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阿拉伯文学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鲁佐德》是七幕话剧。主要人物只有三个,除国王和王后外,还有一位暗暗爱着王后的大臣格麦尔。

  山鲁佐德的形象比较复杂,费解。在剧中,山鲁佐德始终像一则神话,带着难解的神秘;又像一位预言家或智者,对山鲁亚尔的思想和行动能随时提出解释和作出评价。她随心所欲,支配着周围的环境,没有多少道德禁忌,而且未受到任何惩罚。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哈基姆突出了人性的多种表现,实际上借肋她反衬出的局限性和存在的自满自足。

  哈基姆在四十年代还写过不少哲理剧。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皮格马里翁》(1942)、《智者苏莱曼》(1943)、《俄狄浦斯王》(1949)等。这些剧作表明,哈基姆不仅重视借鉴、学习阿拉伯古代文学遗产,而且重视西方古代文学的遗产。

  社会剧

  从四十年代中期开,哈基姆的戏剧创作方向又逐渐向现实主义倾斜,而且剧作数量也以每年平均三个剧本的速度递增。到五十年代中期,他写出的社会现实题材的各类剧本已经超过三十多个,这些剧作后来分别收入 《社会舞台》和《花样舞台》两个大型集子。

  《窃贼》(1947)是一部批判力很强的社会剧。

  《一夜之间》(1950)是暴露官场的污浊腐败。

  哈基姆在五十年代还写了反映农民贫和斗争和三幕话剧《交易》(或译

  《契约》,1956)。在《交易》的后记中哈基姆单述了他的戏剧语言改革理论,被人称之为“第三种语言论”或“中间语言论”。他在《交易》中的实践,为统一阿拉伯现代舞台语言树立了良好的范例,受到广泛的肯定和重视。

  现代派戏剧的试验

  哈基姆的创作实践,遵循着一条为自己制定的基本原则,即“双重收获”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剧作家既要关心传统艺术,又要关心现代艺术;既要倾听传统的声音,又要敞开胸怀接受“新事物的陌生和奇特”。他十分看重艺术形式,甚至宣称“目的并不重要,全部艺术在于手段”。他反对偷工减料、逃避艰苦的艺术劳动,始终坚持艺术上的探索,显示出求新求变的创造精神。到六十年代,他已步入老年,仍用现代派的创作方法进行试验,连续写出《彷徨的苏丹》(1960)、《喂,爬树进!》(1962)、《人人有饭吃》(1963)、《狩猎行》(1964)、《火车之旅》(1964)等所谓“非理性剧”或“荒诞剧”。

  《彷徨的苏丹》(1960)以埃及马木鲁克朝为背景,写一个未经审判就被判处死刑的奴隶贩子,临刑前大喊冤枉,苏丹亲自干预,命令大法官重审。原来此人只说了一句“传大高贵的苏丹陛下不过是个未开释的奴隶”,而这本是事实。此剧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政治主题,将法律置于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之上,有一定现实针对性和普遍意义。

  《喂,爬树者!》(1962)既是哲理剧,又是荒诞剧。全剧分两大部分,不分幕,也没有具体时间规定。剧情朦胧,情节扑朔迷离。

  在此剧中,每人都有自己一个世界,一套逻辑,一种语言,彼此难以沟通,互相无法理解。剧中人物都有一定象征意义,但剧作者又不明示或暗示,任读者和观众去联想,参与创造。《人人有饭吃》等剧也都具有相似的特征。

  阿拉伯现代文学批评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阿拉伯现代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而三十年代更是这一文学的繁荣期。1920年旅美派“笔会”成立,1921年笛旺派向传统复兴派诗人提出挑战,1926年塔哈·侯赛因发表《论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1932年阿波罗诗社成立,这一系列文坛大事件使整个阿拉伯社会,特别是文化界,受到巨大的冲击,阿拉伯文学界成为阿拉伯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觉醒的象征,成为主导阿拉伯精神生活领域的重要力量。

  由于西方世俗文化观念的大量涌入,阿拉伯世界革新与守旧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伊斯兰传统文化价值的维护者,如拉希德·利达、穆斯塔法·阿卜杜—拉齐格、扎基·穆巴拉克、拉斐仪、艾米尔·夏基布·艾尔斯兰等,凭借传统文化所依靠的社会力量,对一切外来思潮采取否定和排拒的态度。他们崇经劝学,仰慕往古,有意无意地把学术争论引向宗教和政治,对革新派施加空前的压力。

  以塔哈·侯赛因、阿卡德、马齐尼、萨拉迈·穆萨、陶菲格·哈基姆等为中坚力量的革新派,尽管彼此之间在一些问题上存在歧见,但他们一般都对传统文化采取区分与取舍的态度,不一概加以肯定;对外来文化采取积极引进和吸收的态度,不是恐惧与排斥。

  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学论争中,最尖锐、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文学的民族性与地区性、国家性。是只建立统一的阿拉伯民族文学,还是也允许发展具有地域和国家色彩的多样性的文学?传统维护派出于泛伊斯兰主义和泛阿拉伯主义的神圣信念,认为提倡具有地区特征的文学,如“埃及主义”的文学,会导致民族统一性的削弱和民族分裂主义的抬头;而革新派认为,真正的民族文学,必须是与本地区、本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性相联系的文学,他们更重视文化统一性中的多样性发展。(二)文学语言问题。传统派认为,文学语言必须是神圣的、经历了历史考验的《古兰经》的语言。运用方言土语,提出“拉丁化”方案等,所有这些主张都是亵渎了阿拉伯语言,都包含着削弱阿拉伯民族联系的危险;革新派则认为,应允许文学语言多样化的试验,为了获得文学的大众性,即使使用方言土语,也是应该允许的。(三)文学的目的性。传统派把文学视作坚定宗教信仰、巩固民族政治、文化统一的一种手段;革新派则提出文学为社会、为人生的目标。(四)对阿拉伯文化遗产的态度。传统派认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无比丰富,只要努力发掘与继承,就会再造其辉煌与光荣;革新派则认为,东方遗产不足以使民族文化复兴,必须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文化,才能创造出适应现代复兴的文化。(五)内容与形式。传统派的作品在形式上强调语言纯正、地道,强调修辞技巧,在内容上强调作品的道德纯化目的;革新派则强调作品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群体意识,又要表达作家个人内心世界,同时强调作品艺术美的独立意义。

  总之,传统派坚持的是有宗教使命感的、内向的、独立发展的文学;革新派提倡的是从宗教意识形态控制下挣脱出来的、开放的、力求与世界文学同步发展的文学。前者依靠的是“信仰”,后者依靠的是“理性”;前者向往的是“有序”,后者憧憬的是“自由”。

  不过在两派中,每一派都有极端分子和趋于折中的人,而且就具体人而言,也有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学论争中,出现了新旧两派个别代表人物之间在某些问题上的彼此认同,以及新派人士之间在某些具体问题上的尖锐分歧,特别是带有不同西学背景的“拉丁派”与“撒克逊派”之间的争论。

  尽管革新派在主要方向的选择上符合时代的潮流,但他们大多数还未将民族的和外来的价值观作客观的分析比较,并最终提炼出一种完全超越欧洲东方学家的系统的、科学的、客观的结论,因此他们在很多具体问题上表现出不成熟性,给论战对象提供了出击的有利借口。

  卷入这一时期文学论争的不仅仅有作家、文学批评家,而且有各个领域的学者、宗教界人士、政治人物。文学论争有时还和党派之争、政治之争纠缠在一起,形成比较复杂的情况。在此我们仅就代表这一时期文化论争的三种倾向的三位著名人物,作简单的介绍。“阿拉伯文学之柱”塔哈·侯赛因

  塔哈·侯赛因 (1889——1973)是阿拉伯文学史和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少数几位人物之一,是推动阿拉伯现代文学复兴运动向纵深发展的革新派主将。他在小说创作、文学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外国文学评介等领域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

  塔哈·侯赛因是由一位盲童成长为文学家的,因此他又以“征服黑暗的人”驰誉世界。他出生于埃及美尼亚省马加加城附近的基鲁村。三岁时患眼疾,被庸医治瞎。1902年入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盲人部,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