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浩云:滑音骨,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 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显然所谓滑稽,在我国古文中的含义,比幽默的含义要宽广得多。它不象我们现在 区分得这么清楚。我们现在随着中外思想的交流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已经可以区分幽 默、讽刺和滑稽的不同含义了。
从我们现在的观点看来,所谓幽默,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生活中的矛盾 和缺陷,引起了一种同情的苦笑,有时也会变成讥笑,但是,它并不等于讽刺。因为讽 刺的对象往往是相当严重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它所采取的只能是一种比较尖锐的批评。 至于现在人们公认为滑稽的含义,显然与幽默和讽刺都不大一样。现在人们所说的滑稽, 主要是指那种夸张的打浑,甚至于是粗野的逗趣。这同我国古书上所说的滑稽的含义, 广狭大有区别。以《史记》《滑稽列传》为例,就可以证明,我们的古人是把滑稽当做 一个大概念,它既包括了幽默,也包括了讽刺。
据《史记》《滑稽列传》载,齐国的淳于髡“滑稽多辩”,但是传中所举的例子都 属于幽默和讽谏,并非我们现时的滑稽所可比。同样,楚国的优孟、秦国的优旃也都不 是用滑稽的形式,而是用幽默和讽谏的形式,揭发和纠正了当时的错误。虽然,汉朝的 东方朔有一些表现近于滑稽,但是,他的主要事例仍然属于幽默和讽谏。
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实际上已有幽默的传统。如果说我们中国人不喜欢幽默, 那是没有根据的。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种幽默的传统没有 被充分发扬出来,因此,在人们的日常接触中,自然会觉得幽默感比较少,甚至于有许 多人过分板起脸孔,令人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善意地提出,希望大家在生活 中要有一点幽默,这大概不至于会遇到许多人的反对。特别是在劳动人民中,我们经常 会发现他们的幽默感是很强的。我们有许多工人和农民都具有爽朗而诙谐的性格,同他 们在一起往往能听到许多幽默的谈笑。留心采风的人,多多注意收集这类谈笑的资料, 就能更多地了解民情。古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宋代郑文宝,在《江表志》中叙述了一个故事。他说:“申渐高尝因曲宴,天久无 雨,烈祖曰:四郊之外,皆言雨足,惟都城百里之地亢旱何也?渐高云:雨怕抽税,不 敢入城。异日市征之令咸有减除。”在封建时代,苛捐杂税多得很,申渐高说出了“雨 怕抽税,不敢入城”这么一句话,充分表现了幽默和讽谏的内容;后来市征果然减少了, 更可以证明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实际意义的。
一般说来,幽默并不一定都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在我们的新社会中,任何问题都可 以直接提出,得到解决,没有必要采取那样曲折隐晦的形式。然而,无论如何,人们的 生活中总会有某些矛盾的现象,不免会叫人觉得可笑,因此,就不会没有一点幽默感。 总之,我们的生活本身,自然会带来种种幽默,也需要有一点幽默啊!
燕山夜话(五集) 他讽刺了你吗?
华君武同志的漫画《……遭灾》最近在《光明日报》副刊上发表了之后,有一位编 辑同志对我说,不久以前,他处理了一篇很长的稿子,恰恰是在办公室的电话上,给那 位青年作者要了态度,大概这幅漫画便是取材于此。我听了这些话,起先颇不在意。
不料隔了两天,另一位中年的作者竟然也以为漫画所讽刺的对象就是他,并且忿忿 不平地说:“文章写得太长了是事实,要说我掺水太多那可不一定。”啊呀!这真叫我 吃了一惊,不知如何对答才好。当时我只轻轻地反问了一句:“呵,他讽刺了你吗?”
我真不了解,为什么有的人如此神经过敏,以致变得非常脆弱,缺乏有则改之、无 则加勉的精神。这种人几乎经不起一点讽刺,哪怕是善意的规劝性的讽刺,也受不了。 其实,华君武同志的内部讽刺画充满着善意的规劝,这是大家所公认的。我同多数读者 一样,很喜欢他的漫画。因此,我对于前面那两位朋友的反应,大不以为然。当时我没 有想起什么话说,现在倒要说一说我的看法。
看到这幅内部讽刺画,我以为先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这是实质的问题; 至于说取材于何处,以谁为讽刺对象等等,就用不着详细考证了。无论自己是否有同样 的毛病,也无论漫画是否以自己为对象,唯一正确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除 此以外不应该采取任何别的态度,更不应该去查究他讽刺的是谁。因为,漫画的作者, 也和其他的作者一样,可以根据某一人物、某一现象的特点,也可以把许多人物、许多 现象的特点集中起来,构成漫画中的形象。如果你觉得他讽刺的就是你,那很好,你应 该虚心检查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果你觉得他讽刺的不是你,那也好,你也应该引 以为戒,勉励自己不要发生同样的毛病。但是,你千万不可因此抱怨,更不可怀恨。
相传唐代李邺侯写过一首咏杨柳的诗,被杨贵妃的从兄杨国忠看见,认为是讽刺他 身居宰相而不得人心,跑到唐明皇面前去控告。这个故事,载在唐代尉迟枢的《南楚新 闻中》中。据称:
“李泌赋诗讥杨国忠云:青青东门柳,岁晏心憔悴。国忠诉之明皇。上曰:赋杨者 讥卿,赋李者为联可乎?”这个李泌便是有名的李邺侯,他七岁能文,唐明皇召令供奉 东宫,后来封为邺侯,家藏图书极多,所谓“书城”、“邺架”都是他的典故。这首诗 流传不完全,只有这两句见于《邺侯家传》,不能认为这一定是讥讽杨国忠的。即便是 讥讽杨国忠的,这在当时也是属于规劝的性质。然而,杨国忠却因此怀恨在心,诉之于 唐明皇,欲加罪于李泌。稍明事理的人都知道这是无理取闹,所以唐明皇也不好支持杨 国忠的控告,只得解释说:“赋杨者讥卿,赋李者为联可乎?”
虽然这是非常陈旧的故事,我未曾见过有人与杨国忠一般见识的,不过,从这个例 子中,我们也可以领会得到,对待这类讽刺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了。
或者有人会说,现有谈论的这一幅漫画,用杨国忠的例子来做比喻不大确切。那末, 我们无妨再说一个知识分子的故事吧。这个故事仍然是发生在唐明皇的时代。据唐代高 择的《群居解颐》载:
“秘书监贺知章,有高名,告老归吴中。明皇嘉重之,每事优异。将行,泣涕。上 问:何所欲?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赐之归乡里之荣。上曰:为道之要莫如信, 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卿之子必信顺人也,宜名之乎!再拜而受命焉。久而语人曰: 上何谑我也。我是吴人,乃瓜下为子,岂非呼我儿瓜子耶?”
象贺知章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太多疑了。这位自号“四明狂客”的大文学家,生活 放诞不羁,往往饮酒作乐,歌哭无常,当时被列为“饮中八仙”之一。大概因为他平时 饮酒过度,酒精中毒,神经有些不正常,所以性情乘舛,疑心忒大。他要求唐明皇给他 的儿子起个名字,唐明皇以信孚中外的孚字为他儿子的名字,这本来是出于好意,他却 怀疑唐明皇讥刺他的儿子是瓜子。这不是神经过敏又是什么呢?
看来有一种多疑的人,不管你说什么话,他都有可能怀疑你是在讽刺他。对于这种 多疑的人,漫画是绝对看不得的,如果漫画上画的又是与他有关的题材,那就更不得了, 准保他会怀疑这漫画是讽刺他的。这一次华君武同志的漫画,引起了两位朋友的怀疑, 虽然是很偶然的,而且情况也不严重,可是,我想类似这样的事情恐怕不是个别的。因 此,愿意借此机会提请朋友们共同注意,对漫画要采取正确的看法,不要处创从个人立 场出发,动不动就发生怀疑,那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燕山夜话(五集) 马后炮
现时爱下象棋的人很多,象棋中的用语也就往往变成人们日常的口头用语了。“马 后炮”便是属于这种日常的口头用语之一。有几位读者来信问道:马后炮怎么会变成了 口头语呢?马后炮的原意究竟是什么?现在我们说的马后炮与它的原意是相符的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人们口头上常说的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