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0%,而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从20%上升到40%。同一期间,就业总人数增
长了285。3%,而农业就业人数仅增长98。6%;农业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从
59%降为42。8%,而制造业就业人数比重从15。4%增加到21。6%。
此外,农业机械化、科学种田以及对西部的开发,为美国工业提供了巨
大的国内市场。1860年以后,农业机械在美国得到迅速和广泛的推广,这对
制造业中农业机械制造部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交通运输革命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先行作用。
随着大规模的“西进”扩张和土地法的实施,美国东部移民源源不断向
西涌去,而西部的日益开发,则需要输出农产品和输入东部的工业品;东部
工业区也需要向西部开拓市场和获得粮食及原材料。这种大规模的东、西部
运输和城乡各业的发展,使得美国以公路和内河航运为主的交通运输方式越
来越满足不了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用先进的运输系统——铁路,才
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了促进铁路建设,早在1830年,美国政府就实施了以降
低进口路轨关税为主要内容的援建铁路法规。之后,又实施了赠予土地援建
铁路的1850年法令。此后,授予国有土地便成为美国联邦政府支援铁路建设
的主要形式。从1850年到停止授地的1871年,根据国会立法,美国联邦政
府总共授予各铁路公司的土地,约为13100万英亩。此外,各铁路公司还从
各州政府获得了5100万英亩的土地。两级政府授地近两亿英亩。铁路公司出
售政府免费授予土地的收入,是修筑铁路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除此以外,
联邦政府为铁路建设发放的贷款约为6500万美元,州和地方政府也提供财政
援助。从1865年到1890年,包括政府给铁路赠予土地的价值在内,政府援
助的总额达15至20亿美元,占同期铁路全部投资的10%—15%。①
援建铁路法规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私人资本投资于铁路的热情,大大
加快了美国铁路建设的速度。1830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23英里,到1860
年达到3万多英里,在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铁路网。
1862年,以拨地和提供贷款为主要内容的“太平洋铁路法”实施以后,铁路
① [美]H。N。沙伊贝等著:《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译本),第177—178 页。
… Page 17…
建设更加飞速发展,到1870年营业里程达5。3万英里,1880年超过9。3万
英里。到1900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9。3万多英里。尤其是在这期间,
美国建成了横贯大陆的五条铁路大动脉,即:联合太平洋铁路(1869年)、
北太平洋铁路 (1883年)、南太平洋铁路 (1883年)、圣塔菲铁路 (1885
年)和大北铁路(1893年)。这样,美国在几十年之内,就形成了一个连接
南北、横贯东西、沟通城乡的庞大铁路网。从而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推动了工、农、商等各业的发展和西部广大地区的开拓。同时,铁路建设还
带动了煤炭、钢铁和机器制造业等部门的增长。
再次,技术革命和科学管理对工业化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在世界第二次
技术革命中,美国不仅不失时机地从西欧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同时还鼓励
本国的发明创造,为此不断修订专利法以保障专利权,推动了美国科学技术
事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从南北战争到19世纪80年代,
批准的专利增加了1倍,到1914年超过4万件。这些新发明、新技术推动着
美国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生产
技术日益复杂,从而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科学
管理的先驱者。其中最突出的是泰罗。他对作业过程、工时测定、生产进度、
车间组织、人员选择和训练、工资制度等一系列有关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
研究,第一个把凭经验的传统管理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开创了科学管理的
新阶段,因而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主要代表作有《论传送带》、
《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和《科学管理原理》。此外,还有工业管理
家吉尔布雷斯夫妇的时间——动作研究方法、埃默森的成本管理、福特的同
期管理等等。这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原理与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因此,技术革命和科学管理推动着美国工业化迅速向前发展。
第四,资本积累和外国移民是美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工业化,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一时期,美国的资本主要靠
国内通过节约、储蓄和发行股票来积聚资本,同时也大量利用外国资本加速
本国工业的发展。到1914年,美国仍然是一个资本输入国,在引进的外资中
约有67亿美元是欧洲国家的投资,其中半数以上是英国资本。这些外国资本
大多投入美国的铁路证券、土地、采矿和畜牧业方面。就对铁路证券的投资
来说,外国资本要占到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
外国移民是促进美国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迫切需要大量劳动力。从1861—1910年涌入美国的移民近2300万人。
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欧洲,他们带来一定的技术和一部分资金,为美国工农业
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技术力量和资金,同时也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从而大
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五,工业化时期的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工业化需要大批有知识、
有专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尤其是后进国家要缩短与先进国家的
技术差距,发展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据调查,1870年美国仅有16000名中
学毕业生,到1916年增至25。9万名。在同一时期,5—17岁在校学生占全
国人口比重从57%上升到75%。为了发展教育,在州政府的预算支出中,教
育经费是逐步上升的。1890年是600万美元,1902年是1600万美元,1913
年增加到5000万美元。教育经费的支出占州政府各类支出的第二位。而市县
地方政府用于教育的经费更加突出,1900年是1。39亿美元,1902年是2。2
亿美元,1913是2。81亿美元,教育经费均占各类支出的第一位。
… Page 18…
高等学校在南北战争以前,在东部和中西部的16个州内,已有所发展。
但这期间只有35所大学开设了工程学系。南北战争之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
需要,多种类型的学校进一步发展起来。在60年代初,根据“莫里尔赠地学
院法”建立起来的农学院和工学院为美国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培养出了大批
专业人才。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都是这个时
期建立起来的。同时,还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德国的柏林、耶那、莱比锡等大
学深造。在 1870—1916年期间,每年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从
9200人增至49800人。这种智力投资的结果,对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
难以估量的作用。
(2)德国
德国继19世纪50—60年代的工业高涨之后,从1870年初起,工业又出
现跳跃式增长。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13年,工业生产提高
了4。6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上升了6。5倍,消费品的生产上升了2。4倍。
①从德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来看,1860—1870年仅为2。7%;1870—
1880年上升为4。1%;1880—1890上升为6。4%;1890—1900年为6。1%;
1900—1913年间仍达4。2%。德国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英、法两国,
仅次于美国。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中,重工业和一些新兴工业
部门的发展特别迅速。1870—1913年的43年间,煤产量从3400万吨增至
27730万吨,增长了7倍多;生铁产量从140万吨增至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