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代是黄白术发展仅存余绪时期。北宋初黄白术仍盛行,太祖曾诏令〃伪作黄金者弃市〃。开封府曾捕得伪造黄金、白金王玄义等十二人,被流放海岛。太宗、真宗则视伪金、银为珍宝。当时黄白术不仅为道士所秘传,还为大臣、方士、锻工、文士等所掌握。称〃药金〃为鸦觜金、金宝牌、神霄宝轮、紫磨金等。又史载,这类〃白金〃,不仅皇室用于赏赐,民间还广泛用于贿赂、借贷、籴米赈贫等。但〃白金〃决非砷白铜(制取难度大,性不稳定,且易变黄),有人认为系铜镍合金的镍白铜,但是否为黄白术的另一产物,检索《道藏》尚未发现这类文献,尚待继续查证。宋代黄白术代表著作,有托名为《纯阳吕真人药石制》一卷,系黄白师专用本草学著作,共记载六十六种本草在黄白术中的作用。程了一著《丹房奥论》一卷共十六论,概括了黄白术制作的要点及过程。认为唐代伏火法,〃虽易制伏,惟难真死〃,所谓〃真死〃解释为〃不见其形,方为真死〃,可见〃死〃是一种特殊处理(用草煮制,再以火养)使原有形质分解,〃死去〃,从而获得新的形质。因而宋代文献中,便在〃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达到〃真死〃的方法和技术。又如南宋成书的《修炼大丹要旨》,乃黄白术丹方专集,亦屡见各种〃真死法〃。可见〃死〃是〃伏〃的发展,含义也更为广泛。迨及元明所纂的《庚道集》,系古代黄白术的大总结,其丹法之可考者,多为唐代,更多为宋代。该集以〃丹阳术〃为主,记载了不少〃伏砒法〃、〃死砒法〃之类炼制〃药银〃的技术。宋以后道教黄白术逐渐泯灭不传。
内丹内丹亦称〃还丹〃、〃金丹〃、〃内金丹〃、〃大丹〃,为道教重要的炼养方术。丹,原指用铅汞等矿物炼制而成的红色或丸状的药物,被认为服之能长生不死,羽化成仙。据称,道教信徒炼制这种理想中的长生不死药的过程,须经〃七返九还〃,最后复归于〃道之初始〃,故称〃还丹〃,《周易参同契》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①又此丹以金(实为铅、汞)为主要原料,故称〃金丹〃,并取〃金性不朽败〃之义,以喻还丹能令人永生不死。内丹,指在人体内炼成的长生不死药,其所需原料精、气、神,亦用外丹术语喻称铅汞,其炼制过程亦如外丹之经七返九还而复归本初之道,故亦称还丹、金丹。张伯端《金丹四百字》释云:〃以火(喻神)炼金(喻气),返本还源,谓之金丹也。〃②内丹炼养之道,渊源于先秦以来的行气、守一等术,是此类方术在实践和宗教化过程中发展成熟的产物。汉末魏伯阳宗古《龙虎经》,参合大易、黄老,撰《周易参同契》,隐晦而又系统地阐述了内外丹炼化之道,被尊为〃万古丹经之祖〃。该书明确区分还丹与其他炼养术,认为还丹之外的内视历藏法、阴道(房中术)、食气、步斗宿、祭祀等,皆〃悖逆失枢机〃、〃前却违黄老〃,属不堪得长生不死的旁门小法。
《周易参同契》奠定了中国传统内外丹学的理论基础。其炼化的主导思想,是糅合易、老哲学于一炉的天人合一论。认为炼丹应遵循自然界天地日月生成运转之法则,以乾坤(阴阳)二卦为本,逆自然之易,夺造化之功,由阴阳和合而返本归元,复归于虚无之道。就内丹而言,应先追究人生命之本元,所谓〃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元,元精云布,因气托初,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③虚无乃人生命之本元,精气神(魂魄)为人身之阴阳,炼丹之药物,取法乾坤二卦,〃乾动以直〃、〃坤静以翕〃,令气布精流,摄情归性,而归根返本,为结丹之要。具体修炼,则先〃筑垣城郭〃(摄情归性),固塞耳目口三宝,意守〃规中〃,〃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专心不二,渐臻身体强健,颜容润泽,阴邪辟而正阳立,内气周流于身中,〃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至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④对修炼中内气周流等体验,描述颇为真切;并运用卦象易理,对修炼中用意的火候法度和精、气、神生发变化的轨迹,作了相当详尽的阐述。后世内丹学逆炼归元的理论模式,及筑基、三关炼化等修炼法则,无不本于此书而发挥。
魏伯阳之后,从魏晋至南北朝,外丹与服气、服食等方术盛行,内丹之道似乎隐而不彰,大概只在民间秘传。至中唐,魏伯阳一系的内丹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玄宗朝道士张果、罗公远,修炼内丹被认为卓有成效。张果《太上九要心印妙经》,运用《阴符经》哲理,对内炼法则作了更为明晰的阐述。罗公远、叶静能注《真龙虎九仙经》所述的内丹法,有佛教密法影响之迹。但直到此时,道教界和社会上盛行的炼养之道,仍为外丹与服气,内丹相对沉寂。一类题为内丹的道书,如《道藏·太玄部》所收的《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其所言内丹,实际上是上清派的集神存想之道,与魏伯阳一系内丹不同,有些服气类道书中,也称服气为内丹。
魏伯阳一系内丹的盛行及其学说的发达,是晚唐以后的事。晚唐五代,大概由于盛行数百年之久的外丹服食成仙实验的多次失败,及服气一类炼养术的深化发展,加上佛学的刺激推动,〃会昌法难〃之后佛教的衰弱等外在原因,内丹开始盛行,呈总摄和取代道教的一切传统炼养方术之势。钟离权、吕洞宾、施肩吾、崔希范、彭晓、刘海蟾、陈抟、张无梦等一批内丹家活跃于山野民间,传法授徒,著书立说,掀起了一股〃内丹热〃,把魏伯阳一系的内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批内丹家的丹法皆渊源于钟离权。钟离权的内丹思想,直承《周易参同契》,依道教传统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以逆炼归元为结丹成仙之诀要。认为人生命之形成,亦如道、真气之造化天地,〃乾坤相索而生六气,六气交合而分五行,五行交合而生万物,〃⑤万物各〃阳中藏阴,其阴不消,乃曰真阴〃,〃阴中藏阳,其阳不灭,乃曰真阳〃。⑥人亦各以禀自父母真气的真阴真阳为性命之本,元阳真气藏于肾府,元阴真液源于心海,阳升阴降,气液传导,水火既济,推动人的生命活动。炼丹之士盗取了逆转生命之机,以真阴真阳为药物,摄心离境,保守性命之本不令耗散,始则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从守窍、静定入手,引出肾海中所藏元阳真气,〃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州,〃⑦认为必须严循法则度数,令精气沿任督二脉,运转于下中上三丹田中,阴阳顾恋和合,五气(五脏气)朝元,三华(元精、元气、元神)聚顶,凝成胎仙,返归虚无之道,〃阳神〃能从顶门上自由出入,从而生死自在,与道合真,获得永恒的仙寿。具体修炼,入手有少年、中年、老年之不同;修炼次第,分小、中、大〃三成〃法:小成法从炼形入手,按摩导引,坚固下田,得安乐延年之果;中成法肘后飞晶,还精补脑,得返老还童,留形住世之果;大成法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得脱质升仙之果。总之,从炼形入手,以精、气、神为药,依次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为基本的修炼路径。
晚唐以来,三教合流,成为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儒、道二家,都不能不受已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佛学尤其是禅宗之学的影响。钟离权一系的内丹学,也不能不以与禅宗融合为其发展的基本路线。内丹与禅,在修习的基本原则〃无念〃上,本来就多有相通,《钟吕传道集》就以佛家术语〃真空〃为修炼之要,有云:〃若以绝念无想,是为真念,真念是为真空,真空一境,乃朝真迁化而出昏衢超脱之渐也。〃⑧至钟离权的门人吕洞宾,更以禅、道融合为其内丹说的基本特质。据传吕曾参黄龙晦机禅师,此后对禅宗深为服膺,倡禅、道双融。其《敲爻歌》等总结内丹之纲宗为〃性命双修〃,修性谓明心见性,了彻禅宗所谓心源性海;修命指炼化精,气为内丹入手路径。单修性或单修命,皆失于偏颇,单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单修命不修性,〃恰如鉴容无宝镜〃,⑨只有性命双修,方为稳当。此所谓性命双修,实际上含有禅、内丹双修,或在内丹修炼的基础上参究禅宗的意味。
吕洞宾性命双修、禅道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