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访淮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浅层地下水是地下水使用最便捷、最普遍、最大量的水资源。我们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到,“地下淮河”重要组成部分浅层地下水现状:污染,还是污染!  
  历史上,淮河流域的确富水,多涝而少旱。平原地区由于比降很小,加上黄河泥沙冲积面积较大,地下水排泄有一定难度,造成浅层地下水位较高。在皖北的阜阳、亳州以及沙颍河、泉河沿岸地区,上世纪90年代前,不少地方挖下一两米即可见地下水。  
  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加之地质调查不充分,过去政府、水利部门和老百姓,都认为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地下水富集区。这样,上世纪80年代后,淮河流域开始出现缺水现象,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各地倡导并扶持城乡群众打井饮用和灌溉。根据淮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到2000年底,全流域地区共打井132万多眼,年开采地下水超过120亿立方米。地下水成为淮河流域城乡的主要饮用水源。  
  我们进一步采访发现,现在的水利部门开始限采地下水。但近几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经济能力增强,加之现在流域的河流水视觉和气味均不好,干旱季节甚至无水可流,小城镇、农村几乎全部就地打井饮用地下水。县城以上规模城市,除淮南市、蚌埠部分地区少量地下水可开采外,基本上以地下水为饮用水主体。阜阳市自来水厂原来的饮用水源就以地下水为主。因过量超采,上世纪90年代后期,阜阳把茨淮新河作为新的水源,建成日供水10万吨的二水厂。现在,实际每天供应仅5000吨。除水源不够充足外,水体状况不好,消毒粉气味太重,居民不愿接受,这是主要原因。阜阳城及郊区的居民还是千方百计寻找地下水作为自己的饮用水源。  
  我们在采访中耳闻目睹了整个流域的人们都在抱怨“水井越打越深、地下水怪味越来越重”。河南、安徽的淮河平原地区,10年前挖一两米就有地下水,现在30米以上基本无水。河南省项城县张寨村民,在沙河边打井,也要打到40米左右,而水质混浊,有气味。上游污染状况最轻、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河南信阳市,居住在城郊河河边琵琶山村的一位姓强的老汉告诉记者:“河水又黑又臭,没法用了。花几千元打口井,水味道怪怪的,也不敢送去化验。如果化验说是不能喝的水,难道就不喝水了?”  
  河南省《淮河流域地质环境调查报告》中称,地下水“水质受污染程度主要表现在味腥臭、咸、苦涩,居民通俗讲法为味怪、水垢大”。  
  这个有语病的句子告诉我们的不是“污染程度”,实际上是污染表现。    
  形神相似的“地下淮河”(2)    
  在淮河流域,无论城乡,这样的抱怨充塞耳畔。  
  我在淮河流域采访的前两周,因不习惯在饮用水里加盐、加糖,只能像在沙漠中一样,克制饮水。采访中间找机会回到合肥,当晚坐在餐桌边一气喝下两暖瓶开水。  
  2003年底和2004年初,沿淮四省地质调查部门分别完成了“地下淮河”的污染状况普查主体工作,发现全流域50米以内的浅层水中,目前已有50%以上成为五类水。即和地表水一样,严格意义上不能浇地、不能作工业用,更不能饮用,丧失了“水”的功能。沿淮四省中地表水量最丰的是江苏省环洪泽湖地区。江苏省地质调查院2004年2月的调查结果显示:“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其中氟化物大量超标,氨氮、硝酸盐、锰等均超标,锰超标率达46。9%。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杨则东介绍,根据他们对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的调查,“浅层水的污染一方面来源于长期以来的面源污染,另一方面是工业污染的渗透。”我们在采访中获得淮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质状况的材料后,在上10公斤的资料中,看到了专家介绍的非常明显的规律:其一,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进入地下,地表看不到径流,在地下形成污染源。  
  我们在沙颍河沿岸地区,干流的一些地区,了解到一些乡镇小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利用淮河流域平原砂土松散,将排放的污水存放到一段深沟里。干旱季节,大气蒸发掉大部分水分,部分污染物再下渗到土壤中一部分,剩余的“精华”利用雨季,择机冲刷。这样“零”排放的企业,即使环保部门查出来,处理也较困难。周口市环保局执法监督站张云海告诉我们:“周口80%左右的小企业,排放污水是到不了河里的”。言下之意,这些企业只是污染了周边环境,并没有污染淮河。安徽省地质调查院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安徽省涡阳县有一些偷偷办起来的小造纸厂,设于农庄,四周围上高墙,半夜生产。  
  他们就是利用田边地头的渗水沟,将排放的污水囤积起来。小的企业往往只会有百十米长的污水沟,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的铅回收企业,也是属于污水排放量少(但污染度高)的行业。  
  每到一个企业,就发现后面会有一个大院子,里面有一个大坑,用作存放污水。乍一看,还以为是农家的污水塘。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周口沙颍河大闸北面,在城市里面,居然还有一排这样的企业。与安徽、山东部分地区污染企业不同,他们囤积污水的大池塘就在门前,一个接着一个。水深尺余,五颜六色。上面常常漂浮着半固体状的发泡物,偶尔还有一两个半腐烂的误入其中丧命的小动物的尸体。一眼瞟过,顿时五脏翻腾,直是作呕。  
  我每每看到这种地方,都有毛骨悚然的恐惧感,情不自禁联想到小时候走在农村生产队的大粪坑边的情形:直径10多米、深约五六米,里面存放着全村人和动物的粪尿。表面结起硬硬的壳,周边绿草异常繁茂。小猪、小羊一不小心跌落其中,几次挣扎,即不见顶,硬硬的壳又聚拢起来,恢复死寂。只是十天半月后,会有一个肚子硕大的尸体顶破硬壳浮上来。据大人说,附近村庄经常发生小孩失足其中,其下场如同小猪、羊。这一切,大概是我童年对丑恶、恐惧印象最深的回忆。  
  其二,城镇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  
  真正农村的生活污染是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洁净能力分解消化的。  
  与其他河流流域不同的是,淮河流域地处中国的中、西部落后地区,流域中心城市最大的是淮南,其次要数蚌埠、周口、枣庄等,人口密集,却没有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城市。数十个地级市、100多个县城和2000多个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如同散落在流域27万平方公里上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污染制造厂:这里每天要排放生活污水、便尿、垃圾等。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准要高于农村,生活污染物的排放也要高于农村人口。据专业部门的测算,城市人均日产生废水0。22吨以上,农村人均仅为0。08吨。小面积集中排放的生活污染,如同工业污染源,而且无法“关闭”。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对一些村庄做了调查,发现几乎每个村庄都是地下水的污染源。专业术语称为“点状污染”。  
  至于农村的施肥、养殖等面源污染,目前尚未列入研究范围,具体情况难有准确的说法。  
  沿淮四省的地质调查部门采用打井、监测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方法,对不同环境的上千个点进行抽查,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    
  形神相似的“地下淮河”(3)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一直以为地下水只是相对稳定的局部的土壤含水。其实不然。地质专家告诉我们:和地表径流一样,浅层地下水是一个循环的系统,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然后按一定的规律循环、排泄。河流就是地下水排泄的结果,而不是我们想象的地下水由河流渗透下去的。一般说来,河底深度,就是当地浅层地下水的最低水位。相反,河流对地下水的渗透非常微弱,最多只是对两岸狭窄地带有一定影响。  
  按这样的规律,我们任一污染、哪怕滴落在土壤里任一滴污水,也许看起来被土壤吸收,但最终是由大气降水冲刷,或者经土壤渗漏,经过地下水循环,都会汇入河流中,成为污染源之一。  
  对“地下淮河”的认识和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认识不足,导致对淮河污染状况认识和评估数字出现一定的差异。  
  “同是一河污染水,测量数字为什么不一样?”从中央领导,到普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