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中共十六大闭幕时,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在媒体上亮相,一律深蓝色西装,绛红色领带,庄重而不失亲切,让整个世界眼前一亮。形象设计专家评论道:“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荧屏上的形象已经是无可挑剔的,他们几乎全部都打着绛红色的领带,这种领带在西方被认为是最有权威和最可信的领带。”〔24〕中国领导人注重媒介形象,至少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与时俱进,与世界同进。
注释:
〔1〕林行止:《我读我在》,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2〕(苏)弗拉基米尔·谢米恰斯内:《我所了解的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参考消息》2000年9月20日。
〔3〕(苏)谢·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下台内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4〕丁林:《美国的“政治正确”》,《万象》2002年第10期。
〔5〕〔17〕(美)罗伯特·B.西奥迪尼:《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157页。
〔6〕(美)费兰德·格林斯顿:《总统的魅力——从罗斯福到克林顿的领袖风格》,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7〕(美)詹姆斯·伯恩斯:《领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3页。
〔8〕〔10〕〔11〕〔13〕〔14〕〔15〕(美)尼古拉斯·金:《问鼎白宫之路——乔治·布什外传》,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121、120、127~130、105、120、121页。
〔9〕(美)佩吉·努南:《美国总统的女撰稿人》,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页。
〔12〕《总统竞选·公共关系·大众传播媒介》,《国际新闻界》1989年第1期。
〔16〕周立、龙翔编著:《美国新总统小布什》,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18〕王元化:《一九九一年回忆录》,见《文汇读书周报》2001年1月6日,第8版。
〔19〕(美)阿伦森:《社会性动物》,新华出版社1972年版,第83页。
〔20〕(美)理·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72年版,第167页。
〔21〕(美)爱德华·伯尼斯:《“获取公共赞同”——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国际新闻界》1987年1期,第39页。
〔22〕(苏)阿纳托利·多勃雷宁:《信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23〕张羽燕:《美国随笔二则》,《经济学家茶座》第五辑,第140页。
〔24〕英格丽:《形象设计——成功的必要修炼》,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杂读八记(下)
? 朱亚宁
五、《巴赫传》
(黄龙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版)
从某种角度讲,二十世纪是一个明星、名人的世纪。各色明星充斥并影响、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这种情状的普遍繁盛程度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尽管巴赫的存在距今仅三百年时光,尽管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明星,然而置身文明进化最迅疾的世纪,目睹各色“大师”、“巨星”、“天后”、“天王”日进斗金、风光无限并受到从赤贫村女、大中学生、打工仔、拾垃圾老太直至高官巨贾、国王总统的簇拥追捧,人们已很难想象十七八世纪的艺术家与当今“艺术明星”在生存处境、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判若云泥的差距。
以巴赫为例,而今的他已被供奉为西方音乐圣坛上屈指可数的顶级偶像,可又有多少人了解其人在世时是如何的悖时倒运,仅止在有限地域以管风琴演奏家知名?!甚至在儿子们眼里,他也不过是一个老古董,一个很好然而已经落伍的对位作曲家而已(当时新派的是法、意音乐)。
追溯生平行状,巴赫在某些酷好虐行的“艺术家”或“斗鸡”类“先锋”文人眼里肯定属于“又土又傻”的那一类:他从未飞黄腾达,从未迈出过国门,活动区域限于德国中部南北三百公里、东西一百余公里的范围,1750年7月28日因严重高烧导致中风去世(此前因白内障遗传倾向及终生在烛光下抄谱已双目失明),葬于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南墙下。此后,曾回响在图林根和萨克森的巴赫的音乐同他本人一样,几乎被完全遗忘了。
进入十九世纪,巴赫终于引起了浪漫主义艺术家们的注意。1829年3月11日,门德尔松于柏林歌唱学院指挥上演了《马太受难乐》(一百五十人的庞大合唱队是一百年前巴赫在圣托马斯教堂首演这部作品时的五倍)。据记载,演出现场气氛一派肃穆,人们虔心聆听这一庄严宏伟的大作,曲终之际,大厅里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在座的听众之一、哲学家黑格尔后来写道:“巴赫是……一个坚定而博学的天才,我们只是在最近才重新认识到他的全部价值。”这次演出是复兴巴赫的重大转折点。1850年,巴赫协会在莱比锡成立,半个世纪后,煌煌四十六卷《巴赫全集》问世,巴氏逐渐成为西方音乐史上的巨人。
“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生前死后都遭到时代的轻视和遗忘,对此,房龙说,最好不要为此过于痛苦,因为很可能我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比方把一位未知的伟人送进坟墓。有意思的是,巴赫似乎从未怀疑过自己的才能和偏离既定的艺术理想,一生中始终保持着自然的高贵尊严,尽管忍无可忍之时也会对上司及市议员、校长类井底之蛙的过分干预大发脾气——“巴赫终究没有沦为乐匠。从他与雇主的龃龉,可以看到他的倨傲,这是天才与庸才之间不可避免的争执……一个真正的天才是羁绊不住的,必然要破茧飞去,外在的局限妨碍不了他心灵的自由。”
除了对自身天才的坚信,对音乐的由衷热爱,巴赫一生勤奋工作的强大动力还来自对上帝的虔信——差不多可以说,他首先是一个虔诚的马丁·路德派教徒,其次才是音乐家(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与生活密不可分)。上帝创造了世界及完美的秩序,音乐则是对这个秩序的反映:“所有音乐的目的及其始终不变的动机,除了赞颂上帝、纯洁灵魂以外没有别的。”受信仰驱使,巴赫倾一生热忱地写出上千部大小作品(管风琴曲、钢琴曲、受难/弥撒曲、康塔塔构成其作品的四块基石),空前发展了路德派众赞歌体系的德国音乐,并在器乐领域将德、法、意风格糅为一体,开创了全新的风格和创作领域。
说说跟巴赫的一点因缘。
需要声明,我远非什么音乐发烧友,对音响器材、唱片版本之类别人津津乐道的东西全然无知。限于条件,听乐经历也时辍时续。所听西乐趋向两极,一是欧美流行音乐包括美国乡村歌曲、甲壳虫、老旧摇滚——如平克·弗洛伊德、U2之类;一是欧洲古典音乐。对后者的好恶基本任随天性,譬如不喜欢大轰大嗡的交响乐(那样的呆板僵硬夸张程式化“唯武器论”),不喜欢贝多芬(还有德彪西、柴可夫斯基、海顿、小约翰·斯特劳斯等)的某些作品。(与巴赫相遇前)最喜欢的作曲家是舒伯特,以及穆索尔斯基、部分的肖邦、莫扎特、西贝柳斯……可是一听巴赫我便立即惊觉:这大概是尘世间所能有的最好的音乐之一了。
第一次购买的巴赫是中唱公司那套“伟大的精品”中的两集(包括磁带和LP),后来又增加了六七盒音带,十余张CD——对于大海般的巴赫,听这样一点作品,连起码的尝鼎一脔也谈不上。不过我想用阅读作一类比:在禁锢年代,一本来之不易的书可能会被反复阅读,读出其本有应有以至乌有之义,而在书籍泛滥成灾的今天,人的感知判别想象能力反而趋向萎靡弱化乃至丧失了——听乐大约也有共同处,多与少、浅与深在任何时候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至于如何听乐并“听懂”,特别是在对专业技术“不懂”的尴尬前提下,我认同一位爱乐者的经验之谈:“不必理会《音乐圣经》、《古典入门》之类骗人的东西,也不要被专家的高深理论和经验所吓倒。你大可不知‘十二平均律’为何物,却毫不妨碍你以最深切的理解来欣赏《平均律曲集》;你也可以对拉丁文、意大利文、德文一窍不通,却并不影响你以最贴近的关怀来分享《b小调弥撒》以及宗教或世俗清唱剧和康塔塔。”这里惟一重要的是反复地、凝神敛息地聆听,惟一可以信任的是你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当然,它们因人而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