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相似的字形来命名。
合成橡胶的由来
橡胶被称为四大工业原料之一。但仅靠天然橡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
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早在1861年,欧洲的一些不产天然橡胶的国家,就开
始了合成橡胶的研究。1875年,有人用浓盐酸和异戊烯合成的橡胶,第一次
将合成橡胶变成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南洋一带,完全控制了这个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园,欧美国家更加感到橡胶奇缺,加快了对合成橡胶
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前苏联化学家列别捷夫发明了一个合成橡胶反应器,从
粮食中提取了一种无色液化易聚合的“丁二烯”气体,作为合成橡胶的主要
原料。用丁二烯在金属钠的催化作用下,与苯进行聚合反应,得“丁苯橡胶”。
这一研究成果,促进了前苏联合成橡胶的迅速发展。同时,德、美、法、日
等国家也都取得了合成橡胶的研究成果。到 1945年,世界上共产合成橡胶
87万吨,第一次超过了天然橡胶产量。50年代中期,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和德
国科学家齐格勒提出了“定向聚合催化”的理论,将它应用到合成橡胶研究
上,开辟了合成橡胶研制生产的新途径。
玻璃幕墙的由来
玻璃幕墙诞生有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1851年英国园艺师派克斯顿首先
采用大面积玻璃采光。1919年法国建筑师密斯·瓦·德罗进而提出墙窗合一
的设想。但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而没有实现,直到1968年才由美籍华裔建筑
大师贝聿铭把这变为现实。1971年落成的美国波士顿汉考克大厦,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玻璃幕墙大楼。但该楼在1973年遭到时速120公里狂风的袭击而部
分损坏。贝聿铭不气馁,他总结了这一教训,加强了大厦结构框架的刚度,
改用较厚的回火玻璃,终于获得成功。玻璃幕墙有金色、茶色、墨绿色和古
… Page 35…
铜色4种颜色,质素方面有反光不反光两种。反光玻璃,室内可看见室外,
而室外看不见室内,只能见到反射的街景。不反光玻璃内外均可见,透光度
较强。玻璃的规格可分普通镜片、强比镜片和保险镜片3种,其中保险镜片
最硬,抗震、抗撞力最好。玻璃为6厘米厚,可抗御200公斤撞击力,经得
起10级台风的考验。玻璃幕墙装修简便,但吸热性强,所以必须装空调,并
配有防火装置。
合成尿素的由来
德国化学家韦勒(1800—1882年)不但是最先提出取出金属铝的人,而
且还是世界上首先用人工合成尿素的人。
1824年初冬,24岁的弗里德里希·韦勒从瑞典留学后回到德国的法兰克
福。他在瑞典时,跟着当时最著名的化学大师贝采里乌斯学习化学,由于韦
勒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很受这位老师的赏识,多次把重要的实验工作交给
他。回国后,他没找到工作,就在母亲给他收拾的小房间内暂住下来。几天
后,他母亲再来时看到房内面目全非,房间内摆了瓶瓶罐罐,什么铁架台、
水浴锅、烧瓶、研钵、漏斗到处可见,韦勒已经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化学实验
中。一次,他把氨水和氰酸的混合溶液倒入一个大瓷盘子里,然后放在水浴
锅上加热蒸发,溶液蒸发得很慢。傍晚他从浴锅上把盘子取下来,让溶液冷
却。第二天,发现盘子里形成了许多透明的白色物质。韦勒推断,这不是氨
的结晶,就是氰酸的结晶。要么也许是氰酸氨。经过分析鉴定,奇怪的事情
发生了,它既没有氨的性质,又不显示氰酸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呢?经过多
次实验,他仍未解开这个谜。
1828年秋天,他把从人尿提取的尿素和他自己制造的白色物质反复对
比,通过一系列的对照实验,终于把问题搞清楚了,他自己制取的白色物质
就是尿素。于是,人工合成尿素的方法就这样发现了。
钻机的由来
19世纪初,约尔丹发明的手提式钻机(又名“手钻”。实际上是一种由
手摇柄驱动机的冲击式钻机)是最早问世的开采工具之一。其时,钻头利用
曲柄转动时在活塞中受到压缩的一股空气向前冲击,但是这种钻机因操作不
便,未能获得广泛应用。1849年,美国人科奇首创蒸汽钻机(即蒸汽冲钻机)。
他的钻机借用活塞蒸汽机的部件设计而成,并在隧道施工中使用。可是在矿
井下或地下却产生通风之类的问题,因此1860年以后遂为这时问世的气动钻
机所取代。通过这种钻机与D·科拉东同年在日内瓦发明的那种用以产生压
缩空气的设备搭配,格朗迪、格拉托尼和C·索迈伊勒这三位工程师在对原
来的设备加以改进的同时,终于在1857年试制成了一种高效冲击式钻岩机。
这种钻岩机从1861年起,在开掘塞尼山隧道时经受了考验,确实名不虚传。
1865年在萨克森矿区虽用气动钻机作过种种试验,但这种技术到19世纪末
才在采矿工程中得到应用。
焊接的由来
… Page 36…
铁的焊接法是希腊的铸工格劳科斯在公元前690年创造的。此外,出土
文物表明,早在公元前780年,哈尔希塔特文化区就以锻焊法制造长矛、轮
毂等物。人们在意大利古城庞贝 (它在公元前79年因附近火山大爆发而湮
没)发现了一条锻焊而成的管道。
印度德里那个著名的库图普大立柱,据说是在公元330—380年间用熟铁
块一块一块地锻焊而成。在德国沃尔姆斯市的圣保罗博物馆里,有一支公元
5世纪的铁矛也是用四个部件锻接而成的。日本锻焊而成的第一批利剑是公
元573—621年间的产物。
达·芬奇于1500年用锻焊法制造铁管。J·冯布恩施魏格在1586—1589
年间也用锻焊法制成巨型火炮。英国人H·库克早在1811年就建议:借助手
锤,用预先弯曲成形的扁铁,通过塔焊而制造熟铁管。PH·哈尔斯德尔费于
1642年报道了他称之为“Theophrasie”的焊接法:烧熔硝石粉、硫黄粉和
酒石酸氢钾粉三者组合的混合物可使其间的金属件熔接。19世纪末问世的铝
热焊方法用的就是这一原理。1782年,G·CH·利希滕贝格首次借助电流进
行焊接,然而今天使用的电焊却是从19世纪中叶才开始研究的。截至1830
年,用手锤或机动锻锤进行的锻焊始终是工业部门采用的唯一焊接法。
… Page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