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阿布·辛博小神庙
○挽救阿布辛博
瑞士人布尔卡德,1813年到努比亚旅行时,化妆成叙利亚商人,化名伊卡拉欣·伊本·阿布达拉。就是他最先看到阿布辛博的遗址;并且留下了纪录。当时他把阿布辛博叫作伊普桑巴尔。
公元前591年,当普萨美蒂克二世(公元前?—前609)出兵攻打苏丹法老阿斯佩尔塔时,埃及军队里的希腊佣兵,已经对阿布辛博赞赏不止,并在一座巨像的腿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当时,神庙已经开始陷入沙中;后来,阿布辛博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家,没有一个人提起过它。
1799年,当法国远征军里的学者,询问努比亚人哈吉·穆罕默德时,他开了份长长的名单,列出位于第一和第二瀑布之间的努比亚村庄。“阿布辛博”名列其中,但不见提及它的废墟,而凯尔塔西、德波、塔法、卡拉布沙、德尔、卡什·伊布里姆等遗址的叙述则十分详细。其实这些地方的神庙,远不如阿布辛博的神庙来得重要。
布尔卡德在当地阿拉伯人指引下,终于在1813年3月22日到达阿布辛博。他从沙漠高原下到谷底去,对尼菲塔莉王后的小神庙作了一番巡礼,这是人家告诉他的此地唯一的遗址。他在日记里对这座小神庙作了详细的描述,然后说:“如我所料,在见过伊普桑巴尔的全部古代遗物之后,当我准备沿着下谷底时的路返回时,我不经意地稍微绕向南面,突然看见四座尚能看出轮廓的巨大雕像。雕刻在离尼菲塔莉神庙约200公尺处的山上,竖立在一个很深的山口中。它们几乎已全部陷入沙里,只有其中一座有完整的头、一部份胸部及手臂还露在外面。旁边一座几乎看不出来了,它头部已经断裂,沙子堆到肩膀处,另两旁只看得见头饰。很难判断这些雕像是坐着还是站着。”
所以,1813年时,大神庙已然陷入沙中,而努比亚人甚且不知道有这座大神庙。布尔卡德写道:“在四座巨像之间的岩壁上,有俄赛里斯的雕像,沙面上有它的隼首。如果除去沙子,我猜想下面可以发现一处巨大的神庙,四座巨像很可能是入口处的装饰。”他也不能确定神庙确实存在。
在1813年,还没有发明任何机械来搬走堆在山壁上和神庙上的沙子。要搬掉这数百万立方公尺的沙,需要上千人,而在当时阒无人烟的努比亚,上哪儿找这些人力?
为了确定神庙确实存在,唯一的办法,是除去布尔卡德所见到的俄赛里斯像(实际上是太阳神瑞—何拉克提)头部下面的沙;然后从门——如果有门的话——钻进去。那些兼作文物商的领事,都被布尔卡德的叙述吸引到这里来了。德罗韦蒂和萨尔特深信里面藏有财宝,都想进入这座神庙。
1816年3月,德罗韦蒂率先到达阿布辛博。他费了许多周折,花了300个皮埃斯特(埃及货币),才说动村里的族长派出一些人手,帮他清理沙子;而他自个儿则忙里偷闲,前往乌阿迪·哈尔法看大瀑布去了。等他过了几天回来时,发现根本没有动工。村民囿于迷信,担心进神庙会遭不幸,拒绝工作。族长把钱还给他,德罗韦蒂便回去了。
萨尔特则请贝尔佐尼负责这项工作。贝尔佐尼1816年9月从卢索尔到阿布辛博来,立刻明白他所面临的难题有多艰巨。清理庙的正面至少要一年,当然也要大量人力;而他既没时间也没人,更没有经费。
显然,应该集中力量挖出那个可能存在于中间两座巨像之间的门。要到达这个门,据他计算,要清除11公尺以上的沙子,而沙子源源不断从峭壁高处流下。用他的话来说,要清沙堆乃是“企图在水里挖一个洞”。他尝试设置栅栏,以减低沙子流下的速度,并在向下挖时不断用水润湿洞壁。经过一个星期,他还没有挖到一半就没钱了,于是决定先回卢索尔,以后再来。
拉美西斯二世将高大伟岸的雕像耸立于下埃及古都孟斐斯,这座位于土质疏松沙地上的巨大玄武石像,当年是如何将其摆放于此?又是用何种工具将这块完整坚硬的巨石雕凿成眼前这尊完美的作品?这难道不是个谜?
一年以后,贝尔佐尼带着两名英国海军上尉回到阿布辛博。采用和1816年相同的办法,经过20天艰苦努力,终于发现了门的顶端。他们从一条狭窄通道爬进巨大的神庙,贝尔佐尼后来兴奋地回忆当时的发现:一座非凡的神庙,有浅浮雕、绘画、巨大的精美雕像等装饰。不过他同时也感到失望:这座神庙里没有他想像的财宝,连值得带走的石碑、雕像或小纪念碑也没有。他的战利品少得可怜:一个猴子小雕像、两个鹰首斯芬克斯像、一个库什总督的雕像。他把这些都交给萨尔特,现存大英博物馆。
贝尔佐尼和他的同伴吃完了带来的食物,在1817年8月4日,进入神庙后第三天,离开了阿布辛博。他们留下神庙已经挖开的入口,要求附近的村民注意保护。尽管他们再三嘱咐,努比亚人还是任凭沙子堆积,重又掩盖了神庙的入口。
1831年由于英国人罗伯特·海的努力,人们得以重睹这四座雕像的全貌。但是在1850年3月,当福楼拜的旅伴杜冈,为神庙拍下它的第一张照片时,门又已经被沙子掩埋了一半,巨像的大部份也都埋在沙里了。马利耶特在1869年清理出神庙的正面;然而五年以后,当阿梅利亚·爱德华拜访阿布辛博时,北面的巨像又被沙子埋住了。这场与沙子搏斗的工程,似乎注定永远无法成功。直至1909年,马斯皮罗才终于把神庙从沙堆里清理出来。
1956年,埃及政府决定在阿斯旺建造新水坝。尼罗河两岸努比亚地区的所有古代遗址和文物,立即面临毁灭的威胁。
鉴于此危机既严重又紧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6年3月8日,发起一次国际性救援行动,以挽救努比亚的遗址和文物。由于在世界各地,埃及学已拥有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所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国,都迅速积极地响应了这号召。
在水坝完工之前的八年里,40个考古团前往受胁的地区考察,挽救了二十多座古代建筑。结果,这个行动现在已成为整个尼罗河流域中亨有盛誉、最广为人知的考古学成就。
动用现代先进工具,仅搬运拉美西斯二世世像头部已经十分艰难。
也许古埃及人拥有和我们现在一样锋利的切割工具,否则无法想像他们是如何对付这坚硬无比的玄武石。
联合国教科文号召的挽救工程中,最壮观者,当属两座阿布辛博岩石上的神庙切割、拆卸工程,以及在新湖上方的高地上,重建遗址和神庙的工程。
迁移这两座神庙的行动,是一次惊人的工程成就。
有人说:“神庙可以拆卸,但是山可动不了。”阿布辛博这两座却是在砂岩峭壁上凿成的。大神庙入口前的四座巨大坐像,都用整块的实心岩石雕刻而成;神庙里的厅室和小圣殿,深入山壁达60公尺。尼菲塔莉王“巨像”这个词,确实适合用来称呼阿布辛博的雕像。只要将前面图中,工人的身材与切割部位如头、脚等一作比较,立即可以看出,这些雕像大得惊人:任何一个部位,就比工人大三、四倍!某些石块重达20吨……
图上的遗址全景十分清楚。搬迁后位于新址的神庙:左面是有巨大坐像的大神庙,右面是小神庙;两座神庙和尼罗河之间,有一条宽阔的堤坝以防洪水。两座神庙前大面积覆盖着岩石和沙子,以模拟神庙在原址的风貌。王后的神庙虽然较小,也有六座在岩石上雕成的巨像,各高10公尺,相当于现代大楼的三层楼高!大神庙前的巨像更高达20公尺,头部的左耳至有耳之间约宽4.2公尺。一个成人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耳朵里——它高一人尺多!此外,眼睛宽84公分,鼻子高98公分,放在膝盖上的手掌长264公分。如何挽救这些硕大无朋,却又优美无比的文物呢?
有三个方案可供研究:第一,建造一个巨大的透明圆盖覆盖住两座神庙,把神庙留在原地。但是处在约100公尺深的盆地内,建造这个巨大防水圆盖的费用,相当于建造一个阿斯旺水坝。第二,把两座神庙用水泥打造的巨大“沉箱”整个封起来,然后把它们连同周围的山整块切割下来,再用起重机把整块“蛋糕”吊到高地上去。第三个较不昂贵繁重,也是最后选择的方案,把神庙的所有雕刻和装饰从山上切割下来,切下来的石块每块不超过20吨,可以用起重机和卡车运到选定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