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片

                                     铜    优    五    四    十    根    僧    解
                                │      波    分    分    诵    有    只    脱
                               │ 戒    离    戒    戒    戒    戒    戒    戒
                               │ 本    问    本    本    本    经    本    经
   ───────┼──────────────────────────
   共尼独在屏处坐│ 30    30    25    26    28    29    25    .
   食家与女人坐    │ 43    44    42    43    42    42    53    43
   食家与女屏处坐│ .    .    .    44    43    43    54    42
   独与女人屏处坐│ 41    45    43    .    .    28    70    29
   独与女人露处坐│ 45    31    44    45    29    .    .    .

   'P154' 


  在上表的比对中,可见『解脱戒经』以外的各本,都有「共尼独在屏处坐」,及「与在家妇女坐」三戒,但取意不同。「食家(有酒食家,或解说可淫妇女家)与女屏处坐」、「独与女人屏处坐」,『僧只戒本』与『根有戒经』,是作为不同的二戒。『铜 戒本』、『五分戒本』、『优波离问经』,没有「食家与女屏处坐」,却有「独与女人屏处坐」。『四分戒本』与『十诵戒本』,没有「独与女人屏处坐」,却有「食家与女屏处坐」。这似乎本是一戒,所以出没不同。『僧只戒本』与『根有戒经』,作为不同的二戒,也就没有「独与女人露处坐」戒。所说虽有差别,而「与在家妇女坐」,共有三条戒,还是一样的。『解脱戒经』,将「独与尼屏处坐」,合於「独与女人屏处坐」中。「女人」是可以总括出家女尼及在家女人的。都是女人,都是屏处坐,所犯的又都是波逸提。所以『解脱戒经』的九十波逸提,是开合不同,自成体系的。决非如或者所说,属於九十二波逸提系统,只是脱落了两条(4)。 


  4。「自往尼住处教诫」,『四分戒本』等缺。『戒经』条文的意义不明,寻各部广律的内容,对列如下∶ 
图片

                                  │铜  五  僧  鼻  四  十  根
                                  │   分  只  奈  分  诵  有
                                  │律  律  律  耶  律  律  律
  ────────┼─────────────
   非僧差教诫尼       │        21  21
'P155'
                                   │21  21          21  21  21
   (界外自差教尼)│       (23) .
   教诫尼至日暮        │22  22  22  22  22  22  22
   自往尼住处教诫    │23  23  23  .  .  .  .

   


  「非僧差教诫尼」、「自往尼住处教诫」,到底有什麽差别?可能的差别有二∶一、「非僧差教诫尼」,是半月半月请教诫时;「自往尼住处教诫」,是平时。二、「非僧差教诫尼」,是尼众到比丘住处来请教诫(这样,与下一条「教诫尼至日暮」,尼众来不及回去的因缘相合);「自往尼住处教诫」,是到尼寺中去。这二条戒的差别,『五分律』所说,不大分明。这都不是僧伽推派的;不论是布萨日或平时,来受教或去教,都是一样。所以『四分戒本』等,都简化而合为一戒。『僧只律』虽有「自往尼住处教诫」,但因缘为「界外自差教尼」。这一因缘,『鼻奈耶』没有;其馀上座部Sthavira各律,都是附於「非僧差教诫尼」戒之下的。这样,『僧只律』自成一系,与上座部派的三戒或二戒,共有三类不同。 


  第七部「学法」,或作「众学法」,意思为众多的学法。这是「应当学」,与其他学处S/iks!a^pada 不同,条数似没有严格的规定,所以是条数出入最大的一部。众学法的条数多少,据各部广律,及不同诵本的「戒经」,参照『律藏之研究』(5),并为补充条理如下∶ 'P156' 
图片

                            │ 僧  优  铜  四  解  五  根  根  十  名  根  十  十  十  十  鼻
                            │ 只  波     分  脱  分  有  有  诵  义  有  诵  诵  诵  诵  奈
                            │ 戒  离  戒  戒  戒  戒  藏  梵  别  大  戒  古  律  戒  梵
                            │ 本  问  本  本  经  本  本  本  本  集  经  本  本  本  本  耶
    ──────┼────────────────────────────────
    衣著                │ 2   2   2   2   10  10  10  10  10  10  12  16  16  16  16  16
    入白衣舍.坐│ 21  22  24  25  29  40  29  29  46  29  26  40  41  45  45  47
    受饮食.钵    │ 24  29  30  23  34  30  39  39  27  37  35  28  27  27  27  26
    说法                │ 16  16  16  20  19  16  26  26  21  25  22  19  19  21  21  20
    大小便           │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上树观望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塔.像           │ .  .  .  26  .  .  .  .  .  .  .  .  .  .  .  .
        (合计)   │ 66  72  75  100 96  100 108 108 108 105 99  107 107 113 113 113

   


  在这些不同的诵本中,『四分戒本』是最特殊的。由於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特重塔婆功德,所以增列二六条(6)。否则,『四分戒本』的众学法,与『铜 戒本』是大体相同的。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系统中,『根有戒经』的众学法,『律藏之研究』,计算为九九条(7)。然无论是广律、戒经,律的论书,都是或开或合,究竟有多少条,我是怎麽也数不过来。 'P157' 这正好说明了,众学法的古形,与其馀七部是不同的。众学法没有明确的定数,所以泛称为「众」。在诵本流传中,各有所重不同。『根有戒经』对於受用饮食,分别得较详细,与『解脱戒经』相近。『十诵戒本』等,对於入白衣舍,说得特别详细;『五分戒本』也有类似的倾向。或详於这些,或详 於那些,都是部派分化以後,各部的所重不同。众学法条数的多少,并不能决定「戒经」的旧有或新起。总之,众多学法,为比丘众日常外出应供,及为信众说法所有的威仪(上树观望,也与外出有关)。制立学处以前,早已形成比丘众的威仪法式。僧伽的习惯法,在半月半月说波罗提木叉中,组为第五部,本没有明确的条数。如著重威仪的大纲∶衣、食、行来出入等,各部「戒经」是终归一致的。除『四分戒本』的塔婆、佛像事,与众本不同外,所差仅「上树」一则而已。 


  「波罗提木叉经」──「戒经」,是半月半月诵说的。印度人特重口授;对於半月半月诵说的「戒经」,更重於口授;在以文字记录以後,也还是重於口诵(8)。部派那麽多,流行的区域那麽广,时间又那麽久,而「波罗提木叉经」的传诵,实际上只差三条──波逸提二条,众学法一条。这是不能不钦佩佛教的大德们,对於「波罗提木叉经」的尊重,及忆持力的坚强(9)! 


   
注【22…001】平川彰『律藏之研究』(四三一──四七二)。 
注【22…002】『优波离问经』,及『鼻奈耶』等,虽非「戒经」,可以明确的考见戒条数目,也一并列出。 'P158' 
注【22…003】『弥沙塞五分戒本』(大正二二.一九七中)。 
注【22…004】平川彰『律藏之研究』(四五九)。 
注【22…005】平川彰『律藏之研究』(四六七)。 
注【22…006】『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六说∶「佛在世,未有塔。此戒佛在世制,是故无「著革屣入佛塔」。┅┅此上二十戒,梵本无有,如来在世,塔无佛故」(大正二四.七八七上──中)。 
注【22…007】平川彰『律藏之研究』(四三四、四六七)。 
注【22…008】法显於西元五世纪初西游,「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诸国,皆师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