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面是观众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是女士们的固执己见。道理明摆着,女士们的帽子是非摘不可的。
问题就出在如何才能使这些“爱美”的女士们摘下帽子呢?剧场经理一方面苦口婆心地逐个劝说,一方面绞尽脑汁想办法。最后,他灵机一动,大声宣布说:
“女士们,经过大家的努力,有许多女士已为大家的利益,主动摘下了帽子。但基于现实,剧场还恳请各位观众配合本剧场的一个规定,年纪老一点的女士可以照顾,不脱帽子。”
此话一出,所有女士的帽子全都摘下,无一存者。由此可见,爱美之心对于女士来说远远胜于其它种种心理。
运用攻心诡辩术,要重视揣摩论敌的心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心必须知其心,”然后制定出自己的对策,最后达到“夺其心”的目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遭传讯,主要原因是他不信神。在法庭上,哲学家讲科学,可法官却听也不听。
哲学家看了老法官的光头一眼,忽然灵机一动,就对法官说:“法官先生,你最敬仰神,这是很好的。看来,你一定听说了,先前我的一个邻居说我得了神经病,就被天上掉下来的乌龟打破了头。”这件事早已在城里传开了,法官也听说过了。法官说:“那是最高神宙斯派他的传信鸟对你邻居的惩罚。由此看来你该更相信神。”
哲学家说:“那么好吧!我的邻居只不过说我得了神经病,最高神宙斯就派老鹰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可见神喜欢谁是十分清楚的。现在请你判我多重的刑都可以,反正最高神宙斯是会给我作主的。我已经看到他派出的老鹰正向这里飞来了。”
迷信的法官一听,吓得用手摸摸自己的光头,赶紧改口说:“我知道你是最高神宙斯所喜爱的人。你使我们的城邦能得到神的保佑,你是我们城邦的光荣。我现在宣布你无罪。”
这场官司就以哲学家的胜利而了结。在回去的路上,有人问他:“你不是说一切都是自然的原因引起的吗?怎么在法庭上你又说是宙斯的惩罚呢?”
哲学家回答说:“真理只能和相信真理、爱好真理的人谈论。对于那些昏庸的家伙,只能用别的办法去对付他们。”
由此可见,攻心诡辩术是一种很有效的说服论敌的技巧。在论辩中,如果抓住对方心理,用诱导的方法,一定能使对手俯首称臣。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攻心诡辩术时,对于论敌的论辩过程,一般不用堵塞法,而要用疏导法,因势利导,让对手对你产生好感,即心理学所说的“认同反应”,然后再引其就范。
136。先入为主压倒论敌
——先声夺人术
先以激烈之辞造成压倒一切的气势,引起论辩对方的高度重视和注意,而后由急转缓,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使对方听罢,颇感“急”,并非虚张声势。“缓”,字字千斤,更有份量。急缓融为一体,感人至深。这就是先声夺人诡辩术。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蒋扣押。东北军中的一些军官得知张学良被蒋扣押,把本应针对蒋介石的仇恨,发泄到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身上,还错误地认为共产党没有把张学良救回来,对此很有意见。他们在暗杀了几名东北军高级将领后,又杀气腾腾地闯进周恩来的住所。
在这紧急关头,周恩来镇定自若,霍地站起来猛地一拍桌子说:“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这是要救张副司令吗?你们的行动恰恰是帮了蒋介石的忙?是蒋介石欢迎的!你们以为这样干就可以营救你们的张副司令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因为你们的行动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在犯罪!”周恩来的一番严辞煞住了这几个狂徒的威风。无理闯进来的几个青年军官流着泪,立即跪下来向周恩来请罪。周恩来这里运用的就是先声夺人诡辩术。
周恩来的先声夺人,有三点可以使对方心服:
一是,先。不容对方分辨,一通严辞,首先在精神上占了上风。二是,势。毫无畏惧,拍桌猛喝,句句铿锵,在气势上挫了对方的锐气。三是,理。不仅辞严,而且义正,既以势压人,又以理服人,使对方不得不服。
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新加坡国立大学对香港中文大学一场,辩题是“外来投资能够确保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显然,“确保”一词颇值得推敲。正方香港中文大学先声夺人,开场就提出“确保”并不是指“百分之百地保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售票员常说:“为了确保各位旅客的安全,请不要扶车门。”这并不是说只要不去扶车门,乘客的安全就可以百分之一百地得到保证。香港中文大学率先定义“确保”一词的含义,为自己的论点开辟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化不利为有利,牢牢地把握了场上的主动权,最终获胜。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先声夺人,而是在承认“确保”就是百分之百地保证的前提下与对方辩论,正方是很难取胜的。
如欲先声夺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看准了此举有效性和可行性的预期结果,应有刚毅果敢的精神,自信并非轻举妄动,就毅然决然实施。
二是,经过双方论战形势的预测,发现最佳时机才能先敌行动,而且机不可失,需当机立断。
三是,先声夺人,不忘知已知彼。
应该掌握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双方的优劣,克服己之不足,果断行动。
137。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术
唐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出其不意诡辩术,指在对方料想不到的方面展开诡辩,以取得论辩致胜的诡辩技巧。
有一天,歌德漫步在魏玛公园。
不料,他在一条小径上遇到了一个曾把他的所有作品都贬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
这条狭窄的过道,只能通过一个人。他们面对面地站着。那个批评家十分傲慢,他头一昂,说:
“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
“我却让的。”歌德微笑着,马上站到一边。
歌德接着对方的话,出其不意,话锋一转,把“傻子”还给对方,又充分显示一个大文学家的涵养。
大仲马是个诙谐的作家。一次,有个银行家揶揄地问他:“听说,你有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统,是吗?”
“我想是这样,”大仲马说。
“那令尊呢?”
“一半黑人血统。”
“令祖呢?”
“全黑。”
“请问,令曾祖呢?”
“人猿。”大仲马一本正经,淡淡地说。
“阁下可是开玩笑?这怎么可能?”
“真的,是人猿,”大仲马说,“我的家族从人猿开始,而你的家族到人猿为止。”
大仲马将计就计,出其不意,顺势而直捣黄龙式的诡辩,辩来轻松,赢得彻底。
一个年过半百的贵妇问萧伯纳:“您看我有多大年纪?”“看您晶莹的牙齿,像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有19岁;看您扭捏的腰肢,顶多14岁。”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
贵妇高兴地笑了起来:“您能否准确地说出我的年龄来?”“请把我刚才讲的三个数字加起来。”
这段对话,表现了萧伯纳机敏的诡辩天才。一个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转折,扭转了对话的全部意思,得到了意外的效果。出其不意,是一种逆向思维。有许多事情按顺向思维,就要走进死胡同,若按逆向思维则可化险为夷。
开往日内瓦的快车上,列车员正检票。一位先生手忙脚乱地寻找自己的车票,他翻遍所有的衣袋,终于找到了。他自言自语地说:“感谢上帝,总算找到了。”
“找不到也不要紧,”旁边一位绅士说,“我到日内瓦去过二十次都没买车票。”
他的话恰巧被站在一旁的列车员听到了,于是火车到达日内瓦站后,这位绅士被带到了拘留所,受到严厉的审问。
“你说过,你曾二十次无票乘车来到日内瓦。”
“是的,我说过。”
“你知道,这是违法的。”
“不,我不这么认为。”
“那么,你如何解释无票乘车是正当的呢?”
“很简单,我是开汽车来的!”
法官怎么问,绅士就怎么如实答,眼看着“山穷水尽”了,绅士却突然出其不意,峰回路转,道出最后一句话,于是安然脱身,显示了他诡辩的机智性。
138。迎合对方后发制人
——欲抑先扬术
欲抑先扬诡辩术,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