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名号讲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八省下还置有各职、寮、司。各部门的官员大都分为长官、次官、判官、主典四等,不少官职是从我国历代引进的。举例来说,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纳言、中纳言、少纳言等皆属于太政官,诸如修理大夫(修理职的长官)、左京亮(左京职的次官)、大膳亮(大膳职的次官)、图书助(图书寮的次官)、采女佑(采女司的次官)之类则属于八省下的各职、寮、司。地方行政区分国、郡、乡三级,各国有国司,分为守、介、掾、目四等官(国司有时特指国守),一般见到的是前两等。因担任国司油水甚丰,以往公家贵族常常兼任而不赴职,造成国司虚置;镰仓、室町幕府在地方上设置地头、守护诸职后,国司之权尽失。以上都是令制规定的官职,但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为补充律令官制的不足又出现了“令外官”,如关白(其名出自《汉书》,意即“禀报”)、内大臣、参议等。令外官与令制官职并存,甚至使一些令制官职有名无实。然而,从律令制时代结束到战国时代的漫长岁月,使绝大多数官职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而成为虚衔和“官位相当”(详述于后)的附属品。战国武将中任“×;×;守”、“×;×;介”的极多,却都不赴任,正是其表现。官制的情况因过于复杂,限于版面,只能流于简单介绍了。
  “位”即位阶,既是身份等级,又有待遇高低的意味。日本的位阶受我国隋唐九品正从上下阶制的影响,自一位到八位,各分正、从两级;从三位以下,每一级再分上、下两阶--即四位至八位每一位之内有四阶(例如四位分为正四位上、正四位下、从四位上、从四位下);在从八位下之下尚有大初位(上、下)和少初位(上、下),类似我国的“不入流”。
  “位”在一定程度上比“官”更重要,可以有位无官。因被织田信长喜爱而频繁出现于战国游戏中的“人间五十年”一段唱词,出自幸若舞的“敦盛”一节,“敦盛”指平安末期源平之争中平氏一族的武将平敦盛,十六岁就战死于一谷会战。敦盛就是一个典型的有位(从五位下)无官者,别号“无官大夫”。反之,就任一定的官职,则必须有相配的位阶,即所谓“官位相当”。例如,太政大臣只授予正一位或从一位的官员,中纳言通常由从三位的官员担任,参议自三、四位的朝臣中选任,等等。游戏中朝廷的卖官,就是这种官位相当的“搭卖”。
  授位是天皇的权利,关于其有一件有趣的轶事。江户时代的享保十三年(1728),从越南输入日本的一头大象谒见了天皇。按规定,只有获得五位以上的身份才可上殿,无官无位者不能谒见天皇。于是此象被授予从四位,其位阶之高,超出诸多大名之上。由此想到游戏中各家大名或家臣向朝廷献金,都是由山科言继、近卫前久等公卿负责传奏,天皇并不出面,也许就是出于身份的考虑。毕竟,战国前期三位以上的高位基本上都被控制在皇室贵胄手中,武士的官位相对偏低。将军足利义晴是从三位,足利义辉是从四位下,足利义荣是从五位下;声名卓著的大名如毛利元就(从四位上)、今川义元(从四位下)、岛津义久(从四位下)等,也不过在从四位内徘徊,而这些都已经算很高了;普通大名一般保持在五位至六位之间,家臣就更低。到织丰时代,天下大势已定,情形就不同了:织田信长官至正二位右大臣,丰臣秀吉更是破天荒地爬上了关白太政大臣的高位,其家臣的官位也相应提高,四位的已很普遍。
  官位在人物死后还可追赠,当然要比一般的高,有时也会高得出乎意料。浅井长政是战国大名中结局很悲惨的一位,但他与信长的妹妹市之间留下了三个著名的女儿:长女(茶茶)即丰臣秀吉的侧室淀殿,次女(初)嫁给京极高次,尤其是三女(达子)成为江户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正室。因为这一层姻戚关系,长政于宽永九年(1632)被追赠从二位,权中纳言。信长将长政的头骨做成酒杯的时候,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一点吧。
  第七讲§;役职§;
  《信长之野望》系列从第五作《霸王传》开始推出官位系统时,将“征夷大将军”列为正一位(这种混为一谈的做法遗毒不浅)。第六作《天翔记》时,“官”与“职”才被分开。足利义辉的“官”是参议,“职”才是征夷大将军。但《天翔记》中的“职”仅有数种。至《烈风传》中,“役职”就显得非常普遍。
  究竟什么才是役职?就我的理解,指由幕府设立,武士为幕府供职时担任的职务,役职的高低表征着武士地位的高低。注意不可将“役职”之称与律令官制中八省下的中宫、修理、大膳等诸“职”相混淆。以下是关于室町幕府主要各职的简介。
  ①征夷大将军:本是奈良时代为征服虾夷而设的临时性总指挥官名,后成为幕府(以武士为统治阶级的武家政权)首脑的职名,表示武士集团的首领地位。镰仓、室町、江户幕府时代分别由源氏、足利氏、德川氏世袭。战国时代的室町幕府将军本质上已沦为山城国的一介小大名,只是常被人作为旗帜摇来摇去而已。其它各职均由将军所授。
  ②守护和守护代:“守护”是由将军任命的控制地方各国的役职,多系足利氏同族或有力家臣,一般为世袭。守护在领国内拥有军政大权,且有不少身兼数国,逐渐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因守护在幕府内有政务,往往留居京都,而将各国委任有力家臣代理,即“守护代”。这样,守护陷入了与律令官制中的国司相同的境地。时间一久,守护代甚至守护代的家臣就把握了领国实权,特别是那些兼国甚多的守护更难保全。例如越前、尾张、远江三国的守护斯波氏,应仁之乱后越前和尾张分别被守护代朝仓氏、织田氏把持,远江则被同为守护的今川氏以武力夺取。战国时代,尽管许多大名仍保有“×;×;守护”之名,但真正能够维持领国统治秩序的不过数家而已。
  ③公方和关东管领:“公方”本是对将军家的称呼。南朝正平四年,北朝贞和五年(1349)足利尊氏任命四子基氏为关东管领,驻于镰仓,管辖十国(关东八国外加甲斐、伊豆),其下设机构一如幕府,别称“小幕府”;又任命足利氏的姻戚上杉宪显为执事以辅佐政事。此二职后由两家世袭。然而基氏的子孙渐有独立倾向,其职称改为关东公方(关东御所)或镰仓公方(镰仓御所),执事上杉氏称为关东管领。至永享十年(1438),镰仓公方足利持氏终因举兵反叛而被消灭(“永享之乱”),其子成氏移居下总国古河,即“古河公方”,从此关东实权便落入上杉氏之手。两家争斗不绝,关东动荡。长禄元年(1457),足利政知受幕府指派前往关东镇抚,但无力占据镰仓,只得驻于伊豆国堀越,称“堀越公方”,依靠上杉显房和骏河守护今川氏(幕府的镰仓监视役),与古河公方对立。足利政知死后,嗣子年幼,时北条早云正崛起于关东,堀越公方遂为其所灭。古河公方中后又分裂出驻下总国小弓的小弓御所足利义明,但义明战死后就没落了。最末两代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足利义氏在与小弓御所的争权中沦为北条氏的傀儡。而关东管领上杉家也分裂为山内、扇谷两家。关东的这些门第甚高的家族虽占据着大片领地,但时和时战,动乱不已,终于被从今川氏的一介食客起家的北条氏蚕食鲸吞,先后废绝。山内上杉宪政情急之下只得将上杉姓与关东管领一职让予长尾景虎(上杉谦信),而谦信就是最后一任关东管领。随着幕府的灭亡,关东管领一职亦废。
  ④三管四职:指室町幕府的管领(初称“执事”,将军的辅政机关)和侍所(管理武卫人员的警察机构)所司两大要职。前者由斯波、细川、畠山三家,后者由赤松、一色、山名、京极四家强大守护轮流担任,故名。三管四职的地位仅次于公方,但应仁之乱后都趋于衰绝。
  ⑤探题:室町幕府最重要的地方职制之一。具体有九州探题(镇西探题、九州管领)、西国探题、奥州探题(奥州管领)和羽州探题(出羽大将)四职,分别总领九州、中国(指山阴、山阳两道)、陆奥、出羽的的军政大权,而这些地方都是历代驻兵的军事要地。九州探题在室町初期今川了俊任职时一度非常强大,后由涉川氏出任,应仁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