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觥薄C蠖林链耍溃骸霸槲弈堋薄U獯蟾攀侵冈椴簧平伞:笤槠鸨阉蚊鞯郏约喝础拔藿裕诰形闯⑷址锊患罢秸螅ǜ呈敢槎眩荒芨Ы又罱!蹦酥痢拔匆徽蕉堋保簧薄D铣浚舐嗜绱恕2恢刮弈埽鞘糠缰谷弧
  毛泽东在《袁粲传》开头批注说:“袁粲死节”。袁粲有名士风度,宋明帝死前,托袁粲为顾命大臣,拥立宋后废帝。萧道成杀后废帝,立宋明帝,又准备篡宋。当时袁粲任中书监,驻镇石头城(今南京清凉山),决意不事二姓,密谋进攻萧道成,事泄兵败。但他镇定自如,说:“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耳。”遂被杀。 
27。此种推论是错误的(读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七《孔靖传》)
  [原文]
  琇之有吏能,仕齐为吴令。有小儿,年十岁,偷刈邻家稻一束。琇之付狱案罪。或谏之,琇之曰:“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
  ——摘自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七《孔靖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此种推论,今犹有之。如曰一人小过勿治,众人皆将效尤。
  ──毛泽东读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七《孔靖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3页)
  [解析]
  孔琇之是南朝齐武帝时人。是宋武帝大臣扎靖的孙子。上面这段原文说他在当吴县县令时,不听人劝阻,把一个偷了邻家一捆稻子的10岁小孩送往衙狱治罪的事,其理由是:“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就这样,传记作者还称赞他“有吏能”呢,毛泽东显然不同意史传作者的这个观点,他用红铅笔在“有吏能”几字下画了一条粗重线,在天头上写了前面引的那几句批语。
  在毛泽东看来,孔琇之治小孩罪的“推论”是没有道理的。人是随着环境、条件乃至年龄生长的变化而变化的,环境、条件、年龄改变了,就不能排除这个小孩可以改正自己的偷窃行为。这就是他在读《后汉书》《陈寔传》写的批语里说的,“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如果像陈突那样,对这个小孩进行教育诱导,变好的可能性更大。好借古鉴今的毛泽东特别感叹和忧虑的是,这种形而上学看问题的“推论”方法,在我们的一部分干部中仍然存在。其表现就是:认为一个人犯了点小错误若不处理,大家就会效法他。毛泽东一贯主张: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志,应采取批评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目的还是为了使之改过自新。所以,他经常讲,我们不要学鲁迅《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不准人家革命。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得更明确:“人是要帮助的,没有犯错误的人要帮助,犯了错误的人更要帮助。人大概是没有不犯错误的,多多少少要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要帮助。只看,是消极的,要设立各种条件帮助他改。”因为,“对于革命来说,总是多一点人好。犯错误的人,除了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正如得过伤寒病的可以免疫一样,犯过错误的人,只要善于从错误中取得教训,也可以少犯错误。”
  毛泽东评点古人,联系实际,希望人们在对待人的问题上,要多点辩证法,少点形而上学。 
28。曹景宗“亦豪杰哉”(读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传》)
  [原文]
  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此邑邑使人气尽。”
  ——摘自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景宗亦豪杰哉
  ——毛泽东读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7页)
  [解析]
  曹景宗(457—508)是梁武帝时的开国名将。他骁勇善战,立有战功,但在治军和个人品德上却又不为人称道。毛泽东说他“亦豪杰”,是指其骁勇洒脱的个性和率兵破敌的战功。
  《曹景宗传》载:景宗幼善骑射,好打猎。有次随父亲出门,中途突然遇到数百个强盗围攻,他身上带有百余箭,百发百中射杀强盗,强盗吓得逃窜而去,“因以胆勇闻”。传里还说曹景宗“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穰苴即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大夫,“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死后有《司马穰苴兵法》传世。乐毅是战国时燕国名将。对这两处反映曹景宗的勇敢和抱负的记载,毛泽东较重视,逐字画有旁圈。
  《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记载,天监五年(506),曹景宗率兵与韦睿合力攻魏,解救徐州刺史昌义之,打了胜仗。毛泽东批道:“良将也,仅次于韦睿、裴邃。”韦、裴二人与曹景宗同时,都是梁朝名将。毛泽东时韦睿的军事才能有很高评价,说景宗仅次于他,评价也是不低。据曹景宗本传记载,曹在这次战斗中召募勇战兵士千余人,大败魏将杨大眼,配合韦睿力攻魏,“虏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山积,牛马驴骡不可称计”。
  《曹景宗传》载,徐州解围后,曹景宗班师回朝,梁武帝于华光殿开庆功宴会,众臣连句作诗,偏曹景宗不得韵,意色不平,启求赋诗。在梁武帝和众臣看来,曹景宗不过一介武夫而已,没有答应,梁武帝还说,你技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在一首诗上争胜呢?曹景宗仍然请求。这时只剩下“竟”、“病”二韵了,便给了他,他持笔拈须,很快作了一首:“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众人读后,“惊嗟竟日”。毛泽东
  对这首诗,逐字加了旁圈,对其文采颇为赏识。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在一次会上特意念了这首诗,称赞有加,用以说明文化不高的人也可以写出好诗。
  对本传里所述曹景宗的劣处,毛泽东也有批注。本传载,曹景宗随梁武帝起兵初,攻破一个县城,“景宗军士,皆桀黠无赖,御道左右莫非富室,抄掠财物,略夺子女,景宗不能禁。及武帝入顿西城,严中号令,然后稍息。”读至此,毛泽东批道:“曹孟德、徐世勣、郭雀儿、赵玄郎亦用此等人。”曹孟德即曹操,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说曹操用了盗坟的无赖兵士,“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徐世勣,即唐初大将李勣,《新唐书》本传说他纵人抢掠。郭雀儿即后周太祖郭威,新、旧《五代史》均说他起兵入汴京时,纵兵大掠。
  本传又载:“景宗在州,鬻货聚敛,于城南起宅,长堤以东,夏口以北,开街列门,东西数里。而部曲残横,人颇厌之。二年十月,魏攻司州,围刺史蔡道恭。城中负板而汲,景宗望关门不出,但耀军游猎而已。及司州城陷,为御史中丞任昉所奏。帝以功臣不问。征为右卫将军。”毛泽东读至此批道:“使贪使诈,梁武有焉。”这就从曹景宗的贪、诈中,看出梁武帝对部下养痈遗患的失误。
  总起来看,毛泽东认为曹景宗不失为豪杰之人,特别是他追求金戈铁马铿锵有力的人生风格。前面引述的那段原文就表明了曹景宗粗犷、豪放的性格和气概。本传载曹景宗“性躁动,不能沉默。出行常欲褰车帷幔,左右辄谏以位望隆重,人所具瞻,不宜然。”于是他说了一番他过去在乡里飞马拓弓,击鸱逐獐,饮血茹毛,从而“不觉老之将至”的人生作风。毛泽东对这段记载很感兴趣,在许多地方密密地加了旁圈,由衷的赞赏和同情,因而禁不住批道“景宗亦豪杰哉”。
  的确,曹景宗贵为公侯、刺史、将军,对标志权贵身份的繁文缛节和车马排场,不是刻意追求,而是十分蔑视,强烈向往叱咤风云、自由自在的生活,是难得的。他引起毛泽东的深深共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追求的人生方式,和他内在的豪迈狂放的性格。正像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毛泽东是个不愿束缚自己的个性去循规蹈矩的人。但是,建国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失去了行动的自由”,因为没有警卫部门的批准,他出不了中南海,不能像一般人那样逛街、游园等等,出门也是汽车、火车、飞机。这对一个在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