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6年7月15日,我们提到的那3位科学家在《物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
为《微观和宏观系统的统一动力学》(Unified dynamics for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systems),从而开创了GRW理论。GRW的主要假定是,任何系统,不管是微观
还是宏观的,都不可能在严格的意义上孤立,也就是和外界毫不相干。它们总是和环境发
生着种种交流,为一些随机(stochastic)的过程所影响,这些随机的物理过程——不管它
们实质上到底是什么——会随机地造成某些微观系统,比如一个电子的位置,从一个弥漫
的叠加状态变为在空间中比较精确的定域(实际上就是哥本哈根口中的“坍缩”),尽管对
于单个粒子来说,这种过程发生的可能性是如此之低——按照他们原本的估计,平均要等
上10^16秒,也就是近10亿年才会发生一次。所以从整体上看,微观系统基本上处于叠加
状态是不假的,但这种定域过程的确偶尔发生,我们把这称为一个“自发的定域过程”
(spontaneous localization)。GRW有时候也称为“自发定域理论”。
关键是,虽然对于单个粒子来说要等上如此漫长的时间才能迎来一次自发过程,可是
对于一个宏观系统来说可就未必了。拿薛定谔那只可怜的猫来说,一只猫由大约10^27个
粒子组成,虽然每个粒子平均要等上几亿年才有一次自发定域,但对像猫这样大的系统,
每秒必定有成千上万的粒子经历了这种过程。
Ghirardi等人把薛定谔方程换成了所谓的密度矩阵方程,然后做了复杂的计算,看看
这样的自发定域过程会对整个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发现,因为整个系统中的粒子
实际上都是互相纠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粒子的自发定域会非常迅速地影响到整个体系,
就像推倒了一块骨牌然后造成了大规模的多米诺效应。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宏观系统会在
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一次整体上的自发定域。如果一个粒子平均要花上10亿年时间,那么对
于一个含有1摩尔粒子的系统来说(数量级在10^23个),它只要0。1微秒就会发生定域,使
得自己的位置从弥漫开来变成精确地出现在某个地点。这里面既不要“观测者”,也不牵
涉到“意识”,它只是基于随机过程!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当决定薛定谔猫的生死的那一刻来临时,它的确经历了死/活
的叠加!只不过这种叠加只维持了非常短,非常短的时间,然后马上“自发地”精确化,
变成了日常意义上的,单纯的非死即活。因为时间很短,我们没法感觉到这一叠加过程!
这听上去的确不错,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可以一视同仁地解释微观上的量子叠加和
宏观上物体的不可叠加性。
但是,GRW自身也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困难,这条大道并不是那样顺畅的。他们的论文
发表当年,海德堡大学的E。Joos就向《物理评论》递交了关于这个理论的评论,而这个评
论也在次年发表,对GRW提出了置疑。自那时起,对GRW的疑问声一直很大,虽然有的人非
常喜欢它,但是从未在物理学家中变成主流。怀疑的理由有许多是相当技术化的,对于我
们史话的读者,我只想在最肤浅的层次上稍微提一些。
GRW的计算是完全基于随机过程的,而并不引入类如“观测使得波函数坍缩”之类的
假设。他们在这里所假设的“自发”过程,虽然其概念和“坍缩”类似,实际上是指一个
粒子的位置从一个非常不精确的分布变成一个比较精确的分布,而不是完全确定的位置!
换句话说,不管坍缩前还是坍缩后,粒子的位置始终是一种不确定的分布,必须为统计曲
线(高斯钟形曲线)所描述。所谓坍缩,只不过是它从一个非常矮平的曲线变成一个非常尖
锐的曲线罢了。在哥本哈根解释中,只要一观测,系统的位置就从不确定变成完全确定了
,而GRW虽然不需要“观测者”,但在它的框架里面没有什么东西是实际上确定的,只有
“非常精确”,“比较精确”,“非常不精确”之类的区别。比如说当我盯着你看的时候
,你并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位置,虽然组成你的大部分物质(粒子)都聚集在你所站的那个
地方,但真正描述你的还是一个钟形线(虽然是非常尖锐的钟形线)!我只能说,“绝大部
分的你”在你所站的那个地方,而组成你的另外的那“一小撮”(虽然是极少极少的一小
撮)却仍然弥漫在空间中,充斥着整个屋子,甚至一直延伸到宇宙的尽头!
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你”都填满了整个宇宙,只不过“大部分”的你聚集在某
个地方而已。作为一个宏观物体的好处是,明显的量子叠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发
定域,但这只是意味着大多数粒子聚集到了某个地方,总有一小部分的粒子仍然留在无穷
的空间中。单纯地从逻辑上讲,这也没什么不妥,谁知道你是不是真有小到无可觉察的一
部分弥漫在空间中呢?但这毕竟违反了常识!如果必定要违反常识,那我们干脆承认猫又
死又活,似乎也不见得糟糕多少。
GRW还抛弃了能量守恒(当然,按照相对论,其实是质能守恒)。自发的坍缩使得这样
的守恒实际上不成立,但破坏是那样微小,所需等待的时间是那样漫长,使得人们根本不
注意到它。抛弃能量守恒在许多人看来是无法容忍的行为。我们还记得,当年玻尔的BKS
理论遭到了爱因斯坦和泡利多么严厉的抨击。
还有,如果自发坍缩的时间是和组成系统的粒子数量成反比的,也就是说组成一个系
统的粒子越少,其位置精确化所要求的平均时间越长,那么当我们描述一些非常小的探测
装置时,这个理论的预测似乎就不太妙了。比如要探测一个光子的位置,我们不必动用庞
大而复杂的仪器,而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感光剂来做到。如果好好安排,我们完全可以只用
到数十亿个粒子(主要是银离子)来完成这个任务。按照哥本哈根,这无疑也是一次“观测
”,可以立刻使光子的波函数坍缩而得到一个确定的位置,但如果用GRW的方法来计算,
这样小的一个系统必须等上平均差不多一年才会产生一次“自发”的定域。
Roland Omnes后来提到,Ghirardi在私人的谈话中承认了这一困难。但他争辩说,就
算在光子使银离子感光这一过程中牵涉到的粒子数目不足以使系统足够快地完成自发定域
,我们谁都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作为观测者的我们不去观测这个实验的结果,谁知道
呢,说不定光子真的需要等上一年来得到精确的位置。可是一旦我们去观察实验结果,这
就把我们自己的大脑也牵涉进整个系统中来了。关键是,我们的大脑足够“大”(有没有
意识倒不重要),足够大的物体便使得光子迅速地得到了一个相对精确的定位!
推而广之,因为我们长着一个大脑袋,所以不管我们看什么,都不会出现位置模糊的
量子现象。要是我们拿复杂的仪器去测量,那么当然,测量的时候对象就马上变得精确了
。即使仪器非常简单细小,测量以后对象仍有可能保持在模糊状态,它也会在我们观测结
果时因为拥有众多粒子的“大脑”的介入而迅速定域。我们是注定无法直接感觉到任何量
子效应了,不知道一个足够小的病毒能否争取到足够长的时间来感觉到“光子又在这里又
在那里”的奇妙景象(如果它能够感觉的话!)?
最后,薛定谔方程是线性的,而GRW用密度矩阵方程将它取而代之以后,实际上把整
个理论体系变成了非线性的!这实际上会使它作出一些和标准量子论不同的预言,而它们
可以用实验来检验(只要我们的技术手段更加精确一些)!可是,标准量子论在实践中是如
此成功,它的辉煌是如此灿烂,以致任何想和它在实践上比高低的企图都显得前途不太美
妙。我们已经目睹了定域隐变量理论的惨死,不知GRW能否有更好的运气?另一位量子论
专家,因斯布鲁克大学的Zeilinger(提出GHZ检验的那个)在2000年为Nature杂志撰写的庆
祝量子论诞生100周年的文章中大胆地预测,将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