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施工时,沿着渠线先打多眼竖井,以增加施工的工作面,加快施工的进
度,并且保证施工的安全。这种施工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渠线和选准竖井的
… Page 63…
位置。经过10多年的开凿,长达5,000多米的隧道完全贯通,整个渠道才
得以完成。这一隧道施工技术无疑是水利史和工程史上的一项创举。由于井
渠可以减少渠水的蒸发,则井渠法很快就推广到了甘肃、新疆一带的干旱地
区,这种方法正是新疆独特的水利工程“坎儿井”的前身。
汉武帝元鼎6年 (公元前111年),右内史倪宽主持开凿了六辅渠。六
辅渠在郑国渠上游南岸 (在今泾阳、三原县境内),有6条渠道,以灌溉郑
国渠水达不到的土地。汉武帝太始2年(公元前95年),在赵中大夫白公的
提议下,汉武帝派人开凿了白渠。该渠引泾水沟通漆沮水,然后注入渭水,
渠全长100多公里,能灌溉田地45万亩以上,一时形成了“举臿为云、决渠
①
为雨,且灌且喜,长我禾黍”的壮观场面,使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进一
步发展。因该渠是在白公提议下修筑的,故名白渠。它的作用重大,其地位
甚致超过了郑国渠。
灵轵渠自周至县灵轵原下起,向东北注入渭水,全长约25公里,灌溉农
田数十万亩。成国渠自眉县引渭水向东,沟通渭水支流杜水,再向东经咸阳
东北又回注入渭水,可灌农田百万亩。■渠引渭水支流■水进行灌溉,全长
10余公里,灌田上万亩;其位置在今扶凤、武功县境内。
上述这些渠道在关中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灌溉网,大大促进了关中地
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3)汉长安城供水工程
汉代长安城,是一座规模很大的都城,城墙的周长达25公里。城北建在
今西安城北5公里的一块高地之上,但城内水质欠佳,饮用水源不足,给城
市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元狩3年 (公元前120年)
在京都长安城近郊修建了昆明池。此池地处长安城西南,周长20公里,引洨
水供宫庭园林及居民生活用水,并接济航运交通的漕渠,并形成了由水库、
坝、闸、渠道和堤防等水工建筑组成的供水系统,兼具蓄、引、排的功能。
从此,中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城市供水工程。隋、唐建大兴——长安城时以
此为借鉴,在城市供水工程的建筑上取得了举世睹目的成就。
(4)汉代其它地区的水利事业
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水利事业开始兴盛。特别是汉水支流唐白河流域
最为发达。该地区属南阳盆地,沃野千里。西汉中期已有曾规陂池水利工程,
后期又有很大发展,在当时南阳太守领导下,建成水渠数十处,灌溉面积达
200多万亩。其中六门堨(又称六门陂)最有名。该项工程在今河南邓州市
西,兴建于公元前34年。开始只有3个水门,公元5年扩建为6个石水门,
故称六门堨,可灌溉田地50万亩。该工程曾一度荒废,晋时杜预和刘宋时刘
秀之又对其进行修复使用。汉水上游的汉中地区还有山河堰水利工程和陂池
蓄水灌溉工程。除汉水流域外,长江流域的都江堰工程也得到扩建。赣水流
域的南昌一带修建了许多塘池,下游扬州一带兴建陂湖,灌田200万亩。这
是扬州五塘的前身。云南滇池一带在西汉末年也开始兴修水利。益州太守文
齐发动人民造陂池,灌田20余万亩。同一时期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也十分发
达,尤以鸿隙陂最有名。鸿隙陂位于淮河与汝水之间的息县,上游连淮水,
下游与淮水支流慎水相通,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蓄水灌溉工程。成帝时被
毁,东汉初年许扬带人修复,灌田逾百万亩。但到北魏时,作用明显降低。
① 《汉书·沟洫志》。
… Page 64…
另外,淮水与汝水之间的陂塘已达17处。这些灌溉工程的造式大多数和南阳
地区相类似,大小陂塘与灌溉渠道相互串联,形成了一个分布广泛的灌溉网。
下游一带有张禹在今邱县一带修复的蒲阳陂;王景在庐江修复的芍陂等。其
中以汉武帝时的成就最为突出。
在河南汝南地区和安徽寿县地区的引淮灌溉工程,其灌溉面积已超过
500万亩;山东西部地区的引文灌溉工程,沟渠纵横交错,灌溉面积达 100
万亩,并使这一地区的自然景观大大优化,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在今内蒙古
河套一带、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和山西引黄河和汾水的灌溉工程,也使黄河流
域水浇田的面积空前增多。其中,宁夏平原一带的引黄灌溉,在秦代水利设
施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完整的灌溉系统,使这一地区变为河渠纵横,田畴青
翠的沃野,荒凉的宁夏平原开始成为塞外江南。至于其他地区的小型渠道和
山区的蓄水陂塘,更是不胜枚举。东南沿海地区为防范海潮侵袭而修筑的海
塘工程也开始出现。总之,汉武帝时兴修的水利工程确实是空前的,无论是
从规模、数量,还是在技术、功效上,都是有口皆碑的。这为后世农田水利
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汉代的治黄工程
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泛滥成灾,给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
坏。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示对黄河的治理。
公元前129年,黄河再一次在瓠子口 (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堤,汹涌的
黄河水一下子吞没了黄淮之间的大片土地,使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汪洋,上
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汉武帝元封2年 (前109年),朝廷调集了十几
万人投入了大规模的治黄工作。经过半年多的苦战,总算堵住了决口。随后,
汉武帝又派人加固了几百里的堤防,使大片黄泛区恢复了生产。
公元69年,东汉水利名臣王京(约公元25—约85年)带领数十万民工
开始治理黄河,这项工程包括修筑和加固自河南荥阳到黄河入海口山东千乘
(今山东高青县北)500多公里的黄河大堤,同时开凿汴渠(秦汉之际的鸿
沟在荥阳从黄河分出到开封的一段)的新引水口,截弯取直,疏浚河道,加
固堤防,兴建水门,使河汴分流,汴渠因而得治,结束了从西汉平帝(公元
1—5年)时黄河决口造成的长达60多年的水害。这项工程的完成,稳定了
黄河的河床,使新黄河分洪路线相对变直,成为黄河下游距海最近的一条河
道,水流挟沙能力随之加强。在此后的900年里黄河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决堤
改道现象,这的确是个跨世纪的贡献。
汉代对于治黄技术理论的研究也有发展。如王莽时期,水工张戎(生萃
年不详)根据实测得出黄河“一石水而六斗泥”,这一比率与近年观测数据
大致相同。他主张利用水势冲刷河床,使河床不致升高太快而造成泛滥。其
它有价值的观点如:分疏说、滞洪说、水力刷沙说、改道说、筑堤说,纷纷
涌现,对后世治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6)汉代的钱塘江海塘
东汉前期,原有水利工程的修复和扩建及新的水利工程的出现,使水利
事业再次活跃起来。如公元42年修复河南汝南的鸿郤陂,使灌溉面积增加
10万亩以上;公元83年王景修复了荒废多年的著名水利工程芍陂等。
顺帝永和5年 (公元140年),会稽郡太守马臻主持修筑江南最古老的
大型蓄水灌溉工程——鉴湖,成为东汉水利工程兴盛的一大标志。鉴湖在今
浙江绍兴境内。这一地区北靠钱塘江湾 (即杭州湾),南邻西平山脉和化山
… Page 65…
山脉,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并出现由山脉到湖泊、到平原、到大海的台阶式
地貌,河流也就沿着这一地势自南向北流贯,分别注入曹娥江、浦阳江,然
后入海。而曹、浦二江都是潮汐河流,在历史上由于未修海塘、江塘,钱塘
大潮由此倒灌,造成这一带的严重内涝;平原北部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