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读不尽的人生-欧美小说史话(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年近卫军》小说描写卫国战争期间的斗争生活、德国法西斯侵占了顿巴斯的克拉斯诺顿市,到处烧杀抢掠。苏共州委书记普罗钦科、区委领导人刘季柯夫等人领导群众和侵略者展开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其中有一批年青而英勇的“青年近卫军”成员。他们带领青年伙伴四处出击,神出鬼没,处死判徒,散发传单、收集武器、破坏交通、夺取敌军物资,追歼德寇散兵游勇;驱散敌人想掠往德国的牲畜等。使德寇防不胜防,胆战心惊。为了庆祝十月革命节,青年近卫军战士在城内主要建筑物上升起了鲜艳的红旗,居民们莫不欢欣鼓舞,德寇当局魂飞魄散,他们费尽心机,妄图一举扑灭地下组织。除夕夜,几个青年近卫军队员夺取敌军车上的新年礼品,不料被发现,其中三个人叛变了,致使刘季柯夫及“青年近卫军”大部分成员先后落入敌军摩掌。全体被捕者在法西斯监狱中进行了英勇壮烈的斗争,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于该城解放前夕。

  作者在广阔的战争背景上,歌颂了一个英雄主义集体。同时,他用更多的笔墨,刻画了五名“青年近卫军”的总部委员、“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的辉形象。他们既在严酷的斗争中显示出高贵的品格和坚强的毅力,也在爱情、友谊、家庭等生活领域中表现了高尚的情操,纯洁的灵魂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在法捷耶夫笔下,这五个典型人物性格丰满、特点鲜明,是战争时期一代青年的典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青年近卫军》通篇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彩,给人以奋发、升腾的力量。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成为全书的基本格调。法捷耶夫还常常以抒情的笔调、细腻地描述了年轻人的感触、思索、冥想,给作品增添了无限的诗意。

  顿河的儿子——肖洛霍夫及其小说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苏联作家。在近八十年的生涯中,他经历了苏联十月革命,国内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卫国战争等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也经历了战后苏联的政治变化。肖洛霍夫以他丰富的创作,记录了时代的风云和历史变异,他给他笔下的作品留下了复杂的印记。肖洛霍夫来自顿河地区,成为作家后,依然长期生活在故乡顿河哥萨克地区,他的几部巨著都是以顿河人民为主人公的,是顿河给了他创作的源泉。

  《静静的顿河》主要描写顿河哥萨克在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与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的历史,揭示顿河地区社会各阶层的居民由于战争和革命而在日常生活风习、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理中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揭示卷进1914—1921年间所发生的各种事件的强烈漩涡中的个别人的悲剧命运。

  史诗揭开了闭塞的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内幕。作者叙述了顿河哥萨克形成的历史。他们在沙皇政府愚民政策的腐蚀下,逐渐丧失了爱好自由的传统,培养成一副偏狭而又畸形的心胸,崇尚等级观念,追求愚蠢的荣誉,盲目地效忠沙皇,并且认为自己的优越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农民,享有种种特权,竭力排挤和剥削“外乡人”。几百年来,由于沙后反动政策的麻醉,哥萨克成为镇压革命、绞杀革命的凶手。他们过着独特的经济生活,脱离了国内的阶级斗争。因此要在哥萨克社会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无疑是一场特别复杂的斗争。

  小说以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和革命年代哥萨克人的动荡分化与悲欢离合,真实地展现他们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从而令人信服地证明:一个民族只在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兴旺昌盛;一个人不管有多大才智,如果脱离人民,不随历史潮流而动,必将走向沉伦堕落,被无情的历史车轮碾得粉碎。

  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很有个性的人物,他在动荡历史年代走着一条独特、坎坷的人生道路。他既不是死硬的反革命分子,也不是坚定的革命派,而是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复杂人物。在短短的四、五年间,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身反革命叛乱,其动摇徘徊是非常明显的。然而,革命与反革命两军对垒,泾渭分明,中间道路是不存在的。葛利高里徘徊动摇的结果,最后还是陷入反革命深渊而毁灭。作者对他的主人公的偏爱也是明显的。在小说中,作者虽然否定葛利高里的道路,却赞赏他英勇豪放的性格、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正直善良的人性,对他坎坷一生的悲剧结局寄予深切的同情。

  小说分四部,具有史诗性的规模,有些研究者认为,“就史诗性的描写战争与和平生活的广阔性方面讲,也许只有《战争与和平》可以同《静静的顿河》相媲美。”

  《一个人的遭遇》小说描写了卫国战争期间一个普通苏维埃人的悲惨遭遇。主人公索科洛夫原是个工人,夫妻恩爱,衣暖食足,过着美满幸福的小家庭生活。卫国战争爆发后,他忍痛告别妻子儿女上前线。在战争中,他受过伤,当过俘虏,在敌人的集中营中受尽折磨,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然而,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女早被敌机炸死,他的儿子也在攻克柏林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法西斯侵略战争夺去了索科洛夫的一切,给他的精神和肉体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他的遭遇概括了苏联人民整整一代人的命运。

  小说中的索科洛夫是一个普通苏维埃人的形象。他身世凄凉,倍感新社会的温暖,但又满足于小家庭生活,缺乏远大革命理想,然而一旦祖国面临危险,他却挺身而出。无论在战斗中还是集中营中,他虽感到艰苦难捱,却没有叫苦,没有求饶。而是坚持地斗争到底。战争毁灭了他的家庭和幸福,使他悲痛欲绝,然而他没有失掉生活的勇气,他以深沉的阶级热情收养孤儿万尼亚,踏上坎坷的生活旅途,迎接命运的严峻考验。索科洛夫平凡、朴实的性格,具有真实、感人的艺术力量。《一个人的遭遇》是作家关于战争和人的命运的深刻思考,小说所探索的战争和人的关系问题,以及描写普通人形象的问题,对苏联当代文学尤其是战争文学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被开垦的处女地》这是一部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优秀作品,它描写1930年初工人共产党员达维多夫受党的派遣,来到顿河哥萨克地区的格内米雅其村,他和村党支部书记拉古尔洛夫、村苏维埃主席拉兹米特洛夫一起,领导农民开展消灭富农和打击反革命分子的斗争,并教育和帮助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建立集体农庄,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

  小说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集体化运动中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集体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必然要遇到阶级敌人的疯狂抵抗。富农分子奥斯特罗夫诺夫和白匪残余波罗夫采夫等人互相勾结,进行公开的和隐蔽的破坏活动,他们串连落后分子,拼凑反革命组织,阴谋策动反革命叛乱,他们窃取新成立的农庄管理委员会的领导权,散布谣言,煽动群众闹事,企图搞垮集体农庄。他们野蛮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最后被苏维埃政府逮捕法办。

  小说还表明,个体农民的私有观念和习惯势力,是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严重障碍、中农梅谭尼科夫留恋小农经济,对集体化顾虑重重,犹疑、徘徊、反复。一部分群众虽然形式上加入了集体农庄,但缺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一遇风吹草动就闹着要退出单干。有的人甚至宰杀牲口,哄抢粮食,殴打干部。严重的问题是农民,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逐步克服私有观念和习惯努力的影响,农业集体化才能巩固和发展。

  作品的风格方面,小说将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融为一体,表现出肖洛霍夫创造复合的审美形态的刻意追求和娴熟技巧。在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严肃的阶级斗争时,作者往往插入许多令人发笑的情节和细节,并以惊人的艺术技巧使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欧美现代派小说

  概 述

  现代派又称先锋派,是西方现当代许多反对传统文学的流派的总称。发端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从这个时期开始,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西方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的规模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创造了过去人们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