观点,但我们也就像了解中观论那样了解唯识论,若不了解怎么会盲目地否定它的观点。
首先,作为唯识论经论根据的“六经”中。汉文中只有《解深密》、《大方广佛华严经》、《楞伽经》、《厚严经》四种。
藏文中除了以上四经外,还有《如来出现功德经》;在“十二论”中,除了藏文中没有《显扬圣教论》而外,《瑜伽师地论》、《大乘经庄严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阿毗达磨集论》全有藏文译本。
除此之外,藏文中还有法称的《正理论大疏》等因明七论和天主慧、释迦慧、法尚等人的因明论疏六十多种。
陈那、法称一系的因明派,在唯识经、理两派中属于重理的唯识理性派,与重经的无著、世亲一派有些观点不同。
从汉译《成唯识论》、《唯识二十论解说》、《唯识三十论解说》和众多汉文介绍唯识见的资料来看和藏传佛教所理解的唯识观完全一致,而和您所说的完全相反,只有您说的才对吗?
学术问题要用资料证明,不能凭由偏见引起的臆说代替论证。
首先需要给您指出的是,所谓“心因境有”不是唯识家的观点,而是反唯识的观点,只有“境因心现”才是唯识论的观点,请您洗耳恭听:
既然认为“藏传佛教所认识的唯识在见地各方面与汉地的唯识不同”,我就用汉传佛教的资料说明唯识观的名义性质。
(一)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谓:“唯为简别,遮无外境,识为能了,诠有内心,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归心泯相,总言唯识”(《佛教各宗大意》128页)。
(二)任继愈主编《佛教史》云:“《述记》解释‘唯识’时说:‘唯遮境有,执有者丧其真,识简心空,滞空者乖其实’”。“这样就把传统上强调的‘唯识无境’,更明确地表达为‘无境有识’,也更突出了‘识’之作为世界本体的意义”(见《佛教史》296页)。
(三)黄卓越主编《中国佛教大观》云:“他们认为:阿赖耶识是一切所知法的宗依,他能发生一切法,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宇宙现象都是由人的主观精神——识所变现出来的,事物的一切属性都是人们的主观意识”,“瑜伽行派学说把心法列为第一位,也就是将精神作为万物的本原,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心’‘识’所变现出来的”。“《摄大乘论》中认为,心法的对象都是无实体的,只有识而无境”。“陈那认为,境不会是在心外的实物,而在心内,是心的一部分”(见《大观》200…201页)。
(四)《佛学大辞典》“唯识观条”:“具名唯识三性观,……则以遍计所执性,系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圆成,系心内之法,非空而观照,是名‘唯识三性观’”(见《佛学大辞典》998页)。
(五)唐玄奘译解《成唯识论》云:“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识有假境所依事故,亦胜义有,云何应知。实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实我实法,不可得故”(见《成唯识论》13…14页)。
(六)唐三藏译《唯识二十论述记》云:“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明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见《唯识二十论述记》第一卷1页)。
(七)安慧《三十唯识》疏释:“云何知有无外境,唯识境相生?外境由识自性生,许为识所缘缘”。“如是,无外境故,唯有识似境相生,如梦中识,是义当许”(见《三十唯识》疏释4…5页)。
(八)日本人井上玄真著《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论要旨:大乘思想,直谈万法唯心,不许心外有实在之法,盖万法唯心,是大乘诸家之常谈”。“论一切万法,非心外实有,皆是唯识,亦非偏有偏空之法,正显中道”,“所谓唯识者,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是遮简迷情外界有事物存在的我执法执,表里内界识心的真心法相。约言之:便是把万有归于识心之一法。”“色是识之所变”。“即华严经中所说:‘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即是唯识,也就是中道”(见《讲话》3…4页)。
(九)(俄)舍尔巴茨基《佛教逻辑》中“佛教哲学的第三阶段”中说:“新的出发点似乎是印度形式的‘我思故我在’,他们提出‘我们不能否认内省的真实性’先前关于外部世界的怀疑主义被完全保存下来。佛教成了观念论的。它坚持说一切存在必然是精神的(唯识说),我们的观念并无客观真实性的支持”。观念论——唯识无境之空——极端——契经派,无著、世亲。温和——因明派、陈那、法称 (见《佛教逻辑》16…19页)。
(十)(俄)舍尔巴茨基《小乘佛学》中说:“佛教中的观念论一派,即陈那和法称一派,发展了一种(认识)先验论。它与康德的先验论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见该书102页)。
在该书的“译者序言”中说“舍尔巴次基的佛教哲学开始于对法称《正理一滴》的研究。…他称法称为‘印度的康德’”(见舍氏《小乘佛学》第4页)。
以上关于“唯识见”的解释,没有一个是藏传佛教的。因此,也不会含有藏传佛教的认识偏见,我想会使您满意的。
您的“心因境有”和“并非是讲山河大地由心创造”的观点的根据是什么呢?
其次,您把“佛心”、“真如”、“大圆镜智”搅在一起,放在唯识中也是十分外行的表现,唯识家虽然承认真如法性而绝不承认“佛心”,因为大乘“佛心论”和唯识的“五种姓”说是矛盾的。
若承认有情皆具佛性,就不能承认“一阐提”的存在。即使是承认佛心论的中观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