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部分
“技术”一词的由来
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生产劳
动的经验和知识,亦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技术”一词源于汉。《史
记·货殖列传》已使用“技术”一词,如“医方诸食技术之人”。《汉书·艺
文志·方技》中亦有技术一词:“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暗味”。
“华—王方法”的由来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与王元,1959年后开拓了用代数数论方法研究多重积
分近似计算的新领域。其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王方法”。
“化学”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最早介绍近代化学知识的书,是 1855年出版的英国传教士合信
编写的《博物新编》。该书虽介绍了养(氧)气、轻(氢)气、淡(氮)气、
炭 (一氧化碳)气等的制作方法,还讲到元质(元素)等不少化学知识,但
并无“化学”这一术语。1856年,英国传教士威廉森编写的《格物探原》出
版,在3卷第一章“论元质”出现了“化学”一词:“读化学一书,可悉其
事。”《格物探原》是现在所能找到的有“化学”这一术语的最早书籍。书
中还介绍了其它的化学名词。我国的徐寿(公元1818—1884年)是将大量西
方化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启蒙学者。在他所翻译的英国人傅兰雅所著的化学
书籍中,连书名也都用上“化学”一词,例如《化学鉴原》、《化学考质》、
《化学求数》等。至此,“化学”这一术语已为科学界公认并广为采用了。
九章算术的由来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书中一部最古老的书籍,是我国古代一本伟大的
数学专集,也是世界杰出的古典数学名著。它总结了公元前中国人民在数学
上的成就,包括算术、初等代数学、平面几何学和立体几何学等内容。它已
经流传了2000多年(可能是周秦时代成书),是中国古代数学总结性和代表
性的著作。《九章算术》曾流传到朝鲜和日本,对这些国家古代数学的发展
起了很大的作用。1957年苏联把本书的全文译成俄文出版,因此这部中国古
数学的重要著作受到了世界各国数学界的高度重视。《九章算术》是用问题
集的形式编写的,全书共收集了246个问题,它主要使用了归纳的方法,边
述边解,内容十分丰富,多数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 《九章算术》全书共分
9章,每章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分别叙述这一类或几类特殊事例的算法。
度量衡的由来
度量衡是计量长短、容积和轻重的统称。度是计量长短,量是计量容积,
衡是计量轻重。度量衡源于我国。远古时代人们对度量衡的概念很模糊,如
… Page 2…
度量的标准就是开始于人体的某一部分。由于人体有高矮,所以很不精确,
在社会化劳动和商品交换中就不适用,而需要加以标准化。我国是音律标准
发展较早的国家,因此,古人就想到用音律的标准借用为度量衡的标准。《汉
书·律历志》载:度量衡出于黄钟之律也。度者,本起于黄钟之管;量者,
本起于黄钟之龠;权 (即衡)者,本起于黄钟之重。黄钟,就是古代12律中
的第1律律名。上文意思在说用黄钟律管作为长度标准。即相当于1尺;又
以黄钟律管的容量作为量度的标准,即相于1合;权在古代原意就是指秤锤,
也就是衡器,黄钟之重,就是指黄钟律管可容黍1200粒左右,这一重量作为
衡器的标准,即相当于半两 (1200黍重12铢,
“哥德巴赫猜想”的由来
18世纪,法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研究自然数时,发现很多偶数都有一个
共同的性质,可以表示为两个素奇数的和。如6=3+3,8=3+5,10=5+5等等。
于是,他根据这样的规律,提出了一个猜想;是不是任何一个比4大的偶数
都能表示为两个素奇数的和呢?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猜想称为“哥德巴赫猜
想”:1924年,拉德马哈尔证明了(7+7);1932年,爱斯尔曼证明了(6+6);
1938年,布赫斯塔勃证明了(5+5);接着又在1940年证明了(4+4);1950
年,前苏联的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 (3+3);1948年,匈牙利的兰思易证明
了(1+6);1958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8);1962年,我国数学家
潘承洞证明了 (1+5);同年,王元、潘承洞又证明了(1+4);1965年,布
赫斯塔勃、维诺格多夫和比利时三位数学家证明了 (1+3);1973年,我国
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 (1+2);至此,“哥德巴赫猜想”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指南针的由来
指南针是航海事业上不可缺少的仪器,它两头尖尖的小针哆哆嗦嗦地晃
动着,不管怎样移动,一直指向南北方。顶着小针的一根小立柱,固定在一
个刻度盘上,很快就能辨别出所要知道的方位。
指南针是我国祖先最早发明的。传说,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黄帝和蚩
尤作战,蚩尤会兴风作雾,黄帝尽管武艺高强,由于迷失方向,结果被蚩尤
战败了。
黄帝回去后,总结了这次失败的教训,立即组织人精心研究制作指示方
向的工具,很快就造出了指南车。
在第二次交战中,蚩尤故技重施。黄帝看后仰天大笑,命令部下推出指
南车。结果,杀死了蚩尤。从此以后,黄帝的氏族就在黄河流域定居了下来。
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能发明指南车,是发现了磁石的特性,从而发明了“司
南”,这是指南针的雏形。司南是把磁石磨成长柄的匙子形,放在一个分成
24个方向的铜盘上,匙子底很滑,铜盘又很光,使匙子旋转、停止时,匙柄
自然指着南方。
11世纪,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发现,用一块铁在天然磁石上磨擦后,也
可以生磁,而且比较稳定,于是便制作了人造磁铁。这一重大发现为制造更
先进的指南针提供了条件。
… Page 3…
火箭的由来
火箭是利用反冲力推进的速度快、用途广的飞行装置。火箭源于我国。
公元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士兵出身的谋士唐福,制造了世界上第一
枚火药火箭:在竹筒中填满火药,底背面扎一根细小的“定向棒”,点燃引
火管上的火硝,竹筒中的火药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由尾部向后
喷射,推动火箭(竹筒)射向敌方。
现代火箭源于美国。1926年3月,美国克拉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哥达德
在马萨诸塞州成功地把一枚3米长的火箭送入高空,这是世界上第一枚液体
燃料火箭。1957年前苏联利用火箭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8年,
美国的阿波罗运载火箭,曾运载24人进入空间。
中国的空间事业是从1958年研制、试验探空火箭开始的。1960年,中
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火箭飞上了天。以后,又研制、发射了几大类十几种型
号的火箭。到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
载火箭,标志着中国火箭研制工作的一个新的飞跃。1982年初,我国研制的
电火箭第一次进行空间飞行试验成功。电火箭具有推动力小、比冲高、寿命
大、动作快速、操作灵活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卫星及航天飞行的姿态控制和
航道修正。这次飞行试验的成功,使中国有了一种新型的空间微推力火箭发
动机,从而使电火箭的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2年10月7日至
16日,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达到了预期目的,显示出中国运载火
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1985年9月28日至10月18日,中国在以北纬28
°13′、东经123°53′为中心,半径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