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存在二法。于同一觉识由于无明杂染故,境相法和识相法二种,吾等亦随行法称论师之论说。西藏多数学者乐许随行于分别说部,彼唯止于无知事势比量力之理论。
庚二·比量果,分为二:
辛一·义理之宗派:
【火之自性为所量,由烟而生遣余识,‘是量’彼了悟谓果。是诸善巧之旨趣。】遣余方式误认火之义自相是‘所量’。从烟之因相了知,彼火之觉识是‘量’,由‘烟之因相’了知‘火之自相’,比量之名言,是‘量之果’。
辛二·唯识宗主张:
有一说,果因相应非有。现见山有烟之时,若位于后山,则为二种情况:若有火则是无识之境故转成色法。若无火则观待于烟因相,转成邪智。倘若现时虽无火亦于烟显现火相之识,尔后士夫达于现场产生火之现相,当转成‘烟为因’和‘火为果’故。因果相反为非有,彼故若谓唯识宗之果因相应非有量果?
【火现相习气心要,产生烟相之习气,彼故谓无欺士夫,是比量善巧旨趣。】现烟相之觉识,随系于彼现火因之习气心要中,刹那间转成他体故,明知习气之觉醒者,能燃着作义之火现相,比测能产生比量识,彼无欺士夫瑜珈行者之证成比量,释迦慧等论师主张:若比测外界之火,是现时时态,若以心比测火则是未来时态,若无障碍则二者相似无欺性。彼故能显现火相之觉识,从彼识而生故,谓烟现相之觉识从火相而生之诠说,而非从实火故。谓比测因法是果因相。自宗之主张,释量论云:‘彼亦现烟觉,明醒习气者,现为火觉性,了知非火性,心续彼堪能,习气为心要,现烟觉明显,故从火生烟,智者有此说。’
第十章 详析自利比量
戊二·叙述比量
【比量分二相自利,由因三式显现义。】比量分二相:
己一·自利
己二·他利
己一·自利
自利比量是真实比量,抉择自利比量分确定
庚一·定义
庚二·彼之自性二者
庚一·定义:
由因三式了解所量之觉识,亦比量之定义。不需要遮反定义,以比量无否定之义故。
庚二·决定彼之自性有二:
辛一·如何了解因相
辛二·了解彼之所立
辛一:如何了解因相又分为二:
壬一:认识因相之观待实事
壬二:详析观待之因相
壬一·观待实事:
癸一:第一因式之观待实事…‘宗’
癸二:随行式随遮式之观待实事…同品与异品
癸三:设立彼诸观察实事应理
癸一·第一因式之观待实事…宗亦分为三:
子一·思维所比量之声义总相
子二·决定适时之义为别相
子一·思维所比量之声义总相亦分为三:
丑一·认识比量之声…所取境
丑二·决定摄入何种时机
丑三·如何趣知声之定义
丑一·认识比量之声…所取境
【法与有法之聚体,诠述宗谓是真名,彼若唯取一支故,任二支分属假名。】从因明论:‘宗’、‘所立’、‘所比量’皆是同义异名。彼诸所取境亦分为三:‘欲知有法’、‘所立法’二者摄属假名,彼诸之聚义摄属真名。陈那论师云:‘因相所立是聚义,故法与有法二者,非主要属一方是安立所立性’,欲知有法趣入‘宗’。
法称论师谓:‘宗即有法’、‘所比量’,谓具有差别相之欲知有法,谓所立唯同品有之说法。‘法’亦摄入‘宗’。‘因相随行于所立,若无所立则无因。’‘聚义’亦诠说所立,故谓‘宗’之辞。虽相续心亦无生效能谓之。除彼诸外,不摄属其余,决定宗之声义,是共称量故。
丑二·决定摄入何种时机,然则谓‘宗’法之叙说
归属‘有法’之法,或‘所立法’之法,或是二者‘聚义’之法,当成错乱?云:不成错乱,所有名声适当时机能了知各个义之故。彼‘宗’亦摄属所比量等名声之际有三:抉择‘因相之定义’之际摄属‘欲知有法’。抉择遍相之际,摄属‘所立法’。抉择‘真实所立’之际摄属‘聚义’故无错乱。如孙陀巴之名声。抉择因相之定义有一说:因总相之定义:‘因三式’能决定名相、因相之相属关系。故非抉择于第一因式,因相之声无‘唯独第一因式’之近因故。谓之说法?云:不应理?理由是‘遍相之定义’亦摄入‘因相之定义’转成错乱。
故抉择‘因相定义’之际是第一因式,若成立彼第一因式,则成立因支,若不成立‘第一因式’,则不成立‘因相之定义’谓之接近于共许,此是抉择第一因式故。是接近于趣知‘欲知有法’谓宗之声。彼三者亦各具有三种时际:抉择定义与名相之相属之际。定义之实体作觉明之际。具定义之名相作名言之际,彼诸以喻解说易于了知。如是存在九聚因之二种假立第一种情况摄属假借名。其后二种诠说自名…能系念前时之假立名,不观待重新假立名之故。谓之说法亦未必定如是,若是共许比量力之际,则无论如何皆了知故,从大部量论如理阐述之故。
丑三·如何趣入声之定义有二:
寅一·真假名之差别
寅二·思惟真假之法
寅一·真假名之差别:
【随欲说应用前名,了知彼性是真名,除唯一依彼缘由,了达其余许假名。】乐许无任何成立‘义体性’之名,然而不观待其余缘由与目的。随欲者最初应用故是真名,且若了知彼义即显现彼之外相。观待他人共称名之目的与缘由后,应用其他(代名词)是假名。而且了知彼义且观待其他(意义)显现彼相。喻如具有脊峰垂胡设立‘牛’为真名,‘牛’于愚人转成假名,彼故彼诸具全‘初立名’和‘了知义’之差别。释量论云:‘无错误而知,最初立名言,行境是实名。’其余错误了知谓丧失真义。帕姿哈雷云:‘于愚者谓牛,许随属原因,唯义转成妄,声住于自义。’
寅二:思惟真假法有二:
卯一:思惟聚义为真实法
【聚义为宗之名声,诸善巧原始成立。】聚义为‘宗’之名声,外道论师原始以来,共同成立真名,易于了知故。
卯二·思惟有法与法二支为假名之法分为三:
辰一·设立所立之缘由:
【假名观待余相似,和余相属之理由。】相似原因作为假名,如药为乌雅爪或士夫为狮子,相属原因作为(假名)亦分为二:a。因果相属;‘因名’假立为‘果’如于诠‘日’为‘日光’之说法。b。‘果名’假立为‘因’如该‘醉’为‘酒’之说法。相聚之相属一般亦乐许不违越因果关系。然而若依共通说法,以喻诠说之,谓观待布匹之一边之辞,曰:布边。观待‘总聚’之名声假立‘支分’名。如诠说:鼓声或根识,是为‘支分’之声假立‘聚义’。在此唯独‘(所立)法’或‘欲知有法’,各个假立为‘所比量’之名,是观待于所比量之一部支之原因,如观待布匹之一边,安立为布匹。
辰二:假立之目的
若谓:诸声无目的,非期许超出根本之声义,谓之故‘无目的’,以其他之名设立于其他?曰:不应理。此又分为二:
巳一·所立法假立为‘所立’之目的
【‘法’假设‘所立’之名,相违因相为真因,邪见断除妄见故,声韵需要作假立。】若诠说因相随行于所立法。则相违之法亦实有随行否?可能具邪见之思惟,为断彼邪思故,谓因相随行于所立,有一说声韵学之需要假立所立。
巳二·‘有法’假立‘所立’之目的:
午一·有法假立‘所立’实质目的
午二·断除不假立‘所立’之相似‘宗’二者
午一·有法假立‘所立’实质目的
【若诠有法有诤事,若遮诸边长时诤,若诠真名丧声韵,简易了解故谓宗。】若诠谓‘有法之法’,则首先不知是存在于同品喻之有法,或是存在于异品喻之有法,是否为第一因式?产生妄见之思惟。如:‘声法者,为无常,是眼所见性故。’于‘不成因相’,亦即因相存在同品喻之有法误为第一因式,同时具全随行随遮二因式故,思惟是否真因产生邪见,遮除彼邪见之故。存在于欲知有法之第一因式,假名谓‘宗法’。如是云:宗即有法,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