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⑦ 

  中的油也可以对心灵发生有益的作用。”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贝克莱的真正贡献自然还在哲学方面。他是洛克之后最著名的经验主义 



① 《贝克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129 页。 

② 同上书,第130 页。 

③ 同上书,第129、130 页。 

④ 同上书,第129、130 页。 

⑤ 同上书,第131、132 页。 

⑥ 同上书,第131、132 页。 

⑦ 同上书,第131、132 页。 


… Page 44…

哲学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洛克经验主义哲学的继承人。然而,他 

的哲学著作又是洛克哲学的全面反对,他是以反对派身份取得继承者资格的 

历史上并不多见的特殊现象之一。而这种特殊现象至少启发我们,让我们对 

各种理论和哲学问题不能简单处理之。 


… Page 45…

                             2。贝克莱哲学思想解析 



       贝克莱哲学是近代哲学史上的难点之一。他哲学的内容,其实并不复 

  杂。虽然内容并不复杂,因为他立论的怪异,却常令读者和哲学史家头痛。 

  即使如罗素一样的哲学大家在介绍他的哲学时,也不免大费周折。而且他的 

  哲学还不能用粗暴的方法简单对待。面对贝氏哲学,仿佛面对一位奇绝佳妙 

  的弱女子,明明她出了错儿,你还不能乱批评,一旦批评不当,还是你错, 

  纵无焚琴煮鹤之罪,亦有不知怜香爱玉之过。 

       贝克莱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人类知识原理》和《视觉新论》 

  二书中。后来他又写了三篇对话,算是对他的这两部高深莫测的著作的通俗 

  解释。他的那些生前未曾发表的哲学笔记,则可以看作他哲学思想形成过程 

  中的种种遗迹。他的著作影响固大,但数量不多,篇幅也小。在这些著作中, 

  无疑《人类知识原理》一书地位最为重要。然而这又是一部没有完成的著作 

  ——这书只有一篇绝不算短的绪论和一个与绪论相比并不算长的第一部—— 

  而且只有第一部;绪论,第一部,完了。 

       贝克莱哲学的出发点是他的那个名闻四海的哲学命题:“存在就是被感 

  知”。 

       贝克莱之所以选择这个命题作出发点,一是他哲学体系的需要,二是他 

  有着十分明确的反驳和批判洛克哲学的目的。在洛克看来,经验可以分为两 

  种,相应的物体同样具有两种性质,所谓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 

  如物体的广延、数目、大小、运动,这些和物体本身不能分离;第二性质如 

  颜色、温度、滋味种种,这些则因人的感觉而定。洛克的这种分法,既带有 

  二元性质,又带有机械性质。因其机械则不免失之简单生硬,因为二元性质 

  又不免失之牵强附会。机械分析是形式,二元性质是根本。但对洛克哲学的 

  这种二元论局限的纠正,却有两种全然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将所有物 

  体固有的内容归于物体本身,比如一株桂树,不论其广延也罢,数目也罢, 

  还是颜色也罢,滋味也罢。分析这桂树的第一性质,它有多高、多大,树围 

  多长,树冠多方,只能从桂树本身找根据;分析这桂树的第二性质,它的颜 

  色——绿的,它的花朵——美的,它的花味——香的,也只能从桂树本身找 

  原因。但还有另一种方法,即贝克莱的方法,就是将第一性也归入第二性, 

  又将第二性归入完全的主观性——物体并非客观存在,它之所以存在,因为 

  它被感知。 

       物体的存在是因为它被感知,管你第一性、第二性,都是如此。一群红 

  色的小鱼,颜色固然因为被感知才能存在,它们的形态和数量也因为被感知 

  才存在。这正是贝克莱告诉我们的方法。 

       贝克莱认为,“人们只要稍一观察人类知识的对象,他们就会看到,这 

                       ① 

  些对象就是观念。”但什么是观念,西方哲学家对它的理解并不一致。贝克 

  莱的传记作家厄姆森说:“在17世纪的英语口语中,‘观念’这个词是‘图 

  像’的同义语,就像法语中的 ‘idea’(观念)一样。所以,在莎士比亚的 

   “理查三世”中,布欣汉姆(Buckingham)对格罗西斯特(Gloucester)说, 

  他正是他父亲的 ‘观念’,即他正是他父亲的肖像。笛卡尔本人说,严格说 

  来,观念就像事物的图像一样。这个词被明确地用于哲学理论是与一种有关 



① 《人类知识原理》,商务印书馆1973 年版,第20 页。 


… Page 46…

  视觉的十分简单的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理论中,灵魂看见了外部世界 

                                                                   ① 

  投影到大脑表面的图像,这是影像感知说的一种形式。”但到后来,观念的 

  含义又有了扩大,“甚至在这一理论被修改或被放弃时,该用语不仅被保留 

  下来,而且渐渐包容了一切意识对象——所有感官的所有感觉、记忆对象、 

  想像对象、思维(它常被看作是精神表象的基本结构)对象,以及一切情感。” 

  ②这实在是太复杂了,但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也很不错,而观念一词在贝克莱哲 

  学中,大体只限于其狭义概念的范围之内。 

        贝克莱既认为人类知识的对象只是观念,而这些观念的来源不外乎三种 

  情况,即:“(1)一种是由实在印入感官的;(2)一种是心灵的各种情感 

  和作用所产生的;(3)一种是在记忆和想像的帮助下形成的(这里想像可以 

  分、合或只表象由上述途径所感知的那些观念)。”③ 

        请读者朋友注意,这是贝克莱哲学的第一个前提——唯有观念,才属真 

  实。 

        贝克莱哲学体系还有第二个前提,即“除了那无数的观念(或知识的对 

  象)以外,还有别的一种东西在认识或感知它们,并且在它们方面施展各种 

  能力,如意志、想像、记忆等。这个能感知的能动的主体,我们叫它作心灵, 

  精神或灵魂,或自我。”④ 

        一个是感知的对象,一个是感知的主体,有这两个前提,贝克莱的“存 

  在即是被感知”理论就有了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但是毕竟“存在即是被感知” 

  这个命题无论如何总与人们的常识不符。比如一张书桌,当我们看到它,摸 

  到它,或连看带摸到它的时候,我们确实感知到了。但我们可以因为有了这 

  种感知,就不承认这张书桌的客观存在了吗? 

        贝克莱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但这似乎毫不影响也不妨碍他对自己理 

  论的自信,也不影响和妨碍他对此作出解释。他说:“我写字用的这张桌子 

  所以存在,只是因为我看见它,摸着它;我在走出书室后,如果还说它存在 

  过,我的意思就是说,我如果还在书室中,我原可以看见它;或者是说,有 

                                    ① 

  别的精神当下就真看见它。”同理,“我所以说曾有香气,只是说我曾嗅过 

  它,我所以说曾有声音,只是说我曾听过它,我所以说,曾有颜色,有形象, 

  只是说我曾看见它或触着它。”② 

        这确实够奇异的了——世界真奇妙,不——感知真奇妙。 

        譬如一个人,他有一个贤妻,只是因为他感知了她,她才存在——存在 

  即是被感知嘛。至于这位妻子是否真有其人,倒是无关紧要的了。对这等逻 

  辑,人们完全有理由向贝克莱先生提100个以上的疑问,请他不吝指教。然 

  而,贝克莱无须旁人提问,他自己先就代别人提出了问题,并且,他毫不迟 

  疑地就将这些疑问归于世俗之见。而所谓世俗之见,在这儿可不是一个好词 

  儿。他说:“世俗之见含着一种矛盾:人们有一种特别流行的主张,以为房 

  屋,山岳、河流,简言之,一切可感知的东西,都有一种自然的、实在的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