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具有前后2室;有的是中心柱式的;在建筑与装饰上更为精湛,壁画、
雕像、装饰的花纹不仅布满洞窟,而且手法更完美,主佛像与其他的佛像比
例得当,使窟内空间更为开阔,其建筑技术和雕刻技术都有创新。公元5世
纪末开凿的云冈9号、10号窟是前后平面开间型的,石窟外部前室的正面雕
两个大柱,形成3开间形式。6世纪前期开凿的麦积山石窟和稍后开凿的南
北响堂山石窟、天龙山石窟中,多在洞的前部开凿了具有列柱的前廊,其外
貌呈木构殿廊的形式,窟内使用复斗形天花,忠实地表现了木构建筑的式样,
使石窟这一外来建筑形式更加中国化了。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13公里处伊河西岸的龙门山上,开凿于北魏太和十
八年 (公元494年)。后经、隋、唐、宋代作了续建,历时400多年。现存
窟龛2102个,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多座。以古阳洞、莲花洞、奉先寺等
洞最为有名,窟顶为庑殿式,多用鸱尾和“金翅鸟”作脊饰,也出现了歇山
式。
魏晋、南北朝最后阶段的作品是天龙山16号窟,成于公元560年。其前
廊面阔3间。列柱为8角形、柱础雕刻莲花瓣,柱子比例瘦长,收分显著。
柱上的护斗以及阑额上的斗拱比例恰当,卷杀十分准确。廊的高度、宽度和
廊子与后面的窟门的比例也相当合理。使这种外来的宗教建筑,在中国得到
全面的发展,为世界创造并留下了宝贵的建筑技术遗产。
3。古印度建筑
古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古代世界文明发达的地区之一。从文化体系上来
分析,南亚的印度文化是东方文化体系的重要系统之一。是佛教、婆罗门教、
耆那教的发祥地,因此古印度的文化及建筑都具有强烈的宗教络印。在世界
古代后期,佛教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主要类型有:窣堵波、石窟、佛祖塔
等。另外,古印度兴建的阿育王宫殿及其石柱雕刻,也都具有典型的特色。
对中国、日本、朝鲜宗教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印度旱期佛教石窟建筑的发展
印度早期佛寺建筑多为木结构的茅棚(又称精舍),到孔雀王朝阿育王
(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石窟建筑发展迅速,逐渐取代了木结
构的佛寺建筑。石窟分为两种:一种是举行宗教仪式的支提窟,为佛殿和讲
经的堂式建筑,又称为昆河罗,是僧徒拜佛的圣所。这种石窟建筑的主体为
长方形拱顶殿堂,殿内正中设一窣堵波,内藏佛骨。除入口处外,沿内墙有
… Page 111…
一排柱子。另一种石窟称精舍,为僧房,以一个方形大厅为核心,厅中央有
一佛堂,三面凿有方形小室,为僧侣们静修之所,第四面为入口,设有门廊。
大多数的石窟都建有佛殿、僧房,两者相邻,既方便僧侣们的生活,又利于
他们从事佛事活动。分布在印度德干西部长莱一带的石窟是同类建筑的代
表。石窟全部深入在岩石中,通过一矩形的门进出。朝拜厅为矩形,后殿里
有小型的窣堵波。洞窟两边的山壁上,凿出一系列小间,供僧侣们使用。朝
拜厅的顶部采用木质肋拱结构,制成筒形拱顶。在设计上比早期的更精致,
雕塑内容上也比以前更丰富。其中尤以埃洛拉和阿旃陀遗迹为代表。随着印
度佛教影响的扩大,这样的石窟佛教建筑遍布各地,并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
朝鲜、日本,对这些国家的宗教建筑也有极大的影响。
其实,那时印度耆那教也有洞窟寺院,但远不如佛教的复杂,一般为单
独的建筑,在建筑风格上也无多大进展。
在石窟建筑发展的初期,雕塑就成为主体建筑的组成部分,基本布置在
窣堵波的门楼、栏杆、朝拜厅的入口处。公元2世纪后,在阿马拉瓦蒂、德
干一带的洞窟中,石雕开始大量涌现。早期的雕塑品中没有佛陀偶像,一般
用特定的象征物所代替。耆那教的马土腊派利用当地的美丽江砂岩,以耆那
为原型,雕出了第一尊佛陀偶像。这就为宗教雕塑艺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窣堵波与石柱雕刻技术
窣堵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佛教建筑,在中国被称为佛塔,是埋葬佛骨(又
称佛舍利)和遗物的半球形建筑,因为建筑在一件神圣的遗物上,所以成为
佛教信徒崇拜的圣所。这种建筑最早出现在阿育王时代(约公元前273—232
年),相传阿育王曾修建了8万4千个。窣堵波基本上由基坛,覆钵、平台、
伞盖四个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物。现存最大的窣堵波为桑吉(又译作桑奇、
山奇、商质等)大塔。在中央邦搏帕尔城东北约45公里处,约建于公元前
250年。半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下为直径36。6米,高43米的鼓形
基座。半球体用砖砌成,红色砂岩饰面,顶上有一圈正方形石栏杆,中间有
一座名叫佛邸的亭子。窣堵波周围树有石栏杆,四面正中设门,门高10米。
立柱间用插榫法横排3条石枋,断面呈橄榄形,门形如牌枋。门上布满深浮
雕,轮廓上装饰圆雕,题材多是佛祖本生的故事,为古代印度雕刻佳作。立
柱的柱头上雕有药叉女神,充满青春活力和世俗气息,表现了桑吉艺术家和
人民对世俗生活的热爱。从公元2世纪起,窣堵波的基座逐步增高,相轮(法
轮)加至3个。到公元1至2世纪时,犍陀罗贵霜王朝的窣堵波下部承以方
形基座,原来覆钵下的台座发展为3至4层的塔身,上部法轮增加到11个,
因而整个形体变得瘦而高,这与阿育王时的窣堵波相比,形体上发生了巨大
的改变。此外,印度早期佛教建筑中还有一种被称为支提(或制多)的小祠
庙,内部安放窣堵波,作为礼拜和供养对象。这种支提在孔雀五朝末期发展
为前方后圆的纵长平面状,还有前后二个室的,用走道相连接。在犍陀罗时
代时的支提,则呈平面方形、上加圆顶、内提佛象,形状极似单屈小塔。到
了3世纪时,印度还出现了与婆罗门教的天祠相类似的密檐塔,平面呈方形
或亚字形。中国唐代高僧玄奖的《大唐西城记》把这种密檐塔称为大精舍。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的这种建筑技术也传入中国,汉、魏时期这种印度
式的建筑迅速发展起来,造了许多塔。塔内虽然藏放舍利,但在功能、结构
和形式上,融进了传统的中国建筑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楼阁式木塔。
塔内除供奉佛像外,还可以登高远眺,原有的窣堵波被缩小,并且置于塔顶
… Page 112…
之上,称为刹。既保留了宗教意义,又具有装饰作用。而支提和大精舍式的
佛塔建筑,被中国创造性地发展成为单层和密檐式的塔。
古印度有一座著名华氏城,始建于公元前5至6世纪,到前4世纪时,
已发展建设成印度最大的城市,其长为9。5公里,宽1。75公里,建有几百座
城楼及64座城门。阿育王执政后,对华氏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在城中建
造了雄伟壮观的宫殿。它的豪华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倍受求学、考查的外国
人的赞誉。如中国晋代的名僧法显,在《法显传》中写道:“巴连茀邑(即
华氏城)是阿育王所治,城中王宫殿,皆使鬼神作,累石起墙阙,雕文刻镂,
非世所造。”这位见多识广的中国高僧盛赞华氏城的宫殿简直是鬼神所做,
足见其建造技术已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但是对后世建筑产生巨大影
响的还是这一时期的石柱雕刻。阿育王时期雕刻的石柱遍布印度各地,石柱
一般高15米,上面刻有铭文,记述阿育王的军功,并且宣扬达摩的诏谕。柱
头上的雕刻更引人注目,具有波斯、希腊艺术的特征。最典型的当属贝尔勒
斯城外佛陀初转法轮处的鹿野苑狮形柱。柱头分3层,上层雕刻4只蹲着呈
怒吼状的雄狮,以象征王权的威严;中层刻着4个法轮以及马牛象虎4兽,
寓意着佛教法轮常转,象征前进不息;下层为钟形垂莲,代表佛教,象征美、
力量、光明、神圣、吉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