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无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伦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漠,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
  ——摘自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送陈毅同志一阅。“陈寔传”、“黄琼传”、“李固传”。送刘、周、邓、彭一阅。
  ──毛泽东1965年的一个批示(见张贻玖《毛泽东读史》第157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晋朝人阮籍反对刘邦,他从洛阳走到成皋,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我曾举了后汉人李固写给黄琼信中的几句话: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后两句,正是指我。我曾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读过这几句。人贵有自知之明。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赵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
  ——摘自毛泽东1966年7月8日致江青信
  [解析]
  黄琼(86—164)、李固(94—147)都是东汉人,以耿直方正,敢于以国事为重,忠言谏君著称,初皆为避召不仕的“处士”。东汉时,外戚、宦官相互倾轧,争相专权。顺帝永建二年,黄琼被举荐到朝廷做官,走到途中,却犹豫起来,于是称病不肯前往。经朝廷敦促,才继续向京城出发。在黄琼到达洛阳近郊的时候,素来仰墓黄琼名声的李固写了一封信给他,即毛泽东说的“李固给黄琼书”。这封信从两个方面启发开导黄琼,一方面批判了当时名士的孤傲,另一方面针对当时名士专靠声名而其实不符,以致容易被人攻击的缺点,对黄琼进行了规劝告诫。这就是我们前面引述的那段。后来黄琼做官后,经常上疏规劝顺帝,所提批评和建议,多被采纳。顺帝死后,黄琼不畏专权的外戚梁冀的势力,在众人附和桓帝拟褒崇梁冀的想法时,他坚决反对,举出前汉萧何、霍光等功臣为例,认为“赏必当功,爵不越位”,从而使桓帝接受了这个意见。临死前,黄琼还上书直谏,指出桓帝“即位以来,未有胜政。诸梁秉权,竖宦充朝”,这些人作威作福,使皇帝耳目闭塞,规劝桓帝须时时清醒明察。
  据《后汉书·李固传》载,李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他多次上书顺帝,规劝他慎重选用官员,为天下树立榜样。他说:“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犹叩树本,百枝皆动也。”汉质帝时,李固被任为宰相。他任职期间,“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梁冀猜专,每相忌疾。”质帝死后,李固建议立清河王刘蒜为嗣,梁冀不同意,罢了李固的职,立了自己的妹夫蠡吾侯,是为汉桓帝。季固后来被梁冀杀掉。
  毛泽东喜欢读《后汉书》里的《黄琼传》、《李固传》,首先是因为这两个主人公正直敢言的致仕之道。1965年,毛泽东把这两个传推荐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等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阅读,他们都在百忙中阅读了。许多高级干部听说后,也都找来阅读了。毛泽东推荐的用意,即或是为了在干部队伍中更好地树立正气。
  毛泽东最为欣赏的,当然是李固写给黄琼的信,特别是其中“‘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几句话。他在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上,曾读了这几句话,1966年7月8日给江青的信中,又写了这几句话,并解释说:“这后两句,正是指我。”看来,毛泽东是借这几句话来作自我剖析,这也是他给江青的信的一个基本内容。信中反复说到自己自信和不自信的问题,说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等,都使人从一个侧面体会到毛泽东在发动起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后的内在心态。这里面是相当复杂的,微妙的。有对文化大革命最终会搞成什么样子的思虑,也有谦虚,有对自我的清醒认识,总之,“人责有自知之明”。这大概是他读李固给黄琼的信体会最深的一点。
  1974年,毛泽东再次说到《黄琼传》里的李固给黄琼的信。
  这年11月12日,江青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让谢静宜当人大副委员长,迟群当教育部长,乔冠华当副总理,毛远新、迟群、谢静宜、金祖敏列席政治局,作为“接班人”来培养。毛泽东当天就在信上批示:“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些批评和劝诫,显然是针对江青竭力弄权,缺少“自知之明”。
  11月19日,江青又给毛泽东写信,说“自九大以后,我基本上是闲人,没有分配我什么工作,目前更甚。”显然,这是伸手要官。
  11月20日,毛泽东给江青写了封短信:江青:
  可读李固给黄琼书。就思想文章而论,都是一篇好文章。你的职务就是研究国内外动态,这已经是大任务了。此事我对你说了多次,不要说没有工作。此嘱。
  毛泽东七四,十一月二十日
  这封信对“李固给黄琼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就思想文章而论,都是一篇好文章。”他劝江青阅读,即是劝她应该“有自知之明”。
  毛泽东对这篇“好文章”的词句记得很熟。他读《新五代史》时,看到卷六《唐明宗本纪》里有一句话:“呜呼!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随即批注:“后汉李固之言。”“李固与黄琼书”中的原文是:“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 
14。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读范晔《后汉书》卷九十二《陈寔传》)
  [原文]
  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寔乃独吊焉。及后复诛党人,让感寔,故多所全宥。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颠归罪。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
  ——毛泽东读范晔《后汉书》卷九十二《陈寔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只古籍批语集》第133页)
  [解析]
  陈寔(104—187)是东汉末名士,当过县吏一类的官。党锢之祸发生时被牵连,不少人都逃掉,他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自请囚禁。党禁解后,他辟召不就。由此可见其为人。在乡里更是豁达公正。就像我们在前面引述的那段原文中所说的那样,群众中发生争执,都愿求他判定是非曲直,无不心服,乃至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毛泽东很欣赏这个人。1965年他把《后汉书》里的《陈寔传》推荐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阅读。
  至今流传的“梁上君子”这一成语,便出自《陈寔传》。毛泽东很赞成陈寔对待因饥荒到他家偷窃的人的分析:“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按:小偷)者是矣。”该传里还描述陈突鼓励这个请罪的小偷说:“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并赠给他两匹绢。从此这个县没再发生盗窃的事。这说明,人在一定条件下变坏,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变好。毛泽东由此画龙点睛似地指出:“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
  乡里劝化之风,是传统道德文化的组成部分,毛泽东生于乡间,对此风颇为称道。陈寔故事,恰印合了他的这种心理。 
15。要立这个志气(读《东观汉记·梁鸿》)
  [原文]
  (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