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西归直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不退堕,直至成佛,最为捷径。譬如竹中之虫,向上欲出,必要咬穿无数竹节,不胜其苦。若识得从旁便可咬穿,则横出甚易。所以修净业者,谓之横出三界,而何疑凡夫之不能遂生也?

  第六疑 问:九品之中,下三品多是恶人,止因临终念佛,所以往生。万一既生彼国,仍有邪见三毒,奈何?
  答:只愁不生,不愁生后复恶。其中盖有五因缘: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持故;二者所愿如意,无所贪求故;三者宝树花鸟,咸宣妙法故;四者纯以菩萨为良友,恶缘永断故;五者寿命长远,历劫修持故。所以一生西方,直至成佛,永不退转,良有以也。

  第七疑 问:继释迦而成佛者,即弥勒菩萨,今现在兜率天宫说法。人能修上品十善,便生其处。何不往生兜率天宫,亲侍弥勒,将来下生成佛之时,随之而下乎?
  答:上品十善,固得生天。但欲必生兜率,恐亦未稳。不观《弥勒上生经》乎?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试问修十善者能之乎?若阿弥陀佛,但得持名,无不摄受,较之广修十善者,其易数倍。况兜率天宫,多欲界退位天子,天女之多,不可胜计。天人见之,往往耽染,何况凡夫?《萨遮尼乾子经》云:“诸天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较之西方,万不及一。又况纵见弥勒,未获圣果,一生净域,永不退转乎!

  第八疑 问:凡夫宿世今生,广造无量恶业,临终十念,云何遂得往生?
  答:今世造恶,临终十念往生者,必其宿世修行,今生不过一念之迷耳。不然,临殁之时,恶缘必至矣,安能反遇善知识,教以念佛乎?即教以念佛,彼安得而听信乎?况彼念佛之时,必其幡然觉悟,痛悔前非,大怖切心,万缘齐放,止认西方一条路,更无别处可回头。如此念佛,虽然一句,可当千声。所以《十六观经》云:“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果能办着此种精诚,又加以宿生福业,佛来接引,夫亦何疑。

  第九疑 问:极乐国土,去此娑婆世界,尚有十万亿佛土。如此辽远,凡夫岂能即到?又闻女人、根缺,及二乘人,皆不得往生,信乎?
  答:道远难去者,形也。一念可往者,心也。念佛者生彼国土,只在此心,非挟此形骸以往也。如人梦游他国,虽在千万里外,一呼便醒,岂因道近易觉,道远难觉耶?女人及根缺不生者,谓极乐国土,无有女人,及根缺之人也,非谓女人及根缺者不得往生也。若女人不得往生,则韦提希(阿阇世王之母)与五百侍女,世尊何以授记其悉得往生乎?《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佛有一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女人如此,根缺可知。且鸲鹆、鹦鹉,尚因念佛而往生(一见《净土文》,一见《法苑珠林》),岂根缺者,反不如异类耶?至于二乘,乃果位中人,凡夫尚得往生,岂有反摈二乘之理?《阿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将谓独非二乘耶?故谓生彼国者,无二乘之执心,则可。谓二乘不生,生彼国者,即无二乘,则不可。

  第十疑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功行,何等发心,得生彼国?又世俗之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国否?
  答:欲决定生西方者,持名之外,当具二种念力,必得往生。一者当生厌离浊世之念,二者当生欣慕乐邦之念。又当发菩提心,随力作善以回向之,未有不往生者。至于妻子之缘,在俗亦所不碍,苟能使之共沾法味,断不因之而反种孽根。
  所谓厌离浊世者,浊恶世中,动生荆棘。世人只为衣食二字,困苦一生;为名利两途,奔波一世。手忙脚乱,甘为妻子做家奴。昼思夜梦,总为色身寻烦恼。自想七尺形躯,外面只因一片皮包,所以妄自尊大。若将天眼一观,中间不过满腹屎溺,及脓血恶露而已。所以《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何有智慧者,当乐此身,而谓不当厌离乎?
  所谓欣慕乐邦者,西方之乐,非天宫之可比,不可以言语形容。每日但将经中所言,一一静想,以为吾将来必定到此,则欣慕之念自生,净土之缘自熟。
  何谓发菩提心?《往生论》云:菩提心者,誓愿成佛之心也。誓愿成佛者,怜悯一切众生轮回六道,受苦无极,是以发心救度,使其超出三界,同至西方极乐国土而后已也。
  念佛之人,若能具此二种念力,又加以发菩提心,仰体如来度人之意。有不决定往生,蒙佛授记者,未之有也。(以上《十疑论》)

  客问天如老人曰:永明寿禅师,海内推为宗匠,而自修净土,且以教人,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无乃自屈其禅,而过赞净土耶?
  答:永明大师非过赞也。净土法门,至广至大。净土修法,至简至易。广大者,一切机缘,收摄都尽。上而等觉位中菩萨,下至愚夫愚妇,五逆十恶之徒,临终念佛悔过,无不往生也。简易者,初无艰难劳苦之行,但持六字名号,即便往生,得不退转,直至成佛而后已也。试问修行出世,更有捷于此者乎?非寿禅师,不能以此自修。非寿禅师,不能以此教人也。

  问:广大简易,既闻命矣。但禅宗悟达之士,既曰见性成佛,何必复求净土耶?
  答:惟其悟达,故愿求生。汝但未悟耳,使汝既悟,则净土之趋,万牛难挽矣。且汝谓一悟之后,结习已除,诸漏已尽,无量劫来之怨对已消,更不复受后有耶?抑或尚有结业未完,不免重报轻受耶?且谓一悟之后,遂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降伏天魔,救度十方世界乎?抑或神通威力,一时尚未具足,犹待他生后世也?倘谓只消一悟,大事已毕。则诸大菩萨之广修六度,动经尘劫者,反有愧于汝矣。《观佛三昧经》载文殊菩萨自叙宿因,谓得念佛三昧,世尊记之曰:“汝当往生极乐世界。”《华严经》载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教善财童子,亦终之以导归极乐。《楞伽经》中,世尊授记龙树,亦有往生极乐之语。至于《大宝积经》,世尊印许净饭王,及七万释种,同生安养。《十六观经》指示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同觐弥陀。若夫东土之庐山远公,天台、贤首诸宗尊者,无不宣扬净业,共修西方。岂其所悟所证,反出今人下耶?

  问:净土摄机,诚哉广矣。然所谓净土者,在十万亿佛刹外。较之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之说,似乎著迹矣。
  答:《楞严经》云:“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安有佛土而在心外者哉?当知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所谓十方微尘国土者,唯我心中之土也。三世恒沙诸佛者,惟我心中之佛也。知此,则知无一土不依我心而立,无一佛不因我性而现。然则十万亿刹外之极乐,独非唯心之净土;极乐国中之教主,独非本性之弥陀乎?

  问:净土之说,盖表法耳。智者当直悟禅宗,方为上着。若只赞扬净土,将毋执著事相,不明理性耶?
  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识得此意,则禅宗、净土,殊途同归。中峰大师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虽互为阐扬,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故大势至菩萨,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普贤菩萨,入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而曰:“愿我命终时,往生安乐刹。”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养导师,宜各立门户,而乃和会圆融,两不相碍。安得尚执偏见耶?且尔云净土表法者,岂不以净心即是净土,不复有七宝庄严之净土乎?果尔,则亦将谓善心即是天堂,不必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狱,不必更有刀剑镬汤;愚痴即是畜生,不必更有披毛戴角耶?然则既有寂光净土,必有实报庄严等土可知。况事外无理,相外无性。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则理事尚不能无碍,安望其事事无碍乎?且尔虽具如来之性,现在犹是凡夫之身。若果能随处净土,试问能于厕溷之中,安之如衽席否?能与犬豕牛马,同槽而食否?能与腐烂尸骸,蛆虫钻啮者,同寝同眠否?如其能之,任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任汝说“纵遇锋刀常坦坦”。若犹未也,则是秽净之见未空,爱憎之情犹在。而乃以过量境界,侈口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