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艺术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的当推罗马。帕莱斯特里纳的这座命运女神圣所在这方面就表现得非常出 

色。此地位于罗马东面约百里之遥,远古以来就有一座供奉命运女神的祭台, 

但那只是山顶上的一个小建筑。公元前1世纪初,罗马统治者苏拉的老兵解 

甲归田时在此建一集中居住地,为谢神感恩而集巨资把整个山坡建成一座异 

常宏伟的圣坛,规模空前,甚至超过首都罗马的一些大工程。其遗迹直到中 

世纪时尚依稀可见,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家就曾来此作过考察并从中得到启 

发,但18世纪后却遭到较大破坏并完全被民房覆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此城遭轰炸,民房被毁而遗迹暴露,才重新得到发掘整理,现在学术界已公 

认这个圣所建筑群是罗马共和后期最大的一个建筑杰作。它依山在而建,层 

层台阶,廊廡、楼阁可说已把整个山丘作了彻底改造,可见其工程的浩大。 

它从山脚起就以对列的两梯道长廊导向第一平台,这一对长廊是封闭性的, 

以拱券作屋顶,两旁不开窗户,使登临者从隧道式的长廊走出时感到豁然开 

朗,而依次通往上面各层的中央台阶从第一平台直指山顶,气势浑宏,中轴 

线亦异常明显。它以这对长廊尽头交接处为整个建筑群中轴线的起点,由此 

各层建筑依次向广度横展,亦向高度进深,而各层中央阶梯即此中轴线的最 

好体现,但各层的立面设计又是争奇斗艳,变化丰富的,第一平台的立面以 

有较高檐部的柱廊组成,平台地面较窄,于是在左右两边柱廊的中央特辟一 

半圆形的凹厅,使柱廊平面既显开阔又有曲折起伏的气韵;第二平台地面亦 

较窄,但却不用柱廊而代以墙面和很深的壁龛 (等于很小的半圆形凹厅)的 

组合,两边各列5个壁龛,以拱为顶,两边夹以古典柱式的半柱,组成柱式 

与拱门的完美结合;第三平台地面非常宽阔,便用两端有山墙的柱廊环绕其 

左右两边及后边,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广场,前面完全敞开,由此可俯视整个 

原野;第四平台也是最后一个平台因已接近山顶,居整个建筑群的中央最高 

处,便把它设计为类似剧场那样的半圆形梯状坡面,坡顶留出余地盖一座和 

第三层柱廊规格相似但却呈半圆形的柱廊,既显居高临下之势,又和第三层 

有所呼应。第四层平台以后便是山顶,遂在原来建命运女神祭台之处盖一座 

圆形小庙。由此可见,整个圣所建筑群只有山顶的圆形小庙直接与供奉命运 

女神有关,其余绝大部分建筑,包括各层平台、廊屋、梯道等等,都主要为 


… Page 26…

游人聚会观赏服务。最妙的是,第四层台的半圆形坡面,有如剧场的观众席, 

但坐在这儿的游客面对的却不是剧场的舞台而是大自然本身,他们看到的是 

从眼前延伸于天际的无限美妙的景致,建筑群层层开阔延展于下,远处山川 

则拱卫于前。据说它的两边柱廊的檐角正好和远处两座山峰的尖顶相接,益 

见设计考虑的周到。这样中轴突出而又配合丰富的整体设计,在古代世界堪 

称独步。 

     帕莱斯特里纳的圣所建筑群是由谁设计,今已不可考,但从其地近罗马, 

又由罗马复员老兵组建的情况看,这些建筑家必属首都建筑工程界的精英。 

实际上,正是这座光秃秃的山坡为罗马建筑家们在白纸上画出最美篮图提供 

了较首都罗马更好的机会。因此,这个建筑群对罗马的平面设计和城市规划 

影响甚大。罗马统治者来此观摩的络绎不绝,苏拉而外,庞培和凯撒都来过 

这儿,建筑家慕名来学习的自然更多。自此以后,罗马建筑群平面设计强调 

中轴对称布局已成惯例,城市规划凡新建城市亦按此办理,旧城市的改造也 

遵循同样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当然首推罗马。由于在王政时代已自然形成了 

街道、广场等等,罗马城显得相当杂乱无章,改造起来相当困难,但从共和 

后期开始,市政当局已考虑了城市规划和改造的问题。苏拉之时,由于人口 

大增并且在内战中有较大破坏,旧城改造更为迫切。当时罗马统治者抓的重 

点是市中心的罗马广场,苏拉首先在广场西边最高处建了一座三层楼的庞大 

的档案馆,全用水泥结构,三层拱廊巍然矗立,正好对广场西端杂乱一片的 

建筑起整顿总括之效。到凯撒之时,更下决心全面整治广场,要把南北两边 

的两座大会堂和西边的元元院会议厅、萨冬神庙、协和神庙都从木构改为全 

用大理石新修的建筑。凯撒还觉得罗马广场已不够用,决定在其西北面建一 

以他为名的新广场,中央立一神庙,四周以柱廊环绕,为日后帝国时期建立 

一系列皇帝广场开了先例。所有这些广场当然都是标准的中轴线布局设计 

的,标志着罗马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建筑方面最后要着重提到的一点便是水泥的应用。在建筑史上,古代 

东方和希腊都曾尝试过近似水泥的沙土或三合土之类砌料,但因不知使用火 

山灰,都还不知天然水泥,而且这类三合土只用于地基和地下结构中,使用 

非常有限。罗马人由于发现了火山灰的妙用,遂使建筑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巨 

变。原来,在火山爆发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使火山灰经历了类似人工混凝土那 

样的物理化学反应,因而具有同样性能,用它拌合的灰浆干凝后与现代水泥 

并无二致,故有天然水泥之称。在古代世界,只有意大利可开采到适用的火 

山灰,特别是在维苏威火山附近的波佐利城的名为波佐兰纳的灰石,质轻而 

干凝后又非常坚硬,制成的水泥具有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从共和后期 

开始,水泥便大量用于各类公私建筑,例如蒂沃里的西比尔祭师庙、庞贝的 

浴场室大厅,帕莱斯特里纳的命运女神圣所,罗马广场的档案馆等等,都是 

以水泥建成,尤其是那个规模空前浩大的圣所使用水泥也最为彻底。此外, 

罗马牲口市场附近的台伯河畔,在公元前2世纪建成一系列大仓库,也全用 

水泥,它用水泥构筑的拱券屋顶库房极为牢固,又能防水,可说是充分发挥 

了水泥的妙用。使用水泥方法简易而费用经济,最适合于罗马这种拥有大量 

奴隶劳力的国家,而水泥所具有的较强的可塑性尤能适应圆形曲线结构,对 

罗马建筑爱用的拱券、穹隆圆顶和半圆形凹顶、耳室、圆形殿堂等有相得益 

彰的配合效果,更使罗马建筑如虎添翼,为其达到古代世界最高水平提供了 

物质与技术基础。 


… Page 27…

                          2。共和后期的雕刻艺术 



     在雕刻艺术方面,罗马在共和后期的进展也像建筑一样可谓丰富多彩。 

叙事浮雕和肖像雕刻是罗马艺术上的特殊贡献,而其基本的创作方向则是求 

真写实,这些都体现了罗马民族质朴务实的精神,在共和后期,这些特点都 

继续有所发扬,并且已提高到接近于其艺术的老师——希腊雕刻的水平。叙 

事浮雕之作,本来是仿效罗马土生土长的“凯旋画”的,现在则充分吸取了 

希腊古典浮雕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布局井然有序的优点,浮雕技法也有很大 

提高,因而时有接近希腊古典风格的佳作。与此同时,罗马雕刻家的队伍也 

有所扩大,除了罗马自己的艺术家外,还包括了被罗马政府或私人雇用而长 

期在罗马工作的希腊雕刻家,他们人数不少,有的就终身工作于罗马,甚至 

取得罗马公民身份。由于希腊这时已是罗马的一个省,两地交流异常密切, 

称这些希腊雕刻家为罗马艺术家亦无不可。他们共同组成了罗马雕刻艺术界 

的庞大队伍,由于这时帝国发展迅速,建筑工程众多,雕刻的需求量较前大 

增,因此这支队伍人数虽多却仍有供不应求之感。可贵的是,在叙事浮雕方 

面,他们在吸收希腊先进技艺的同时,仍继续保持了罗马固有的民族和地方 

特色,铺陈具体,细节确实,人物的神情气势不失罗马人的质朴与认真。这 

方面的一个典型作品可举多密图斯·阿亨诺巴尔布斯祭台浮雕,此物现藏巴 

黎卢孚博物馆。这些浮雕作于祭台栏板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