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2-0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讼,那张口就骂“丧家狗”而且还是“乏”的又怎么办?我真怀疑胡适这个书呆子到底了解不了解当时上海滩的文风。好在胡、罗对鲁迅的骂,未作任何反应(也许,是我没看到),这一点我很欣赏。文人骂来骂去,能骂出什么名堂?况且,文章乃天下之公器,它是用来说理的,不是用来骂人的。当年上海滩那种互扣帽子的文人口水战,乃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春秋无义战”。因此,胡、罗的骂而不还,在我看来,未必不是出于自信,同时也避免了无谓的纠缠。   
    1933年,人权运动已经过去若干年,很多事都尘埃落定,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但鲁迅的看法丝毫没变,谈到当年胡、罗的被打压,鲁迅的态度分明就是两个字:活该。当然,这不是鲁迅说出来的,而是我读鲁读出来的。是不是误读呢?那就让鲁迅自己的文字来说话:“看《红楼梦》,觉得贾府上是言论颇不自由的地方。焦大以奴才的身分,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主子深恶,奴才痛嫉,给他塞了一嘴马粪。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在这篇《言论自由的界限》(《伪自由书》)中,鲁迅运用的是传统《诗经》的“比兴”法,以上是“兴笔”,由焦大摇曳入题,下面才话归本旨:“三年前的新月社诸君子,不幸和焦大有了相类似的境遇。他们引经据典,对于党国有了点微词,虽然引的大抵是英国经典,但何尝有丝毫不利于党国的恶意,不过说:‘老爷,人家的衣服多么干净,您老人家的可有些儿脏,应该洗一洗罢了。’不料‘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来了一嘴马粪……”坦白地说,这段文字对奴才剖析之深,使我初读时爱不释手,它甚至影响了我对屈原的看法,深以为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才是鲁迅。那时自然也想不到与胡、罗对读。今天,鲁、胡、罗三人文字俱在我手,一巡读过,非其事也。还能说什么呢?似乎我只能说偏见比无(所)知距离真实更远。   
    距离更远的则是《王道诗话》(《伪自由书》),我索性就以此作为鲁迅批胡的终结吧。所以选它,缘由之一是它的特殊性。这篇署名“鲁迅”的文章,很奇怪,居然同时也被收入瞿秋白的集子中。也就是说,文章实际上是瞿写的,至于鲁为什么收入己书,恕我少闻,未详原委,但它足以表明一点,鲁迅对瞿的文章完全认同。上文说过,当年胡适把他和罗、梁二位的文字辑为一集,并为此作序,这就是《人权论集序》。序言最后,胡适自述情怀:“周栎园《书影》里有一则很有意味的故事:昔有鹦鹉飞集陀山。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今天正是大火的时候,我们骨头烧成灰终究是中国人,实在不忍袖手旁观。我们明知小小的翅膀上滴下的水点未必能救火,我们不过尽我们的一点微弱的力量,减少一点良心上的谴责而已。”这是一段令我感动的文字,而鲁/瞿文章恰恰就是针对这一点来表明自己对1929年“人权运动”的态度。文章也从那只鹦鹉开头,因为“‘人权论’是从鹦鹉开头的”。那么,到底如何看待当年的人权论呢?鲁/瞿一语了断:“鹦鹉会救火,人权可以粉饰一下反动的统治。”(按:这话听起来就像我们今天说的人权是霸权的粉饰一样)至于胡适之流不过是“中国的帮忙文人”,亦即鲁迅的“三帮”之一。例举了胡适“帮忙”的证据后,文章作诗四首给胡适定案,最后一首曰:“能言鹦鹉毒于蛇/滴水微功漫自夸/好向侯门卖廉耻/五千一掷未为奢。”   
    “刽子手”、“皂隶”、“奴才”、“焦大”、“帮忙”、“毒于蛇”、“ 卖廉耻”……这就是当年“新月”人权知识分子头上落下的罪名。今天,我读这些罪名,其好笑程度就像读当年创造社骂鲁迅“法西斯蒂”、“封建余孽”一样。原来文人做事就是这样成天骂来骂去?尤使我惕然的是,这些骂语我为什么这么熟悉?原来“文革”时,年龄虽小,但目之所充、耳之所灌,全是这些。不是有人要给“文革”语言溯源嘛?我看,只要顺着二十世纪左翼之藤往前摸,就会发现,越左骂得越厉害,越是大师骂得越精彩。中国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语言主要就是被以骂为务的左翼文人搞坏的,且流行深远(按:我本来用的是“流毒深远”,因为我想到了九十年代末某些“新左派”的詈骂;但,这个词似有骂相,我不想合流)。
  这篇文章从写作之始,我就一直在想,胡适等人的文字明明白白,哪怕就是在常识层面,都不会发生误判,至于那些骂名和胡适更是风马牛不相及。鲁迅这是怎么啦?现在我倾向于这样认为,对于胡适倡导的“人权”、“宪政”、“法治”等,鲁迅实在听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鲁迅从根底来说就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资源和兴趣,这从他的留学背景和读书背景可以看出。这样,他既和胡适处于矛盾的对立面——因两人解决中国问题的路径不同,也极易对胡适的言动产生误会,尤其胡适和当时的体制分分合合。而后者,鲁迅最为看不惯,所以,鲁迅毫不客气地施与投枪。   
    既如此,问题似乎就不在鲁而在胡了。胡不是没有问题。他批判国民党是“公开的、负责任的”,受到国民党的警告也是真实的,但鲁迅《言论自由的界限》中说胡适等人“有的顾问、有的教授、有的秘书、有的大学院长”也没错。仅就胡而言,他为国民党顾问过、大使过,甚至还一度动心总统过,最后也果然院长过。如果说自蒋介石得天下后,鲁迅和国民党根本不擦,胡适则和国民党既有过节,又有过从,并且最后越走越近。尤其瞿/鲁《王道诗话》中所引胡适的这句话“任何一个政府都应当有保护自己而镇压那些危害自己的运动的权利”,更是站不住脚,甚至连“权力”和“权利”都没分清以至用错,这个错误出在接受过美国宪政濡染的胡适身上,纯属不该。所以,我之不同意胡这句话就像不同意瞿/鲁骂胡为毒于蛇一样。   
    那么,胡适是否就毒于蛇?或者,胡适是否该骂?抑或,那些骂名真的适合胡适?不然。在写这篇文章时,接到我所尊敬的一位学兄(夏中义)从上海打来的电话,谈话之中,我曾抱憾言及胡适和国民党体制分分合合的问题,夏兄在电话那头只说了一句:这要慎重分析。我很认同这句话及其所包含的态度,并不能因为胡适与国民党有过分合,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和国民党是一家,甚至是主奴。这也太简单了。而事实本身却不那么简单,因此,慎重分析在此是必要的。   
    胡适从事中国政治,有个基本立足点,就是以法治解决问题,和平转移政权,反对暴力革命。早在国民党统一天下前,胡适就和北洋政府有过从,因而颇使当时的年轻学生失望。那时,蒋介石如果是革命的,胡适恰恰站在北洋那一边,属于反革命。其实胡适不是反革命,只是反暴力。比如,他反对北伐,主张南北两边召开和平会议。同样,国民党统一天下,他又站在国民党一边,反对反国民党的武装力量,这无疑又是反革命了。其实,他依然不是反革命,而是反暴力(如果革命仅仅意味着暴力的话,那么,胡适是可以说反革命的,其实不是反革命,用他自己的话叫“不革命主义”)。从表面来看,胡适好像最没骨气,不断更换主子。这一点,不仅为时人诟病,亦为今人诟病。但深入这个问题,我以为,胡适不断更换主子,就是不断承认现政权的合法性。承认现政权的合法性,就是反对推翻现政权的一切暴力行为。因为暴力行为必然导致生灵涂炭,而战争的灾难却又总是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并且,更令胡适不安的,是他认为凡是用暴力推翻的,结果还是暴力。正如他在《自由主义》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我很坦白地说,自由主义为了尊敬自由与容忍,当然反对暴力革命,与暴力革命必然引起来的暴力专制政治。”于是,在胡适身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吊诡,一边反现政府,一边又维护现政权。维护现政权,是出于反暴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