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六岁雁门解围,通鉴、新旧唐书上当然都要这么写。但据说当时李世民所投的云定兴军的情况是只能自保……
随后李世民随李渊到了太原。从小时候开始他基本上一直是跟着李渊各处奔走,这次全家当中李渊就只带了他一个去赴任,而把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全都留了下来。推测他这样做是因为隋炀帝喜怒无常,尽快地赴任以免夜长梦多,当然就不能把全家都带上。但一个人去的话又太孤单,所以带一个儿子在身边有个依靠。而带谁去则说明了他的偏爱——他的确是偏爱李世民的。在路上,李渊悄悄地对儿子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这样的言行可不像是教育儿子要忠于朝廷,相反,这句话表达了李渊那若有若无的反意。
李氏家族是有野心的家族,乱世出英雄,这样的家族此时当然不会没有动静。看一个漫画中杨广说过一句话:“李渊这家伙生了一窝反贼。”不错,李世民就是那窝反贼中最积极的一个。他到处招兵买马,然后又劝李渊赶紧起兵。结果某一天出现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五十多岁的人站在桌边,手中握笔,满脸“怒气”;一个十八岁左右的少年立于一旁,稚气尚未脱尽,脸上兴许还有些许委屈……“你这样说大逆不道,我把你拿去交给朝廷。”“你要拿就拿吧,我不会辞死的。”自然很难想像李渊真会这么做,也许李世民还真有些有恃无恐。
后来李渊因打突厥不利,隋炀帝千里之外派使者来将他下狱。李渊大概后悔极了,要李世民赶快回河东找李建成起兵,李世民则流着泪说:“芒砀山泽,是处容人。请同汉祖,以观时变。”也就是劝李渊去做“贼”,真是有点可爱的天真,刘邦当年的做法当其时还能不能行得通,似乎欠考虑。其实我觉得太原起兵时的李世民还是有很浓的孩子气的,很有点像由德语转到英语的一个词:Naive。一场虚惊过后,得到释放的李渊则加紧了行动。最终在晋阳宫兵变中成功地干掉了王威、高君雅,然后正式宣布起义。
那么晋阳起兵谁是主谋呢?起兵之事,李渊一定想到了,李世民也想到了。问题是究竟是李渊教导李世民,还是李世民劝李渊。如果说是前者,则李渊并未有非常明确的指示要他去做什么。如果说是后者,则李渊并非完全没有想法。可以说他平时的一些言行无疑是播了野心的种子,那么他自己又怎会没有野心?有人说李世民是猜测着李渊的心思而后行动。其实李世民对于父亲想造反根本不必猜测,因为李渊经常把这个意思单独说给他听。李渊曾和宇文士及明确谈过起兵,这种事都能和外人说,自己的儿子又怎会毫不知情。只是李渊说的大都是理论,而要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落实到行动中,就要靠李世民出面了,因为李渊有种种不便不宜直接由他去做。父子二人配合得非常好,一个纵观大局宏观调控,一个紧抓细节积极运作,终于成功地起义了。然而这时有一件事,引起了后来的文人苏轼的注意:他看到李世民当时一味劝父亲起兵,却从未说过他的兄弟们该怎么办,觉得奇怪,猜测是他根本没想过他们,或许是故意的,想借刀杀人,免去日后之争。东坡先生的这个想法多半还是有点由结果推原因了,实际上当时只怕多半是顾不上这个的,而且也并没有完全不管啊,信还是发了的,不然李建成他们是怎么逃出来的呢?
从太原到长安,一路上比较顺利,就是中途打宋老生时有点麻烦,当时连日阴雨而且粮草也快用完了,害得李渊差点想回去。《起居注》和新旧唐书上关于这里的记载有些差异,《新唐书》上是李世民哭谏了一番之后,李渊让他去追回已撤退的左军,结果“失道入山谷,弃其马,步而及其兵”,着实辛苦;《起居注》则是李渊说了一番什么“宋老生乳臭未干(由此可见宋老生也比较年轻,只是李渊自己的孩子就不是乳臭未干了吗?),屈突通胆子太小”之类的话后便出兵了。有人曾以新旧唐书上写得栩栩如生而推出造假的可能性不大,的确是这样,毕竟编一个故事要比描述一件事难得多了。而且,写《起居注》的时候,温大雅更多的应该是凭自己看到的事情来写,如果是李渊父子之间的话,如果他们不说,他也是不知道的。可李渊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功夫跟温大雅说当初我们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比如李渊那次说要把李世民拿送朝廷的话,温大雅就没记。李世民大概也不会去和温大雅说这些事情,所以在《起居注》中就只能看到也许是已追回左军之后李渊对外的表现了。
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2)
后来兵分两路,按理应该让稍长的儿子自带一军,但李渊似乎更相信李世民的能力,倒是李建成要由自己来带。可以想见,李世民一直在李渊身边,平日里耳提面命,其能力如何自然清楚,而李建成则是平日在家里守家,又能守出什么本事来?李世民那边一路上招降纳叛,就是这时遇到了他姐姐平阳公主的人马。现代的人总是能从平常的记载里看出什么东西(尽管我也有点这样),我就看到一篇文章里说李世民是用阴谋吞并了他姐姐的部队……这个不符合逻辑,因为平阳公主和李世民当时都带的是他们父亲的人马,而且平阳公主也不存在什么野心要自成一派掌握兵权,所以此时合在一起并没有什么疑问。
李渊建国后,史书上记了这么一笔,说有人劝李渊立世民为太子,李渊也这样问过李世民,结果遭到李世民的拒绝。好像很多人都对此质疑,说如果有人这样建议,为何不大书特书云云。以我的猜测,首倡此议的人,会不会就是刘文静呢?他是首当其冲被李渊干掉的。也许当时的情况是,他首先这样提议,然后有些人随声附和。但随声附和到底只是附和而已,而且又是大家一块说的,有“法不责众”之说,因此李渊也不会真把附和的人都记清楚或确认为是李世民的人。很多人都是从太原过来的,对李世民更拥戴一些很正常,何况李渊当时应该是有心立世民,所以对此也不会过多在意。而日后想起此事时别的大概都记不清了,但是对那个带头的人却印象格外的深刻,所以刘文静后来的被杀也就不难理解了,他就是杀一儆百的那个被李渊记得最牢的“一”。当时的新生王朝尚未有太子,没有太子时立一个比有太子时废一个再另立简单得多。看牛致功的《唐高祖传》里(牛先生可是很拥护李渊的,而且也有些倾向于李建成),在此书中他认为李渊此时要立的是李世民,理由是:从时间上讲,封世民为尚书令在前,封建成为太子在后——问过世民之后,他不同意,所以封他做尚书令以为补偿,过了几天才立建成为太子。无疑这是说得通的。
那么唐朝立国,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一般一个朝廷初立封王时,多用这些古代大国的国号,到了后期则因为这些都用完了,所以只能用其他的字,于是什么王都有,典型的像太平天国,什么补王、对王、畏王、就王、顶王、听王、梯王,按一位朋友的话说,就是他们认识的汉字几乎全都用上了。相对而言,李世民的封号“秦王”是很威风的,不禁令人想到那个扫六合吞八荒的秦,那个雄视六国独霸天下的秦,再加上后来李世民的玄甲军也用的是黑色,和秦朝崇尚的黑是一样的,的确有一番“秦”王的味道。暗暗想到李渊的用意会不会正是如此呢?看他给元吉的封号齐,是战国时仅次于秦的大国。不过“齐王”在唐朝比较倒霉,凡是齐王基本上都不得善终,李元吉是一个,李祐是一个,后面还有一个李倓是死后加封的齐王,也算是一个吧。但是“岐王”就好了很多(唐末李茂贞也曾被封为岐王,但那时唐已无力控制大局,加之李茂贞并非皇室成员,因此不在考虑之列,不过,他本人倒也是善终,年六十九岁而卒。这里指玄宗的弟弟李范),不但平安过了一辈子,而且还颇有“好客”之名,杜甫、王维就常出入岐王宅府,李范死后还被追为“惠文太子”,可谓命好矣。看,虽然同音,但字不一样,差别居然就这么大。
武德年间基本上一直忙于统一事业的李世民,是李渊的一张王牌,是绝对的嫡系部队。不过这里不想多说他的胜利(前面乱世群雄那里说过一些),说一下他唯的一次败绩,就是征薛举的第二战。这是唐朝的开国第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