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经济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国际贸易使大量财富流入欧洲。这一时期,西欧还产生了诸如合伙公司、 

特许公司、股份公司等具有近代意义的商业组织。 

     在商业和国际贸易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信用和银行业在西欧逐渐成 

长起来。12世纪时,货币借贷在意大利已占有一定地位,还出现了海上保险 

业务。一种具有票据色彩的债务证券也产生了。与此同时,银行业开始兴起, 

但早期银行业主要掌握在意大利人手中。从 13世纪末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 


… Page 5…

里,意大利人垄断着全欧洲的银行业务。1587年,威尼斯诞生了第一家较为 

正规的“公立银行”。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开业的汇兑银行,其业务活动已 

具有“中央银行”性质。在信用工具和手段方面,从14世纪开始,汇票、支 

票、本票等信用票据相继产生。到16世纪中期,票据贴现已成为一项重要的 

银行业务。 

     14—15世纪,在意大利北部、尼德兰南部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出现了手工 

工场。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产生。手工工场一部分是 

由行会手工业转化而来,一部分是商人用资本控制小生产者,把他们变为雇 

佣工人的条件下出现的。16世纪以后,在商品货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推动 

下,资本主义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手工工场的数目大量增加,生产规模迅 

速扩大,分工日益发达。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14—15世纪,分 

散的手工工场占绝大部分;16世纪以后,集中手工工场日益成为主要形式。 

除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发展之外,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和发展也深入到商业活 

动和土地制度之中。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在土地经营中发 

展的表现,又反过来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日益发展的结果, 

最终导致了封建时代的结束和资本主义时代的降临。 



                              2。中国封建经济 



     中华民族是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民族之一。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年至公元220年),以农业为核心的封建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并稳定地延 

续了二千多年。在隋、唐、宋、元时代社会经济经历了曲折变化,兴盛和衰 

落。其间小农制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核心。小农制经济的形成,是 

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是随着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而确立的。土地兼并本是 

土地私有制度的一种必然相随而至的占有形式,而这种占有方式所决定的土 

地经营方式,又必然是小土地经营,马克思称之为:“小块土地所有制”。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农制经济。这种经济结构的形成和长期存在,决定了中 

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隋、唐、宋、元的 

土地制度为小农制经济结构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秦汉以来,封建土地关系中 

的地主大土地私有制(私田),已取得了主导地位,国有土地(官田)已降 

为次要,不成其为制度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纷纷,土地荒芜,官田数在 

总耕地面积中比例增加,但并未改变大土地私有制的基本形式。隋颁布均田 

新令,延用到唐。唐中叶后,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均田制彻底崩溃。从 

此,封建大土地私有制向单一化方向发展。宋、元时期,土地形态分为官田 

和私田两类。民田即私田,官田名为国有,实际多转化为私田。当时的官田, 

一般采取佃农制。由于官田的租佃没有任何数量的限制,贵官、地主便借机 

大量包租,转佃给佃户耕种,以此从事中间剥削。包租者变成二地主、便构 

成封建国家、二地主,佃农三重关系。二地主不仅居中间剥削,而且在国有 

土地转化为私有的发展过程中,把官田据为私田,至此,国有土地便逐渐转 

化为私有土地了。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农民在土地兼并中不断破产, 

流亡,流动性极强;不可能被永久地固定在土地上,客观上消弱了农民对地 

主的封建依赖关系。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农民的经济独立化 

加强,社会地位提高。于是,佃农制代替了佃奴制。佃农制在宋律中被规定 

为唯一法定的制度。土地兼并本是土地集中过程,通过土地兼并,把分散在 


… Page 6…

许多人手里的小块土地合并为大地产。但随着土地私有化的发展,地权很分 

散。即集中起来的“田连阡陌”的大地产,并不能保持长久不变,尽管拥有 

大量地产的大地主,也常常不断地将地产分割、转让、出卖。佃农成为土地 

的主要经营者。佃农生活条件都非常贫困。佃农没有佃耕大片土地的能力, 

加上极端残酷的剥削,又使得他们有能力也不敢多佃,只能是小规模地经营。 

所以中国历代都因土地兼并的猛烈进行,而形成了数量巨大甚至跨州越县的 

大地产,但却永远不可能出现对土地进行投资和以租地经营的农业企业家。 

亦即土地虽然不停地集中,而经营单位则在不停地分散,并且土地愈集中, 

丧失土地的农民愈多,农民生活越贫困,则土地的经营单位便愈分散,愈缩 

小。所以,小农制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严重妨碍了商品经 

济的发展。在以小农制经济为社会经济基本结构的前提下,手工业经历了曲 

折的发展历程。隋、唐统一以后,国内环境相对安定,生产逐渐发展,刺激 

了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行会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使我国手工业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唐代手工业、商业的行会已经存在。最早的“行”似乎是指街 

巷上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此外街巷也可以称为“行”,在一条街上往往开 

设的都是同类的店铺,因此一种职业也称为“行”。故同职业的店铺间产生 

一种组织,所以“行”也是同类店铺的组织,也就是行会的起源。 

     中国的行会与欧洲中世纪基尔特型的行会完全不同。当然也就不存在对 

工商业的那种行会式的约束力量,因而工商业的发展是自由的,每一个同行 

业的营业者,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资力和才力,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的 

生产和营运方法,把经营规模扩大到自己的能力可以胜任的程度,以攫取自 

己可能获得的最大利润,而不必担心有来自同行的干预或阻挠,不会遇到由 

行会设置的规章条件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中 

世纪手工业的基本格局,就是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双层结构共同发展。 

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装备精良,垄断了许多重要部门,如:冶炼业、创造 

业、采矿业等。随着民营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 

地位。当时较为突出的手工业部门有纺织业、陶瓷业等。纺织业又分丝织业、 

棉织业。据记载,唐中宗女安乐公主有用百鸟毛织成的毛裙两条。裙正看是 

一色,倒看又是一色;白昼看是一色,灯影下又是一色。百鸟之状,并在裙 

中;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元代景德镇的瓷器,颜 

色、形式多样,品质相当精致。此外,建筑雕刻等艺术也可见手工业技术发 

展的水平。隋代匠人李春所建的赵州安济桥,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桥, 

工程相当伟大。隋唐都城的建筑都很宏壮,建设计划是很周密的。唐代寺庙 

等的建筑也颇为壮观,有些保存至今。 

     手工业的发达,引起了商业的繁荣。商业开始是保持历代相沿的市坊制 

度。唐代的市、由京城至郡府州县,都限于城内的一个固定区域,一般不过 

占两坊之地,四周设门墙,聚散有定时。 

      (市中商店必以类相从,聚集而成为同业商行街。)宋代的城市已没有 

这些限制,完全取消了市场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不但许多繁华的大街中 

有门面广阔的大商店,经常进行着大宗买卖,而且到处都有早市、夜市。形 

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商贩人,日日夜夜地进行着交易。 

     唐代都市中除普通商店外,还有一种资本雄厚、经营大宗贸易的中间商 

人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