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读不尽的人生-欧美小说史话(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2年,小说《出租》发表。这样,《出租》、《进退两难》和《有产者》构成了《福赛蒂世家》三部曲。《出租》是描写1920年发生的事情,小说中相矛盾的笔法和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说明了作家内心的矛盾。这是福赛蒂阶级行将没落的现实日益明显才有的一幅现实主义图景,比如,伊统和赫罗乌板球队在洛尔特体育场比赛时,对那些上层观众的描写,那是一个“复兴英国自豪和荣耀的日子,简单地说,是大礼帽贵族复活的节日……老一派的代表因为无产者买不起半个克朗的入场券而感到高兴。贵族们把自己的雅座看作是谁也不能占领的堡垒,虽然是最后一个,但却是有力的。”作者对这些人作了细致而尖锐的刻画,他们与整个社会发展相对立,拼命维护旧制度的基础。在这里,作者描绘了索姆害怕革命的心态:“梧桐树的影子映在简便的毡帽上,索姆扔掉了大礼帽,在我们的时代,用不着夸耀自己的富裕”。小说的结尾突出表明了作者对整个社会发展的理解,表明他茫然若失的心情:“索姆坐在哈根公墓,福赛蒂家族坟墓的旁边,回忆着洛宾山住宅上的一张招贴—— ‘出租’,他把这张招贴看作是福赛蒂世纪‘出让’的象征。”这种凄凉心境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行将败落的历史真实。

  接着,高尔斯华绥继续写着福赛蒂一家的历史。他又写了三部作品:《白猿》、《钥匙》、《天鹅曲》。这几个故事发生在1922—1926年,作者把它们构成《现代喜剧》三部曲。这些作品反映了作家内心的进一步矛盾,他意识到了旧关系的瓦解和新事物的产生。福赛蒂英国的青年一代背弃了老一辈的传统,这些青年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表明了福赛蒂阶级的没落,作者把他们同一张中国画家画的白猿作比较,这只白猿没有找到藏在柑子里的东西,既苦闷又恼怒。福赛蒂英国年轻一代同样吞食着生活的果食,剥去果实的外壳,贪婪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追求的是什么。在《钥匙》里,作家尖锐地批评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批评了选举“人民公仆”的方法以及他们的活动;直捷指责议会无能处理迫切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庸俗无能的下议院的政治家作了形象的揭露。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文学成就在于他对福赛蒂一家历史的记录,使他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是四十年内资产阶级英国习俗的历史,深刻揭露了私有制在国家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中所起的毁灭性作用。那一时期,正当颓废派文学占上风,他们要求作家不要干涉生活。但是,以高尔斯华绥为代表的作家以富有现实意义的社会小说占领文坛,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和社会变革给人心理带来的不安,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面目。

  现实世界的幻影

  ——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汉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是十九世纪北欧著名作家,世界文学中杰出的童话作家之一,安徒生出生于丹麦中部小城奥登塞的贫民窟,父亲是一个穷鞋匠,当过拿破仑的雇佣兵,在安徒生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幼年的安徒生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替人洗衣度日,有时他的祖母还要上街乞讨。十四岁时,他一个人来到哥本哈根,在皇家剧院当杂役,后来得到一些艺术家热心帮助,弄到一份助学金,才正式入学。幼年的痛苦经历和过早的成熟,使他增长了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十七岁时发表诗剧 《阿尔芙索尔》,从此开始文学创作。

  安徒生创作的时期,丹麦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劳动群众灾难深重。安徒生亲身体验过下层人民的生活,对他们满怀同情,因此他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创作。他成就最突出的是童话创作,一生共写了一百六十八篇童话,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美丽的童话”,“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本着这种思想,安徒生密切同现实生活相联系,创作了大批优秀童话。历来脍灸人口的有《豌豆上的公主》、《拇指姑娘》、《丑小鸭》、《野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1837年,安徒生写了《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中的皇帝骄奢淫佚、挥霍浪费。他不理朝政,而把全部精力和金钱都花在穿衣上:“他每天每一钟点都要换一套衣服。”两个骗子看准了他是个愚昧骄傲的庸君,便吹嘘自己能织出一种美丽而神奇的布,用它做成衣服后,“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愚笨的皇帝对骗子的花言巧语毫不疑心,为了穿上这件衣服,送给骗子们大量的金钱。两个骗一边过着奢华的生活,一边装模做样地在织布机上忙碌着,皇帝焦急地等待着穿这件新衣。但新衣拿来后,皇帝和大臣们都犯了傻,因为他们什么也没看见。但为了说明自己不是愚蠢的人,谁也不肯说出来,皇帝自欺欺人地穿上这件新衣,参加游行大典。一边观看的大臣们傻乎乎地装出称慕的样子,口里说着:“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围观的群众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明明看见皇帝什么也没有穿。一个看热闹的孩子对赤身露体的皇帝说了真话:“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年幼天真的孩子一句稚语,把那些道貌岸然的君臣衬托得可笑之极。童话深刻地揭穿了统治阶级虚伪的外衣,把统治阶级阿谀奉迎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1838年写的《野天鹅》中,女孩艾丽莎有十一个哥哥,被恶毒的后母变成天鹅,让他们整天整夜地在天空飞翔,经受痛苦的折磨。艾丽莎为了救出兄长,历尽千辛万苦,始终不气馁,还冒着生命危险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最后终于使她的哥哥们全部得救。这篇童话歌颂了艾丽莎坚韧不拔的牺牲精神,体现了她对丑恶现实的蔑视,以及对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作品语言生动传神,充满浪漫主义的迷人色彩。

  1846年,安徒生写了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作家以满怀同情的笔调描写一个贫苦人家的小女孩,不得不在寒风刺骨的冬夜上街叫卖火柴,但却始终没有卖出一根火柴,未赚分文,最后因寒冷和饥饿死于街头。作者通过她的悲剧,对贫富悬殊的黑暗社会做了猛烈的抨击,对造成小女孩身死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安徒生选择除夕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富人热闹非凡的年夜里,贫苦的小女孩被迫到街上叫卖火柴,强烈的贫富悬殊,揭示出小女孩的悲剧来源于阶级不平等。富人家里灯火辉煌,飘着一股烤鹅肉的香味,小女孩却冻饿交加,倒毙在街头。这种强烈的对比,超越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遐想氛围,显示出巨大的现实意义。

  作品童话性最强的部分是小女孩划火柴取暖时看到的幻想世界。划亮第一根火柴时,她发觉自己坐在暖暖的火炉旁,划亮第二根火柴时,她透过变得象纱一样薄的墙壁看到了丰盛的晚餐,一只烤鹅向她走来;划第三根火柴后,她幸福地坐在圣诞树下;划第四根火柴时,她看到了唯一爱她的亲人老祖母。小女孩划亮了更多的火柴,为了能把美好的瞬间留住。最后她手中的火柴光把黑夜照得如同白天一样。祖母接着她“在光明快乐中飞走了”。第二天,人们看到面带微笑死去的小女孩,她手里还捏着一把烧剩的火柴梗。

  小女孩的幻想美丽而光明,与现实的冷酷无情形成鲜明的对照。火焰中的美好事物只可能在幻想中才有,丑恶的现实只能令小女孩失望。她的死是对现实社会的血的控诉,也是无数悲惨儿童中的一人。由于社会贫富的不均,造成无数儿童的悲剧,激起人们强烈的同情,希望改造这个社会,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幸福快乐。作者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显示了他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创作风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