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人名单第八位:仆散师恭
同为护卫十人长的仆散师恭,现在跟上面那位徒单阿里出虎一样,晋升为殿前左副都点检(从三品),也是官升五级,并得到铁券财物赏赐。
按金制,无论殿前左、右副都点检,同时都要兼任侍卫将军副都指挥使;非要分个高下的话,那就是“左”比“右”大上那么一点。后面他升官的路也还长,这里就先不提了。同时,他本名仆散忽土,现在是被完颜亮亲自赐名为“仆散师恭”,本文再次出现“回到未来”味道的同时,对他也算是殊荣了。
总结:升官五级,受铁券;被赐名
九人名单第九位:徒单贞
原来是猛安(从四品)的徒单贞,现在被进封为殿前左卫将军。殿前左卫将军的品级不详,应低于正三品;以上下相对位置而言,似为从三品或正四品。如果是从三品,则他升官两级;是正四品的话,则升官一级。不过,钱、绢、牛羊之类赏赐,统统没有;铁券,也没有。
大概是为了让徒单贞心里不至于太过失衡,完颜亮又把他老婆封为平阳长公主;这样一来,徒单贞自然就成了驸马,具体的职务是驸马都尉(正四品),同时加封左副点检(即殿前左副都点检,从三品)。
总结:升官一/二级;老婆成公主,自己变驸马
九个人的晋升情况大致如上。为了各位更清楚地对比,简单列个表吧:
完颜亮政变班子初期晋升、封王及受赐铁券情况一览表
原品级 政变初期新品级 升幅 是否立即封王 日后是否封王 铁券
──────────────────────────────────────────
萧 裕 正四 从三 1 是
完颜秉德 从一 从一★ 0 是 已 √
唐 括 辩 正二 从一★ 1 是 已 √
完颜乌带 正四 从一★ 5 是 已 √
大 兴 国 正八 正三★ 10 √
☆ 李 老 僧 从九/未入流 正四 11/12
☆徒单阿里出虎 正六 从三★ 5 是 √
☆ 仆散师恭 正六 从三★ 5 是 √
☆ 徒 单 贞 从四 从三/正四★ 2/1 是
──────────────────────────────────────────
平 均 正五 从三 3 … …
注:带☆者,品级为估算;带★者,为政变当日晋升
喘口气儿……以前整理发出部分中的本表格,对徒单阿里出虎、仆散师恭二位的原职——护卫十人长——的品级估算有差,现据王曾瑜先生《金朝军制》一书予以修正。改正错误品级并不麻烦,麻烦的是得重新计算“平均品级”和“平均升幅”,苦笑ing……
透过这张看起来并无特异的表,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些历史的玄机。总结一下,大概有三个方面:
第一:政变风险极大,因此它必须有足够的回报诱惑力。
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与事诸位,都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官位晋升方面,每人“平均升官三级”,看似小数,似乎不值得趟此风险;但是,官场中人应该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分量。举例而言:如果你是个处长或者县长或者县委书记,现在上头发话让你犯罪杀人去,事成之后马上就是副部长、副省长、省委副书记……面对或许耗费十年辛苦也一样爬不上去的这三级官梯,你会不会很有些动心?
何况,他们新得到的位置,不是内卫、天子近臣便是地方大吏,“含金量”相当之高,没有一个是中看不中用的安抚性职务。
第二:从上述“升官回报”的角度来看,最适合参与政变的人,应该是品级相对低下的人。
以升迁幅度最大的李老僧为例,如果换在今天,他基本就是以一个科员的身份,一步跨至专员或者地委书记,或者省厅厅长。实话实说:如果不是因为政变,他恐怕永远也没有如此晋升的机会。
由于“官位天花板”的限制,参与者级别越高,其所能获得的官位回报相应会降低;体现在我们这张表中,倒也很明确:超过平均晋升级数的,全是原职别在正四品以下的人。再进一步分析这些人,我们不难发现:升官幅度最大的(十级以上)三位,一律都是本来就很低微的人——解释这个现象并不难,毕竟他们离天花板实在太远太远了。
那么,权衡风险和收益,我们恐怕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官位晋升】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本来就是省、部(也就是过去的三品)以上的干部,参与政变的风险不会改变,收益却不会比省部以下的同僚更大,而是相对更小——当然,这只是从古代、从金朝、从完颜亮、从弑篡……这么个特例总结出来的,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能跨越古今而不易……
因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如果仅仅为了升官、又不怕杀头的话,那么趁着自己位置低微的时候,赶紧参加政变集团吧……
第三:对政变分子的激励,应以“总体均衡”为原则。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九个人中有八人晋升了品级(唯一品级不动的完颜秉德,职务也有所晋升),因此这是个“通例”式的奖赏。而除此之外的附加奖励,才真正体现了皇帝眼中的亲疏差别;所谓的“论功行赏”,也正反映在这里。
附加奖励1:封王。
九个人中,三分之一立刻被封王,日后又有四人陆续被封王;换言之,九个人中除去大兴国和李老僧,剩下的人居然都成了王。这就是说,虽然事先大家都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是只要卷入这个阴谋集团的核心,日后就有四分之三以上(具体说就是 7 / 9 = 77。78% )的把握成为王爷。
这样的赏赉,实在是相当不薄;而此种杀头买卖,怎么看怎么合算啊。
附加奖励2:赐券。
从金史中的记录来看,为这九个人,完颜亮至少发出了六张铁券。或许是记载中遗漏了个别人,比如我们在其中并没有发现完颜亮的心腹萧裕、新驸马徒单贞的名字。但是意味深长的是,李老僧,再次“恰到好处”地“被遗忘”了。
附加奖励3:赐物。
附加奖励4:赐名。
附加奖励5:提拔亲属。
具体情况比较琐碎,这里就不一个个单独小结了。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完颜亮正是通过“附加奖励任意组合”的方式,对这九个人进行了各自不同的奖赏:官升的少的,就用王爵加铁券和厚赐予以弥补;官升得多的,别的不是没份就是折半;而不多不少的,又有“赐名”“提拔亲属”等等花样来“找齐”……
遗憾的是,今天我们不能通过精确的数学计算,来给出“最终获利”的比较结果。但从以上封赏细节来看,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完颜亮的升赏绝非随意而为,而是大体上表现为三个原则:
1、横向比较:总体均衡。
2、纵向对照:获利明显。
3、奖励手段:百花齐放。
总之,“政变回报”的诱惑力极强,确实可以让参与者在预估风险收益比的时候,将算盘珠子多往“铤而走险”的方向拨弄几下。顺便说一句:事后论功行赏时,主事者万不可过于吝啬,否则搞得参与者纷纷产生不划算的感觉,渐至怨望,那以后可就难弄了……
而完颜亮的做法,可以说是相当大方,满足甚至超过了大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