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阿拉伯文学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语言,只有“无知的伪信者”或“伪信的无知者”才不重视它。

  语言问题实际上属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范畴。在后一个问题上他也与萨拉迈·穆萨展开了论争。

  1926年塔哈·侯赛因发表《论蒙昧时代的诗歌》一书,带来本世纪前期最大的一次文学大辩论。拉斐仪作为传统的捍卫者,在这场辩论中充当了反对派的主帅。他为批判塔哈·侯赛因,于同年发表了《在<古兰经>的旗帜下》一书,针锋相对地抨击了对方的全部思想和观点。指责塔哈·侯赛因在其著作中表现出“狂傲”、“错谬”和“无知”,“效法欧洲思想巨人们中的破坏者”,他是“他们中的一员”。

  拉斐仪认为,塔哈·侯赛因在其著作中犯下的“最可耻的错误”,是宣布在研究中要排除宗教。他说,“这是愚蠢至极”。他质问对方,假如研究者忘掉了自己的宗教,那这研究对历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他讽刺道:“塔哈是这样一个人:他带着自己的舌头去了欧洲,又带着他的舌头回来,但他把自己的心抛在那里,丢弃在罗马的废墟中了!”

  在这部充满辛辣讽刺的专著中,他甚至提出这样一种政治性判断:“我担心塔哈是一个从事败坏(我们)民族道德的欧洲的殖民主义者的‘工具’……他在破坏穆斯林心目中神圣的事物……”

  把文学批评引向宗教,引向政治,用宗教性和政治性结论代替文学批评,这是拉斐仪在论战中的特点。在对塔哈·侯赛因的观点进行尖锐的批判之后,拉斐仪又写出《在铁杆上》 (1929),对阿卡德及其诗歌革新派展开猛烈的攻击。拉斐仪与阿卡德的论战,是“力量型对力量型”的战斗,言词激烈,各不相让,创下文学论争尖锐性的记录。在他们的争论中有涉及文学批评标准的原则性分歧,也有不少感情用事的成分。

  1936年拉斐仪出版三卷本的《笔的启示》一书。这本书首卷序言中正面提出了“完整的艺术创作”的标准,它们是:文学要包含深刻的内容;文章要准确、生动,能激起美妙的幻想;应把“世界的本质”忠实反映到诗文中。为此必须善于从生活中摄取这些本质表现,善于用更忠实、更细致、更优美的风格将其再现给读者;完整的艺术创作是把复杂的表面现象安排得恰到好处,进而揭示世界的本质,文学应能表现人间之美,把生活的意义提高一步;要重视文学语言,而语言应得到理智的滋养。

  他还论及作家的责任。他说,真正的作家不是为写作而写的,而是用手中强有力的工具把世界十分艺术地描绘出来。作家的责任是阐述真理,澄清是非,消除动荡和混乱,以其思想作精神世界与生活的桥梁。作家应永远具有电流一样敏感的神经,接受精神的启示。作家的心灵中应有充足的燃料让精神的火花点燃,让思想源源不断迸发。作家还必须有深刻的调察力,因为揭露世界的本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每一个本质问题,如信仰、爱情、美、幸福、真理等,在各个时代都需要新思想进行新创作。

  《笔的启示》充满虔诚的穆斯林对真主、先知的尊崇,对伊斯兰哲学、文化的自豪感,对穆斯林兄弟的同情和对伊斯兰教的敌人的仇恨。他号召圣战,呼唤“大炮样的”人,要同胞像“雄狮”一样显示威风,发挥“斗争的本能”。他用传统道德向穆斯林妇女提出忠告,要她们警惕“肉欲海洋”上的“饿鹰”。

  由于拉斐仪坚持用伊斯兰的传统价值标准衡量一切并为此战斗一生,所以他在某些伊斯兰主义者和阿拉伯主义者心目中是一位英雄。

  拉斐仪在阿拉伯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正确评价这个人物有助于把握这一时期新与旧斗争的实质。他对西方文化价值的怀疑和否定,透露出一个心灵受伤的民族,对给他们带来创伤的欧洲的全面逆反,也显示出一个有丰富历史遗产和宗教文化的民族,对自身的过分自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