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方文学简史(日本部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家物语》不同的是,《太平记》里的悲壮美或模式性相对淡薄。在《平家物语》的创作年代,王朝式抒情尚具生命力,可以借此表现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同时胜败已经分明,败者平家已被消灭。从平家灭亡到 《平家物语》受到推崇,中间隔了近200年时间。相反,《太平记》中的战争却十分切近,直接反映在“物语”叙事的文学视野中。且给人以动荡、浑沌、复杂之感。

  《太平记》的作者不明,相传是一位叫作“小岛法师”的物语僧人。或由多位僧人合作而成。作品中,禅宗思想十分明显。因而有人推断作者是禅僧。《太平记》描写了跨度50余年、频繁激烈的战争场面。错综复杂,给人以散漫之感。比较而言,第一部的结构情节较为明晰;第二、第三部由于事件过份复杂,略微失去统一之美。而且,第二、第三部过份热衷于战争场面的描写,给人以阴惨残酷的印象。《太平记》的作者在反映时代思潮时,同样渐渐淡化了个人的主体意识。在时代性群体意识作用下,作者喜好表现男性特征,例如勇武、刚强、壮烈、果敢之类的英雄形象。相反,对于自然、人生的观照却趋于简单。作者注重的是现实性的扬善抑恶或敬神崇佛。因而作品有道德性、教谕性或宗教性倾向。说到底,作为作品的指导性思想,不是某种主观化的美学意念,而是现世的伦理观念,且儒教、禅宗、武士道三位一体。从艺术上看, 《太平记》显然不及《平家物语》那般完整统一,且缺乏优雅诗意。但是,作品却透现出时代的光彩,发扬了刚劲遒健的民族性格。而且,《太平记》具有史书价值。它是考证吉野时代历史的宝贵资料。还是一部兵法历书。

  《太平记》颇受日本读者喜爱,对日本后来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想也有很大影响。

  最后,中世文学中值得一提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吉田兼好的散文集《徒然草》。从文体上讲,《徒然草》中的散文有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兼好在记述、描写以及论述等各方面,文笔非凡。因此,《徒然草》被誉之为古典范文。从思想上看,兼好具有两大特征,一方面对古代充满憧憬,一方面又受到新时代的影响。表现在作品中,则是拟古文体和新文体的并存。

  兼好精通日本中古时期的文学,同时对中国文学、儒家学说、老庄思想皆有所好,对佛经亦了如指掌。博学多识,使他的作品复杂深邃。兼好的“古代憧憬”首先表现在崇奉平安朝时期的优雅风俗。其次,则对平安时代的自然观、人事观、文学观,别有所好。例如,《徒然草》中的“四季评”、“花月评”之类,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独自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又映现出古典式的美学情趣。《徒然草》的第三特征是某种现实性的人生观照。

  散文名作《徒然草》,对后来江户时代的“戏作文学”曾有很大影响。

  近代的摇篮:“江户文学”

  近世文学始自庆长八年 (1603)德川幕府成立。近世初期,仍然处于动乱时代。在德川幕府确立政权的过程中,已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所动摇的中世价值秩序,进一步趋向崩溃。但新的近世性价值秩序尚未确立起来。近世文学的基础正是这种“演变”中的时代氛围。此期文学的特征,首先是继承了中世文学平民化、“下克上”的传统;其次是对新秩序的怀疑或反叛。德川幕府的第一政治特征,在于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作为手段,则有轮换谒见制度的确立、闭关锁国方针的制定等等。精神方面,相应地极力推崇儒家道德的教化作用。政治上的渐趋安定,则使货币制度确立起来,经济活动得以发展。相应地,文学的读者面逐步扩大,渐渐包容武士阶级与商人。

  此期文学包括种种类型,如“狂言”、“俳谐”、“假名草子”等。“假名草子”是一种通俗性带插图的小说,且特指17世纪以后、井原西鹤《好色一代女》(1682)刊行以前的一切散文作品。因此,假名草子包含的内容繁杂,某种意义上反映出新时代的风尚、风俗或思想倾向。同时在多种素材、文体、方法中,已可窥见近代小说的萌芽。俳谐的创始人、集大成都则是松尾芭蕉。松尾芭蕉生于正保元年 (1644),原名松尾宗房。早年,他随北村季吟学习俳谐,并广泛涉猎古典名作。除了涉足文学,芭蕉还在佛顶禅师门下参禅,学习书法与绘画。这些都是相互贯通的门类。芭蕉做过官,失意后浪迹四方。因此,作品中有许多描写羁旅生活的佳作。如最后一句“病中吟”写道:

  荒旅病中吟,魂萦梦牵寄枯野。

  吟毕,芭蕉客死旅途。松尾芭蕉是一位德高望重、才华横溢的俳谐诗人,具有极其独特的人生观、俳谐观,是在遁世般生活中体现伟大人格的俳句家。他热衷于俳谐形式与内容的革新,终于使俳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他一生发表了无数俳谐作品,后人编撰成集的有《芭蕉俳句集》、《芭蕉翁全集》、《芭蕉一代集》等等。

  实际上所谓俳句,不过是联歌的起句独立成诗。联歌,则是和歌的一种类型,由多人创作。因而某种意义上属于游戏文学。俳谐(俳句)则不同,既然“起句”单独成诗,便成为单个作家的作品,因而便于展示作家的个性。俳谐的形式过于短小,只有 (5·7·5)17个音节,于是无法表现过多的内容,只能以最为凝炼的文字,富于启示性地同时激活读者的艺术想象。这也是俳谐为何特别富于禅意的主要原因。

  芭蕉死后,众多弟子将俳谐发展成为大众化的艺术。然而同时,大众化使俳谐流于通俗。芭蕉式俳谐的风格,至元禄末年(1700年前后)已不复存在。

  井原西鹤宽永19年(1742)生于大阪。身世至今不明。西鹤早年也由学作俳谐起步,且有不少作品留传下来。但他的文学才能,却表现在某些与众不同的方面。例如,他能在短时间内高速地“生产”俳句。借妻子病故之机,他刊行了俳句集《俳谐独吟一日千句》。同年冬天亦即1677年3月,西鹤在生玉本觉寺创下新的记录,一昼夜独吟俳偕 1600句。同年五月题为《俳谐大句数》出版面世。西鹤的独吟纪录后被月松轩纪子的1800句和大定三千风的3000句所打破,但延宝八年 (1680),西鹤又创下一昼夜独吟俳谐4000句的空前纪录。但是作为诗歌艺术的俳谐,其本质并不在于速度或数量。实际上西鹤使俳谐沦为一种游戏或模式化的产品。

  西鹤并未意识到这一点。随着俳谐大师名声日涨,他更加沾沾自喜,意满志得。可幸的是,在这种游戏般的俳谐制作中,潜存着井原西鹤的小说才能。天和二年(1682),《好色一代男》的刊出成为以后近世小说的一个转折点。《好色一代男》超越了“假名草子”,创造出新型的所谓“浮世草子”。这里的所谓“浮世”乃“好色”之意。西鹤的主人公世之介正是一个好色之徒,无视现世的伦理或逻辑,一味沉湎于女色世界。例如其中写到世之介 7岁产生性意识;后周游各地,体验、见闻种种好色风俗;继承巨额遗产后,则在京都、大阪、江户各地物色高级妓女;60岁时倦于此道,又与同志者乘船“好色号”前往“女护岛”,后去向不明。总之一年一章,主题却不变。

  表面上看,《好色一代男》的作品内容是不健康的,形式上亦有诸多欠缺。但是这部作品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史地位。从内容上讲,作品通过一个无视传统性封建道德的主人公,多视角地反映出江户时代的享乐生活与风俗,同时活生生地展示了各种人物的生活状态或心理。 《好色一代男》表面上拘泥于“好色”,实际上却形象地涉及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例如形形色色的民间风俗或各类人物心情等。总之,《好色一代男》通过西鹤清新的俳谐式联想或文体,以颇具戏谑性的逗笑手法,使读者具体地感知时代与现实。因而,西鹤文学与现代的风俗小说具有某些本质关联。或者说现代日本风俗小说一脉相承于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这里的“浮世”又是现实世界的等义词。在日语词典中,“浮典”具有双重含义。

  《好色一代男》获得好评后,井原西鹤告别了俳谐世界而专心创作“浮世草子”。贞享元年(1684),他又写出同类作品《诸艳大■》(即《好色二代男》。贞享三年(1686)刊出《好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