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2-0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的学生。萨特同这些学生的关系很好,他很慷慨地把自己未发表的手稿给他们看,结果这些手稿被传阅到比安卡手中。她在论文里采用了萨特还未发表的著作《想象》中的某些观点。一次她向波伏瓦问及《想象》中某个论点,波伏瓦感到不好回答,于是建议她直接去问萨特。这样她就和萨特认识了。这里不存在任何预谋的因素。而后来比安卡和萨特的关系主要的和在根本上是他们两个自己的事情,与波伏瓦并没有多大关系。   
    其五,董先生在几个地方都讲到,萨特的信徒听了他的话会不同意,如何如何。
    首先声明一点,虽然我也不同意董先生的话,但决不是萨特的信徒。倒不是我不想成为萨特的信徒,而是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真正赞同萨特思想的人不会成为萨特的信徒,所谓“萨特信徒”的说法只能出自于根本不懂萨特的人之口。因为萨特一个根本思想就是他不想成为任何人的信徒,而他也不愿意有任何人成为他的信徒。其实萨特需要的是对话者,而决非信从者。   
    萨特确实有不少毛病——谁又没有毛病呢——但董先生所挑的,都不是萨特真正的毛病,这只能说明他对萨特几乎一无所知,却又扮出一副深知的样子。为什么?他在文章里说,他的女友指责他对萨特追求女性的成功有妒嫉心理,是出于男性的吃醋。嫉妒萨特?他的女友这样说可以,我要这样指责他恐怕不行,因为我对董先生个人特性一无所知,不敢妄加推断。   
    那么,董先生这样做也许是为了稿费?这更不可能,董先生还会在乎这几个稿费吗?也许是想通过骂骂名人出名?这倒是当今的时髦,不过这对董先生来说似乎也不必要,董先生的名气已经不算小了,虽然比萨特还要差一点。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实在回答不出来,也就不强求答案了。   
    无独有偶,除了董先生的这几篇短文外,我还看到一本名为《知识分子》的书,是一个英国人保罗·约翰逊所写,国内有中译本。好像这书在学术界有一些影响,有几篇期刊文章都提到它,一位朋友在信中也特别告诉我,这书有一章是专谈萨特的。   
    保罗·约翰逊对萨特的看法与董先生大致相仿佛,不过用语较为文明礼貌一些。他的评论较为实在的地方在于,在作出判断或结论时举出一些事实。但我在对这些事实作进一步辨析时发现,几乎其中每一条都是似是而非的。也就是说,这位约翰逊先生同董先生一样,对于萨特并没有一个应有的基本了解。
    该书论点之一:
    这位才华横溢、意志坚定的女性,却几乎从第一次见到萨特起就成了他的奴仆,而且终生不渝直到萨特去世。她做他的情妇、代理妻子、厨娘、经理、女保镖、护士,却从未在他活着的时候得到相应的法律或经济地位。实际上,萨特待她还不如卢梭对待苔莱丝,因为萨特的不忠是臭名远扬的。在文学史上,像萨特这样自私地利用女人的例子实在少见。   
    约翰逊说萨特待波伏瓦还不如卢梭待苔莱丝,大概是指卢梭同苔莱丝同居二十五年后终于同她结婚,而萨特与波伏瓦共同生活了五十多年,却没有给她任何“相应的法律或经济地位”。其实这两个事例毫无可比之处。卢梭同苔莱丝在智力、精神活动方面是完全不平等的,双方几乎没有任何共同语言,没有任何思想交流的可能,苔莱丝几乎是一个文盲。卢梭说,他从来没有对苔菜丝产生过一点爱情的火星,他在她身上得到的肉体满足纯粹是性的需要。在同她接触之初,他就声明,他永远不会抛弃她,但也永运不会和她结婚。那么后来终于结婚,就含有一种自上而下的恩赐的味道。   
    而萨特同波伏瓦,在智力、思想方面是平等的,他俩得以长期结合的基础,并非性爱,而是超越性爱的思想和感情。照约翰逊所说,仿佛是波伏瓦为萨特做了一切,萨特理应以妻子的名分来回报她。殊不知事实是,并非波伏瓦要这个名分而萨特不给,反倒是萨特要给而波伏瓦不要。在他俩结识之初,萨特就为了避免波伏瓦远蹈马赛而建议结婚,被波伏瓦拒绝。   
    萨特七十岁时,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他:“您是如何看待您和波伏瓦四十五年的关系的?”萨特答道:“这不仅是一种友谊,这是您在婚后才能体验到的一种感情。”而波伏瓦插话说:“好,谢谢你,不结婚也没什么关系。”我想,这一对话恰好说明了他俩对于结婚的态度。约翰逊以萨特未同波伏瓦结婚,推断出她成了他的奴仆。实际上这恰恰是波伏瓦在人格、经济地位、社会声望等方面独立的表现。
    约翰逊说,波伏瓦除了是萨特的情妇和代理妻子之外,还是他的厨娘、经理、女保镖、护士。这显然是对萨特和波伏瓦的关系的歪曲。波伏瓦之所以在萨特那里具有其他任何女性不能相比的地位,并非是她能够为他烧火煮饭料理家务,实际上他俩根本就不住在一起,各有独立的寓所。波伏瓦的不可取代性,在于她对萨特的理解,以及在思想上能够进行深入的对话。   
    该书论点之二:
    萨特如何确立并保持对德·波伏瓦的控制一直是个谜。她无法真实地记述他们的关系,他则从不愿自找麻烦地就此事写下只言片语。他们刚认识时,萨特比她更善于读书,并能把书中的精华融入滔滔不绝的独白中,使她为之倾倒。他显然是从智力上而非性关系上支配着她。五十年代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他的情妇,但关系也曾一度中止。四十年代起,他们的性关系几乎不存在了,只有当萨特找不到更好的女人时才会重拾旧欢。   
    首先,并不存在萨特控制波伏瓦的情况,如果将两人能够长期相处叫做控制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波伏瓦控制了萨特。总之这样说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相互永远给予对方自由,从不干涉对方想作出的决定。
    至于对两人关系的表述,波伏瓦在回忆录中的叙述是基本真实的,虽然在有的地方(由于关涉到他人)有所抽象或省略,但只要仔细分析仍然可以找出蛛丝马迹来。至少她不会有意歪曲事实或无中生有。而萨特一般不向别人谈自己的私生活,这并非是有意保密,而是源于他对男性缺乏任何亲密的关系和感觉,但对于一般公众而非男性个体,他不怕暴露自己的隐私。这一点从他愿意在死后发表书信和日记可以看出。
    萨特是否在智力上而非性关系上支配着波伏瓦?波伏瓦早在四十年前的回忆录中就否定了这一点。她批驳了那种“她的一切思想都是萨特注入其头脑中”的说法,认为这其实是“女人是由丈夫造就的”旧观点的翻版。她首先是独立思考,在确认萨特正确时才随着他走。波伏瓦举例说,1940年,她收到萨特从前线寄来的一封信,由于字迹潦草,她对于其中一句话产生误解而充满恐惧,以为萨特要向法西斯妥协,站在他们那一边,这样她和萨特就会在两个对立的阵营里。虽然这样会使她万分痛苦,她仍然会坚决地同他分手。   
    另一方面,波伏瓦承认,萨特比她善于创造新思想,在哲学和政治方面,新的观点总是他提出来的。但她也自有特点:在哲学思维方面她比萨特更加条理清晰,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俩公认她比他强。而在文学创作方面,波伏瓦的小说显然比萨特好,特别是长篇;而萨特在戏剧方面成就更为突出。此外,波伏瓦在回忆录方面的成就也是世所公认的。   
    波伏瓦确信,在与萨特的共同生活中,她的独立性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她从不盲目地赞同任何一种观点、任何一个决定,总是首先对它们进行分析,再作判断。他俩不是在智力上谁支配谁的问题,而是互相帮助。波伏瓦在写《女客》、《第二性》时获得萨特不少好的建议,同样的,萨特在写《恶心》、《存在与虚无》时也得到波伏瓦许多中肯的意见。   
    谈到萨特和波伏瓦的性关系,说他俩自四十年代起,性关系就几乎不存在了,只有当萨特找不到更好的女人时才会重拾旧欢。这话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这从他俩的书信集中可以看出。而波伏瓦之所以出版萨特的书信集以及同意去世后出版她的书信集,也是为了让类似的流言不攻自破。   
    实际上,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和性生活,这几个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萨特并非是在找不到更好的女人时,才同波伏瓦有性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