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草原3:白登之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句话让帐下的不少人动容。

  陈平又说了:“下官还有一设问,两位将军,如果当初给你们增加五万步卒,你们要不要?”

  “要,当然要啊,那我的防线就坚固多了。”夏侯婴马上回答。

  “也许就能拦截住突围的匈奴人了,是吗?”

  “那当然,至少他们中十有八九是跑不掉的。”

  “说得好。因此,晋阳之战的检讨还应该加一条,我军在围城的兵力上并不占优势,或者说在兵力上的优势还未实现的时刻,让那个匈奴单于溜了,能不能这么说?”

  “嗯、嗯”这句话让夏侯婴、灌婴听了心里很舒服。他们不得不佩服陈平,总能把纷繁的现象条分缕析地梳理清晰明白。

  “因而,一场战事胜败的因素很多,各个兵种也互有短长。诸位将军,下官以为眼下我们该考虑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打好这一仗,把匈奴侵占的燕、代之地夺回来,铲除这个历时多年的边患。大家以为如何?”

  刘邦一直耐着性子在听,开始他心情很烦躁,从陈平讲话后,局面渐渐改变了,他的心情也好了起来。陈平把他想要说的话都讲了,丝丝入扣,讲得很有说服力。他不时满意地点着头,心想手下有这么一个聪明人真是自己的幸事。现在见陈平讲完了,便觉得该好好地夸他几句,便对众将说:“户牖侯说得好啊,深合朕意,你们都要好好学学,为朕分忧才是。”

  帐前众将都俯首称是,不少人心中嘀咕,我们是忠心耿耿,才直抒胸臆,这不是在为你老人家分忧嘛。谁像陈平这样机灵乖巧,专拣你爱听的讲,讨你的好。然而,再一转念,陈平所言也确实很难诟病,眼下务实的便是如何打好这一仗。陈平让他们回去改行养马,话是说得刻薄一些,但道理倒也不差什么,眼下分明是没有这么多的战马,妄谈什么要以骑兵对骑兵呢,这不是一堆废话吗?

  于是众将又议论了好一阵。这回他们学乖了,不再表露自己的畏难情绪,而是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这场战争。有人主张用奇袭的手段劫杀匈奴单于;有人主张还是大迂回地包抄;有的则主张先把王黄、赵利一伙干掉,把那些虾兵蟹将扫荡了,再去擒拿蛟龙;有的则认为当步步推进以稳妥为上。一时间众说纷纭,其中有认真的,有言不由衷的,也有在刘邦面前有意显示自己热切的。

  只有极少数人,像郎中刘敬便是个不辨颜色的死脑筋。他与众不同,一直在琢磨这仗能不能不打;还有,这仗即使打起来了,有没有必胜的把握。他来自民间,深知这些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连年的战争把全国的百姓都坑苦了,对于他们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但不打这一仗又该什么办?他也没想出另一种办法制止这场战争,一切都是逼到头上的事情。然而,不知怎的,他对这场战争的前途总是不乐观,匈奴不是能轻易战胜的,不然的话,当初燕、赵、秦等国也不必耗费那么多的人力、财力来修筑长城。他疑虑重重,闷闷地坐在一边想他的心事。

  两天下来,大家的话说得差不多了,刘邦发现郎中刘敬这次十分异常,竟一言不发,平时他可是很爱发议论的。再一想也好,不然这乌鸦嘴不知又该说出哪些不中听的话来。

  最后的一次会议前,刘邦与陈平、周勃等几个心腹商量了半夜,第二天,他便在众将前拿出了自己的主意。

  他说道:“这两天大家出了不少好主意,对打胜这一仗信心十足,朕很高兴。这就很好嘛,我们君臣之间,就该同舟共济想到一块去。老百姓说‘三人同心,黄土变金’,这样我们一定能制服那个匈奴单于,打胜这一仗。当年项羽厉害不厉害,力能扛鼎,叱咤风云的霸王,军阵中无人抵挡的万人敌,最终还是被我们君臣合力同心地戮杀了嘛。那个匈奴单于还能比得上项羽?因此我们全军上下要有信心与决心,我们一定能战而胜之。

  “现在朕可以告诉你们,在这次出征前,朕去探望了病中的留侯,也向他讨些主意。留侯与朕长谈了一夜,这里朕只告诉你们一句。留侯说,这次征战,务必以谋取冒顿为本。这句话说得好啊,朕以为它是我们要抓取的魂,是这次征战的纲。你们每一个人必须牢牢记住这句话,征战中所有的举措都要围绕这句话,这样才不会迷失攻击的方向,不会把劲儿使错了地方。只要把那个匈奴单于制服了,什么韩信、赵利的这一个个小爬虫全都会完蛋,否则将会祸乱不断。这是朕首先要告诫你们的。谁在这次征战中自行其是,或者有意无意地不执行这条,朕将严惩不贷。”

  众将听了,心中既紧张又钦佩,原来皇帝陛下与留侯都已商量过怎样打好这场仗。张良的威望在众将心中十分高,一些中下级军官与士卒甚至把他看做得道的神仙。黄石公圮下传书的故事越传越神,张良就像是天神派来辅佐刘邦成就大业的化外高人。这回,刘邦只给他们转述张良的一句话,更增加了整个事件的神秘性,使众将不知道皇帝陛下的葫芦里还装着什么东西,这便是刘邦作为帝王的诡谲之处。

  刘邦见众将被他震慑住了,又从容地讲:“朕用兵多年,也有些体会,除了人们常说的打仗需天时、地利、人和,朕以为谋略、勇气、实力是取胜的三件法宝,这三件法宝缺一不可。《孙子兵法》十三篇,第一篇便是《计篇》,讲的便是战前的战略谋划,所谓的‘庙算’。有了好的谋划,常常是仗还未打‘庙算’已经胜了,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孙子兵法》中还讲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兵伐谋’是最高的境界。朕奉留侯为国师,常常向他请教,便是钦佩他的谋划,他的庙算。至于勇气嘛,便是战力,便是士气,朕不必多讲,诸位将军这些年亲冒矢石,沥血疆场,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士,当有体会。然而,勇气也需实力的支撑,你手无缚鸡之力,又无弟兄们帮衬,若与一壮汉搏击,那不是飞蛾扑火吗?或者你虽身强力壮,却是单枪匹马,横冲直撞,而对手列队成行,持刀执戟,严阵以待,那你也只是逞匹夫之勇。当然,一军的实力不仅仅指人,还有物,兵器装备、粮秣辎重;尤其是粮食,俗话说‘军无粮则自乱’,这些也不用我啰唆。两军交锋,若实力相差太悬殊,那士卒的士气是难以持久的。因而这三者互为声气,不可缺一;有此三者者,战则胜;无此三者者,战则败,这是非人力能改变的。”

  众将听了颇感意外,皇帝陛下怎么引经据典讲起兵法来了,他以前可是最讨厌咬文嚼字的,最讨厌读书人搬弄学问。看来当了皇帝就是不一样,做派变了,学问也大了。但这些看法他们也只是存在心里,嘴里却是一片赞扬:

  “陛下英明。”

  “陛下识见过人,臣等深受教诲。”

  “陛下当书写一部兵法,赐予臣等,恩泽后世。”

  ……

  刘邦摆摆手,说道:“好好,好了,你们不要光说好听的讨朕欢喜。朕说这些不是讨你们喝彩,更不敢与武圣比肩,而是要告诉你们这三者我军都已具备,庙堂上有足智多谋的谋臣,帐前有冲锋陷阵的勇将,真所谓兵多将广,势不可挡,因而此役定能成功。你们都听懂了吗?”

  “臣等明白……臣等铭记陛下教诲。”又是一片应答声。

  “下面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消灭跟前的那股匈奴人,打破他们的阻挠,不给匈奴人喘息的时间;第二件事是迅速查清匈奴冒顿的下落,他驻地的位置,兵力部署,觇敌工作一定要加强;第三件事是再次下诏向各诸侯国、各郡守调兵,特别是向燕、赵、齐、梁、楚诸国调兵。朕出长安前就下诏调兵,他们却没派什么正经的队伍来。现在他们一个个裂土为王,朝廷的事则能推则推,能扛就扛,与朕扯皮。这次下诏,实实在在告诉他们,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谁不服从,收拾完匈奴人,老子便去收拾他!”

  说到这里,他“砰”地猛击了一下跟前的案几,吓了众将一跳,他们心想,老头子这回动真格的了。

  刘邦喘了一口气,又接着说:“赵王张敖这回急了,感到他那个王位坐不安稳了,可还是蜷缩在邯郸城里不上战场,朕都率兵亲征,他们一个个比朕都金贵吗?都是些不争气的不肖子孙。让他们赶快调兵,限半月内都赶到指定地点。燕、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