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1991年的三千点起步,到2000年2月已突破一万点大关;纳斯达克综合股票指数从五百点起涨,到2000年已高达五千点。股市空前繁荣,泡沫四起,一时造就了无数科技新贵和百万富翁。令人目瞪口呆的是,1998年,巨额联邦赤字一不留神消失得无影无踪。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打了一场“零伤亡”但耗资巨大的科索沃战争之后,1999年,联邦政府竟然出现了财政盈余,这可是三十多年来头一遭。
众所周知,经济腾飞和赤字消失的真正功臣是微软、思科、通用电器、美国在线等高科技企业和水涨船高的广大纳税人。他们交纳的巨额税金使国库充盈,国力大增。但是,克林顿积极“协助”格林斯潘做好经济工作,在调整治国方略和削减预算赤字等领域居功厥伟,论功行赏时不可遗漏了他的功劳。
值得注意的是,克林顿身陷“拉链门”丑闻后,美国经济和内政运转自如,但在外交和军事政策领域却出现了疏漏。因公众信任率剧跌,在下令发起大规模轰炸伊拉克的“沙漠之狐”战役之后,克林顿已很难以美军总司令的身份临机决断,继续对国际恐怖分子发起预防性猛烈攻击。有时尽管情报相当确凿,克林顿却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多次丧失了先发制人的良机。
信不信由你,在2004年总统大选中,“稀奇古怪的一对”实际上是小布什蝉联总统的“幕后功臣”。1992年,克林顿曾提出一个响亮的竞选口号:“傻帽儿,关键在于经济!”(It’s
the economy,stupid!)此语堪称经典!据最新统计,在2004年度,美国国民经济(GDP)增长率高达百分之四点四,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名列前茅。纵观美国总统选举史,没有任何一位现任总统马失前蹄,在经济形势大好之时丢失白宫宝座。老布什生不逢时,从里根手上继承了一个金玉其外但却债台高筑的“破烂摊子”;小布什却吉星高照,从克林顿手上承接了一个虽有泡沫但却富甲一方的“殷实家底”。想当年,格林斯潘对老布什“刻薄寡恩”;现如今,格林斯潘却对小布什“另眼相看”。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联储会一度把短期利率降到了百分之一这个历史最低点。简直就跟白送钱没两样!这一疏一亲,其奥秘正在于联邦预算赤字。
小布什上台后,由于没有预算赤字压力,他在经济政策领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既能“慷国库之慨”,以巨额减税刺激私人投资;又可以穷兵黩武,以“军事凯恩斯主义”制造战争经济景气。截止到2004年12月,累计联邦赤字已攀升到七千五百亿美元。格林斯潘未雨绸缪,一再发出警告,并多次上调利率,以防止通货膨胀。但是,与克林顿执政之初相比,目前的联邦赤字显然尚未超越“危险的临界点”,不太可能对今后四年的美国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无论在人生还是政治舞台上,“运气”两个字其实很重要。如果说老布什是个“倒霉蛋”的话,那么小布什堪称“幸运儿”。他不喜读书,进哈佛耶鲁却易如反掌;竞选“遇险”,老爹任命的大法官“拔刀相助”;不谙军略,美军照样在阿富汗、伊拉克连战连捷;经济衰退,自有识途老马格林斯潘频鼎力襄助。就目前而言,在小布什第二届任期内,不管他如何瞎折腾,美国经济复苏的劲头似乎已势不可挡。至于联邦预算赤字,显然将是令下一任美国总统极为头疼的大难题。
一些民主党人士认为,如果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在2008年独出心裁,打出“买一送一”(buy
one get one free)的竞选大旗角逐总统宝座,克林顿夫妇有可能重返白宫。如果格林斯潘尚未退休的话,“稀奇古怪的一对”将有机会再度联手、再创辉煌!不过,恕笔者大胆预测一回:若无特别意外,希拉里入主白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再说了,格林斯潘那时已八十二岁高龄,他老人家也该回家颐养天年了。
注释:
〔1〕引自(美)拉尔夫·戴贝茨:《当代美国史》(de
Bedts; Ralph F。; Recent American History; Homewood; Illinois: Dorsey Press;
1973; Vol。2; p。335。)。
〔2〕引自(美)鲍勃·伍德沃德:《大师:格林斯潘的联储会与美国经济繁荣》(Bob
Woodward; Maestro: Greenspan’s Fed and the American Boo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0; p。196。)。
〔3〕“小石城会晤”的详情,参见(美)鲍勃·伍德沃德:《议程:克林顿白宫内幕》(Bob
Woodward; The Agenda: Inside The Clinton White Hous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4; pp。68~71。)。
〔4〕(美)贾斯廷·马丁:《格林斯潘:金钱幕后之人》(Justin
Martin; Greenspan: The Man Behind Money; Can…bridge; MA: Perseus Publishing;
2000; p。91。)。
〔5〕(美)克林顿:《我的生活》(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My Lif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4; p。463。)。
一片降幡出石头
——古都史话之四
? 雷池月
一
庾信在《哀江南赋》里描写南京的雄伟气象说:“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虎踞龙盘”是赤壁战后诸葛亮回到夏口对刘备说过的话:“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至于“黄旗紫气”,即后来刘禹锡诗中所云“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的“王气”。
统治者都迷信风水之说,所以,一千八百年来(从公元212年到1949年),至少有九个朝代曾经在这龙盘虎踞之地建都(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民国)。作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在南方,南京是首屈一指的。不过,这里的“王气”很容易消散,上述所有在南京建都的政权,除了东晋磕磕绊绊维持了一百零三年,其余的长则六七十年,短则二三十年,就被下一个政权用暴力取代。无怪乎有人称南京为“亡国之都”,信其然哉!
南京城下从来没有进行过什么成功的防御战,但决不是因为它的地形先天性地缺乏战略防御条件。事实上,它西靠长江,南临淮水(秦淮),北有钟山,构成天然屏障。最早发现和利用南京的地理优势的是孙权。公元212年,孙权迁居秣陵(定名建业,即今南京),据险要地形建了一座石头城,防御曹操。然而随后的几年,孙、刘矛盾激化,为了夺取洞庭湖和湘江以西的荆州地区,孙权于221年把大本营迁移到武昌,以便就近指挥,第二年就发生了夷陵之战。夷陵战后,蜀国的势力退缩到四川去了,从此“西线无战事”,孙权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东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于是229年,他又迁回了建业(南京),并正式称帝。这就是南京成为帝都的开始。
265年,孙权的孙子孙皓,听到风水先生说“王气将自荆州来,破扬州兵”,惶恐不安,匆匆把都城迁到武昌。但因为朝廷和军队的后勤供应主要依靠江南地区逆水输送,十分不便,朝野上下发出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呼声。而此时有一股越地山民作乱,攻到建业,孙皓从武昌发兵,赶走了乱民,他觉得这正是应了风水先生“荆州破扬州”的鬼话,于是第二年便又还都建业。当然,在南京做皇帝要惬意得多,何况孙皓沉湎酒色,后宫佳丽,超过千人,还年年选美,不断更新,不知多少明眸越女、皓齿吴娃被他一人糟蹋!有敢谏阻者,杀无赦。出了这样的皇帝,国势衰微,自然日胜一日,280年,晋兵终于顺江而下灭了东吴,南京作为国都的历史就此告一段落。
虽然东晋建都南京是在三十多年以后,但吴国六十年的统治和此后南北长期分裂(317—589年)的历史是一种有效的传承关系,因此,可以说,孙权和他在南京建立的吴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南方”这个概念得到了强化和确认,“中国”一词不再被狭隘地理解为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成为由南北两部分组成的民族国家实体。从唯物史观来看,南方的成长当然首先是经济繁荣的结果,而反映在社会与政治层面上的重要表现则是造就了作为东吴政权支柱的孙氏和顾、陆、朱、张等强大的南方世族集团(当然也接纳并且融合了永嘉之乱后从北方逃来的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