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克研制成功的。
孩提时代的韦尔克由于严重近视而不得不戴上眼镜,眼镜给他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为此,他常常很烦恼。韦尔克决心要研制
一种美观、方便的眼镜,以改变这种状况。韦尔克既是电学家,又是机械设
计师和机器制造者,他博学多识,心灵手巧。开始,他用一种有介电性质的
有机玻璃材料进行试验,结果令人失望,因为所试制出的这种透镜不能直接
与角膜接触。失败并没有使韦尔克气馁,他坚持继续试制下去,终于在1946
年研制出一种硬质微型接触透镜,获得了成功。不久,韦尔克又在硬质隐形
眼镜的基础上,发明了软质隐形眼镜,实现了他的心愿。
隐形眼镜发展到今天,又有了很大的改进,它由新的高分子材料——甲
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合后加工制成,是一种直接贴附在角膜上的软质隐形眼
镜,深受近视患者的喜爱。
望远镜的由来
15世纪时,在荷兰米德尔堡市有一位眼镜匠,他的名字叫普尔斯哈依。
他终日起早贪黑,精心制作一块块透明闪亮的镜片和一副副精致、漂亮的镜
架。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们也都爱上了眼镜制作这一行。
… Page 22…
一天,普尔斯哈依的几个孩子又拿出好几块镜片,上楼玩弄起来。有一
个孩子别出心裁地问:“我在想,一块镜片能把眼前的东西变得很大。那么,
要是把两块镜片重叠起来,眼前的东西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于是,他们很
快把几块镜片重叠起来进行观察。结果,镜下的东西迅速变了模样。他们又
推开窗户,拿着镜片进行远视。这一瞧非同小可,但见远方的树木、河流、
教堂、别墅等自然景物和建筑群一下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他们立即伸手
去摸,却是空空的一片。这时,孩子们似乎已明白自己发现了什么。禁不住
高兴地叫喊起来。
普尔斯哈依听到喊声,疾步奔上楼去,他取过镜片注视着前方,突然惊
叫起来:“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啊!要知道,这一发现意义太大了,可帮
了我的大忙。我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夸奖你们,感激你们!”打这以
后,普尔斯哈依像着了魔似地研究起这些重叠的镜片来,不久以后,终于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风扇的由来
机械风扇的雏形起源于1830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
结构中受到启示,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
这种风扇转动扇叶带来的徐徐凉风使人感到欣喜,但它得爬上梯子去上发
条,虽然很麻烦,这毕竟是机械风扇的起源。
1872年,一个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蜗轮启动,用齿轮
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个风扇比拜伦发明的机械风扇精致多了,使用
也很方便。
1880年,美国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
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
100多年过去了,电风扇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一直到近10年来,电风扇
才有了飞速的发展,设计构思更加巧妙,款式花样更加丰富。功能也趋向多
样化、现代化。
避雷针的由来
避雷针是美国的大发明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富兰克林从40岁开始对电现象进行研究。当时,人们对电的认识是比较
肤浅的。只知道除摩擦产生的电外,就是雷电。人们对雷电则始终蒙着一层
神秘的色彩。富兰克林从放电实验中看到电火花和听到的响声中,联想到暴
雨时的闪光和雷声,他认为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规模的大小不同
罢了。富兰克林把这种看法写成论文,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和
重视。
1775年富兰克林将一只带有铁丝尖端丝风筝放入云层,通过打湿了的绳
索和末端栓的金钥匙,将“天电”吸引到储电容器中,这就是震动世界的“费
城”实验。第二年,他就发明了避雷什。
其实,避雷针的防雷作用并不在于避雷,而是在接受电流迅速导入地下。
由于避雷针把雷电引入地下的“引下线”少,尚难保证超高建筑物顶部免遭
雷电的侧击,且对建筑物的防雷效果不甚好,于是科学家研制出优越性更大
… Page 23…
的避雷带和避雷网等防雷设施。近20年来,又发展到直接利用建筑物的钢混
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来防雷,这种称为“暗笼式避雷网”的防雷
式有众多引下线,是一种更加经济、美观和安全的防雷方式。
灯的由来
回溯历史,灯与火是分不开的。有了火就有了灯。远古的时候,人类的
祖先用树枝烧起一堆火当灯。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灯。在当时,火把就
算是最先进了。
到了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以油脂为燃料的油灯。先用野兽的脑盖骨、
蚌壳或石槽做灯盏,后来又出现了用陶瓷和金属做成瓷灯、铜灯、铁灯,每
盏灯内都有灯芯,以便充分燃烧,少生黑烟。为了使油灯不冒烟,人们发明
了装有灯罩的灯。
后来,人们发明了用凝固油脂做成的蜡烛,使用和携带都比较方便。到
了18世纪,人们对油灯进行改进,把油灯的油池升高,用一条输油管使灯头
与油池连接。因供油充足,灯焰旺盛、明亮。
1745年,人们制造了煤油灯,不久又出现了煤气灯。
煤气灯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盏煤气灯是苏格兰人威廉·默多克发明的。1792年,威廉·默
多克在铜壶里装上一些煤,放在火上加热,煤受热后产生的煤气从壶嘴里逸
出,他立即用火点燃,于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灯。到19世纪初叶,英、
美、德、俄等开始用煤气照明。1865年,英商为了便于上海租界及邻近地段
入夜活动,在上海西藏路建立了第一家煤气厂——大英自来火房,供应租界
205盏路灯。一年之后,法商在广西南路、永寿路之间建立了另一家煤气厂
——法商自来火房。到1879年,煤气路灯增加到650盏。煤气灯头上装有纱
罩,火气火焰与纱罩接触后放出了强烈的光。煤气灯的种类很多,除路灯外,
还有台灯、吊灯、壁灯等,造型千姿百态。煤气灯在上海有70多年历史,1940
年煤气灯被电灯淘汰。至于剧场、戏院内的煤气灯,直到50年代中期才逐一
拆除。
电灯的由来
19世纪初,人们发现了电。此后,灯与电结下了不解之缘。1870年,人
们成功地造出了电弧灯。电弧灯的光线太亮,刺眼又费电,于是人们开始研
制较完美的电灯。1873年俄国科学家罗德金把两根粗铜丝装在球形玻璃泡里
作为电极,中间用炭条相连,这是早期的电灯。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后,受世界上发明电灯的热潮所感染,
立即着手了电灯的研究。
首次他采用德国人修布伦格发明的真空泵解决了灯泡内的真空问题,接
着他集中研究所的全部力量,向解决灯丝问题的第二部工程进军,开始时用
各种东西烧制炭丝都不成功,然后又转向金属,亦毫无进展。一次爱迪生用
碳化棉丝进行实验,实验记录本上记着:“1879年10月21日,进行第7895
… Page 24…
次实验,灯丝材料为碳化棉丝……”。于是第一只白炽灯诞生了。
后来,爱迪生和其助手们又继续研究,使灯泡燃的时间更长。而这一年,
爱迪生为普及电灯照明,又发明了火力发电机。
荧光灯的由来
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用白炽灯照明。只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才开始开发荧光灯。
荧光灯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