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飘于宇宙之中的道理。但它忽视了众星间的联系及其运行规律,因而受到怀
疑,也就难为人们所接受。《周髀算经》是西汉盖天说的代表作,书中指出:
半圆形的天,拱形的大地,日月星辰附着天而平转,因此不能转到地的下面
去,等等。这一学说被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事实所否定,也难以持久。而浑
天说在西汉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扬雄等人都
为其作出了贡献。浑天说认为:天体的基本结构是,天像鸡蛋壳,地像蛋黄,
天大地小,地在天内;天表里都有水,天地都浮在水上,靠水而运动;天不
下坠,是由于中间有气,地不下坠,是由于水的悬浮。浑天说的出现给盖天
说以致命的打击。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则是浑天说的集大成者。
④张衡的天文学成就
张衡(公元78—139年),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字平之,南
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人。年轻时他常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
地区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情风俗以及社会经济情况,随后又到过都城洛阳
求学。公元100年,他开始担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在南阳的这段时间里,
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二京赋》,并对哲学、数学、天文进行了研究,一时
间声名鹊起。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他被朝廷召到洛阳,担任郎
中与尚书侍郎。自公元115年起,又两度担任太史令,时间长达14年。在此
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了广泛地科学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
在天文学上功勋卓著。
张衡是浑天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天像鸡蛋壳,地如鸡蛋黄,地在天中;
天地乘气而立,因水而浮;天体每天绕地球旋转一周,总是半见于地平之上,
半隐于地平之下,等等。这些论述,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天与地的关系。他还
认为,浑圆的天体并不是宇宙的边界,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在
《灵宪》中,他用朴素的、变化发展的辩证思想来解答天、地的起源和演化
问题。他认为;天地曾合一,未分时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
重者下沉凝结为地;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二者相互作用而创造万物;星辰
则是由地溢出的气凝聚而成。他还用距离的远近变化来解释行星运行的快
慢,提出五星视运动的重要理论,这些观点在当时具有相当重要的进步意义。
张衡不但在理论上倡导浑天说,而且注重实践。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 Page 17…
亲自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即水运浑象)。候风地动仪制成于公元132
年,是世界最早测验地震的仪器。浑天仪为西汉耿寿昌发明,张衡对它进行
了改进。他以一个直径约165厘米的空心铜球表示天球,上画二十八宿,中
外星官及互成24度交角的黄、赤道等。紧附在球外所有地平圈和子午圈,天
球半露在地平圈之上,半隐于地平圈之下,天轴则支架在子午圈上,天球可
绕轴转动。他采用齿轮系统使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就自动
地、近似准确地把天象演示出来。这项创造是唐、宋进一步改进水运浑象的
先声。
张衡还对许多天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他基本掌握了月食的原理,认为
月食是由于地球的影子遮掩了月亮而引起的自然现象。他测出日、月的视直
365。25
径为 度(约为0。5度)同日月平均角直径31 ′59 ″26和31 ′5 ″2
730
相差不多。他还认为,早中晚的太阳都一样大,视觉上的大小只是光学作用
而已;由暗处看明处太阳则显大。
张衡还批判了当时的《四分历》之争。他认为,历法的改革与否,不应
以是否合乎图谶为标准,而应以天文观测的结果为依据。最终使妄图用唯心
主义的图谶之学来附会历法的作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唯物论战胜了唯心论。
张衡不仅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还是优秀的地理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和
画家,一生著作颇丰,对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
的贡献。
(2)魏晋南北朝的天文历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文历法的研究异常活跃,涌现出大量的学术著作。
根据实际观测,科学家们对前代的天体运动理论进行了修正,使之发展到一
个新的水平。同时,发现了闰周的变化、岁差和日行迟疾,以及旧历中的种
种重大进展等等,大大充实了我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的内容。这些成绩的取得,
有力地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
时期。
①天体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探索宇宙理论的一个活跃时期,围绕着盖天、浑天、
昼夜之说,逐渐形成了安天论、穹天论、昕天论等理论。东晋虞喜针对“忧
天坠”的思想,写成了“安天论”,在昼夜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天论”。
大意是说天极高,地极厚,天上地下,天地静止不动,日月星辰在其间运行,
不全部附在天上,天地形状一致,方则同方,圆也同圆。这一学说与昼夜说
基本相同,只是认为地极厚,与天形状相同。地极厚和天地静止的说法都是
错误的。因此影响不大,但是它关于宇宙无限和天地万物皆有自身运动规律
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虞喜的族祖虞耸在《穹天论》中提出了“穹天说”,认为:地在海中,
海与天接,天穹像半个扣着的鸡蛋壳,中间充满元气,使天不沉没于海中。
它基本上沿袭了“盖天说”。但又混合了“浑天说”;它采用盖天说的数值
来修正浑天说日行水中的理论。说明他对气体的性质有着一定的认识。
孙吴时的姚信在《昕天论》中提出“昕天论”。主要内容是把人与天相
比,认为人与天的结构大体相同,天南面低于地下,北面偏高。冬至时天南
移则天冷,极降低,日行地中深,昼短夜长;夏至时天北移,日距人近,与
南气相接而暖,北极上升使日行地中线。夜短天长。这一理论纯粹是唯心的
… Page 18…
谬说,毫无科学意义,因而得不到流传。
②岁差和大气消光现象
由于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部分的吸引,导致地球自转轴的方向
发生变化,从而使冬至点在恒星间的位置逐年西移,每年的移动值就叫做岁
差,即二至、二分点的移动而引起的每年长短之差。
起初人们不知有岁差的存在,认为二至、二分点是固定的,但在制历的
实际测量中,冬至点的移动是早已被测出,而且人们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对冬
至点位置的认识。直到东晋虞喜发现岁差之后,人们才从理论上认识了这个
问题。
大约在公元330年,虞喜通过同一时节星辰出没时刻与古代记录的比
较,发现恒星提前出没,这表明二至、二分点已向西移动。由此得出:太阳
周年视运动一周天,并非就是冬至一周岁。即太阳一周天与二至一复的时间
并不相同。他根据历史记录进行计算,提出每50年向西移动4度的岁差值《
较准确值应该是70。6年差一度》,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对岁差规律揭示,无
疑是天文学的重大发现和创新。虽然数值差距较大。但为后人的深入研究奠
定了基础。南朝何承天对岁差也进行了研究,得出100年差1度的结论。刘
宋的祖冲之首次将岁差的存在应用到历法的编制中,极大地提高了历法的推
算精度,并形成常例,以后岁差值越来越精确。
东晋时的姜岌首先发现了蒙气差的存在。蒙气差主要是地球大气层对天
体光线的折射所引发的视觉差,姜岌通过长期观测,认为天体视亮度的变化
是由于“游气”的影响,在地平线附近时影响大,在天顶附近时影响小,这
同现代大气消光的理论颇为相似,但他对为什么蒙气(即游气)会产生视差
则不甚了解。虽然如此,这也算是人类认识的一大进步了,比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