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宗棠毫不示弱,反唇相讥道:
“贵国信奉天主,到处建教堂,讲人道,何不在英伦三岛划出块土地,叫阿古柏立国活命呢?”
威妥玛当即面红耳赤,灰溜溜地走了。
左宗棠顺着对方“讲人道”的论点,指出“何不在英伦三岛划块土地,叫阿古国立国活命?”驳斥对方怎么只要求别人“讲人道”,而自己却不“讲人道”呢?
寥寥数语,左宗棠便把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本性揭露无遗,威妥玛当然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37。列举反例驳例论敌
——例证诡辩术
在论辩中,当论敌以偏概全、轻率概括,作出了某种虚假的全称命题时,我们只要举出与之相反的具体事例,即可将对方驳倒,这就是例证诡辩术。丈夫埋怨妻子抛头露面,团日活动还乘兴在海滨公园穿着泳装照了张集体像。
“荒唐,还合影呢?尽管都是站着的,但总是在一个平面上呀,假如各自后仰九十度,或者大地像床褥那样可以往上转折九十度,将是何等景象?”妻子气急了,边哭边还击:
“你不也是天天要挤公共汽车吗?挤车时推推搡搡,人与人贴得可紧啦,在高峰时耳鬓厮磨也是常有的事,比日光浴并排站不是更加热乎?按照你的逻辑推理岂不更荒唐?”
丈夫没想到妻子还能顶回来,顿时闹个大红脸——没了脾气。例证诡辩术所以能驳倒一个以偏概全的、虚假的全称命题,这是因为,关于某类事物的全称命题与关于该类事物存在反例情况的命题之间是矛盾关系,因而,只要指出其反例存在,就可将对方驳倒。我国古代由于没有照相技术,所以科举考试时,为了避免冒名顶替,考生必须填写清楚自己的外貌特征,考官才能在考堂上查对。相传在明朝时,有个考生填写自己的面貌特征时,其中有一项是“微须”。考官巡堂时看见这个考生脸部有一点胡须,便勃然大怒,责问:“你因何冒名顶替,考单上明明写着没有胡须嘛!”考生甚觉诧异,申辩道:“我明明写着有一点胡须,怎么就没有呢?”考官说:“‘微’即‘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说的就是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我跟谁在一起呢?”
考生不服,反驳说:“古书上说,‘孔子微服而过宋’(微服是指不暴露官员身份的装束),如果‘微’只作‘没有’讲,难道说孔子脱得赤条条地到宋国去吗?”
这位监考官仅仅根据《岳阳楼记》中的一处现象就轻率地得出所有的“微”都是“没有”的意思,考生列举反例,驳得监考官哑口无言。38。借用事物巧答难题
——借代诡辩术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某一事物的名称,而用另外一种与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式。
在论辩中,当碰到一些难以回答而又不得不回答灯提问时,可以用借代的方法,即借用其它事物来代替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达到回避对对方问题给予实质性回答的目的,这便是借代诡辩术。
前清时,一次,某省军政要员举行丁祭(祭孔),布政使行走匆忙险些摔倒。
平日与之有矛盾的按察使借机上告皇上,皇上令该省总督查明此事。总督与二人关系都很深,若据实上报,布政使势必免官、若否认,按察使又属诬告,更要治罪。
这时,只见总督灵机一动,说:
“臣列前位,不敢后顾。”
总督使用的就是借代诡辩术,他借用自己的站位来代表对问题的答复,这样就对谁都有理由可交待。
使用借代诡辩术,关键是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事选择好恰当的可以用来代替的事物。
有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作家梁晓声。
记者是一个老练机智的英国人。在进行一些交谈后,他突然提出一个问题:
“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梁晓声略为一怔,未料到对方竟会提出如此难以回答的怪题。他灵机一动,立即反问:
“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对于对方的难题,梁晓声巧借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作答,反而把难题转移到了对方自己头上。
当作家陆文夫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9届年会上发言时,有位西方人问道:“陆先生,你对性文学怎么看?”
陆文夫清了清嗓子回答说:
“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陆文夫对于对方的提问,巧妙地借用礼品盒来作答,既避免了对这一敏感棘手的问题的直接回答,又显得和谐得体,他那充满睿智和幽默感的言辞,使得听众席上发出会意的笑声。
39。一串反问百口难辩
——反诘诡辩术
反诘诡辩术是指诡辩者在论辩中巧妙地运用反诘疑问来论或驳,使对方猝不及防,入彀就范的诡辩技巧。
某寺院甲乙两僧素有嫌隙,甲僧心胸狭窄,总想伺机攻击乙僧,却又苦于找不别借口。
甲僧于是从乙僧的小徒儿身上打主意,他向方丈诬告说:“今天大雄宝殿念经礼拜时,乙僧的小徒儿跪在最后一排做鬼脸,亵渎佛祖。”
方丈听后大怒,准备第二天早晨做佛事时当众惩处。小徒儿听此消息,急得哭哭啼啼去向乙僧求救。乙僧低声对小徒儿说了八个字,小徒儿破涕为笑。翌日,方丈在佛事完毕后叫出小徒儿,责问此事。小徒儿:“我在后排做鬼脸,何人所见?”
甲僧抢前一步,气势汹汹地说:“我亲眼所见,你还要抵赖?”小徒儿:“请问师伯当时站在哪里?”
甲僧:“大家都知道,我站在前排。”
小徒儿:“你不回顾,怎见鬼脸?”
甲僧顿时羞愧得脸上一阵红、一阵青,感到无地自容。小徒儿首先反问,让甲僧亲口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在前排看见小徒做鬼脸,然后反诘疑问:“你不回顾,怎见鬼脸?”甲僧于是百口难辩自身清白。反诘诡辩术队形式上看,有直接与间接之分。
针对对方所论及的事或理,直截了当地发出反诘疑问,就是直接反诘诡辩术。
针对对方所论及的事和理,迂回曲折地提出反诘,即是间接反诘诡辩术。一位姓崔的相公在寺庙里看见鸟雀在佛像头上拉屎,便故意问这个寺庙里的大师:
“这些鸟雀有佛性吗?”
这位大师根据佛学的基本原则,当然肯定地说:“有佛性。”于是这位崔相公紧紧抓住这一点继续问:“即然这些鸟雀有佛性,为什么还在佛像上拉屎?”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非常难答。哪知,这位大师却镇定自若地提出一个反问:“它们为什么不在鹞子头上拉屎?”
在这里,崔相公用直接反诘诡辩术,而大师则用间接反诘诡辩术,这一反诘,言简意赅,避免了许多无谓的争辩。
在广告中如果也采用这种反诘诡辩术就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达到购买的欲望。例如:
欢迎订阅《天津歌声》。
您想得到喜爱的流行歌曲吗?
您想经常得到电影、电视歌曲吗?
您想得到电台经常播放的创作歌曲吗?
您想得到情调迥异的外国歌曲吗?
您想得到不同地区的民歌吗?
您想得到五四以来的优秀歌曲吗?
请您订阅《天津歌声》。
这一连串的发问,使读者一口气地看下去,便了解了《天津歌声》的整个内容,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
40。辩证推理富有哲理
——辩证诡辩术
辩证诡辩术,是指诡辩者在论辩中,应用辩证的推理来论证己方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的诡辩技巧之一。
《韩非子》载:
公仪休担任鲁国的相国,他非常喜欢吃鱼,人们知道了他的这一嗜好后,便争着买鱼送给他。
公仪休呢,则一概不收,退了回去。公仪休的弟子见状,非常奇怪,问道:
“你这么喜欢吃鱼,可人们送鱼给你,你却一条鱼也不收,这是为什么呢?”
公仪休回答道: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我不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人家的鱼,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就无法公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无法公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就无法保住自己的相位;无法保住自己的相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