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骨子里厌恶(但当时并未意识到)那种非艺术的精神垃圾,于是我适时地失语了。
二、尖子的事故
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班主任的周老师,花了十年时间对六百八十五名毕业生的成长经历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尖子学生,在升入初中和高中后,往往会成绩下滑、名次下降,甚至在高考时名落孙山。而小学阶段成绩居中的那些学生,往往在初、高中阶段后来居上,超过小学时的尖子,走上社会后还大显身手。周老师把他的发现,称为“第十名现象”。
周老师反思了“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法,认为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在学习上的独立性。这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淡出优秀行列的主要原因。第十名左右的学生由于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其独立学习的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学习心态较为健康。这是他们有“后劲”且进步和成才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周老师颇为自信地认为:“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用十分力气得了九分收获与用五分力气得了八分收获的差别。相比之下,后者分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这些都富于启发,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周老师的“发现”,确实引起了我的某种同感,老师和家长容易对处于两头的尖子和差生关注过度、干扰过多,剥夺了他们充分发展人格与智力的自由空间。许多学业有成者都曾感谢父母的“不管”政策。而处在中间地带的“第十名”们无意中得到了师长们的“不管”,他们既未受到过度重视,也未受到过度歧视,而仅仅是被“忽视”,这就使全面自由的发展有了可能。这让我想到一条民主金言“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同理,管得最少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管得最少的政府并非放任到无政府主义,而是倾全力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的政治文化环境。管得最少的教育制度同样并非放任学生自生自灭,而是倾全力创造一个崇尚知识、抵制愚昧、鼓励自由发展的宽松学习环境。
然而我认为周老师在其“发现”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可疑的。因为在一个不鼓励高智的愚昧环境中,求智欲最强的学习尖子在“春风得意”的表面下,也是学习积极性受挫最强的一些人。在当代中国的教育环境中,高智商者其实并不像周老师所说,必须用十分力气才能获得九分收获。他们更可能只用了五分力气就获得了九分乃至十分收获,而“第十名”们倒更可能用了十分力气才获得了七、八分收获。但由于“第十名”们没受重视,他们一直能够不受干预地发展潜力。而尖子们由于受重视,他们的精力被强制性地大量转移到其他方面,如官方“栽培”、家长“望子成龙”的加压等。尖子们被强制转移的精力,可能超过了原本剩余的五分,而达到六分、七分乃至八分、九分。于是“逆转”现象出现了:被高度重视的尖子们仅剩一、二分或三、四分精力用于学业,结果成绩下滑了;而不受重视的“第十名”们继续把全部精力用于学业,结果后来居上了。“组织上、领导上的充分重视”曾经毁掉了多少有才华的人?这是我们在身边周围看得太多的悲剧了。
更为可疑的是周老师的评价尺度:来参加聚会的“三十二名同学当中,已有三名工程师,两名副教授,两名‘局级’,三名‘副局级’,四名公司经理……”,周老师几乎不假思索地把工程师、教授、局长、经理视为成功者。这使他的研究成果仅仅成了一堆把人人皆知的社会现象加以简单量化的统计学数据,而没有任何文化批判的深度。众所周知,官本位的中国式成功与真正的文化成功决非一回事。在畸型的不公平竞争环境中“劣选出”的工程师、教授、干部、经理中,有多少是有真才实学的?以这样的“成功”来反思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是隔靴搔痒,就是舍本逐末。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不公平竞争中,需要太多与真才实学无关的“公关”能力,在腐败堕落的精神病菌深入骨髓的当代中国社会中,劣币驱逐良币已经不再是特例,而是通例。当代中国的人才劣选制度,运用的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评价原则,最后中选的往往是毫无个性的庸才,即所谓的“第十名”。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心高气傲,不愿借助于“诗外功夫”和“盘外招”,所以尖子们即便没有江郎才尽,没有退步,也会在这种优败劣胜的畸型竞争中“淡出”,被“淘汰出局”。尖子们要争取不淡出,惟一的出路是向“第十名”们学习“诗外功夫”和“盘外招”,苦练“厚黑学”。
也许有人会争辩说,你说的现象主要局限在成人世界,而与校门之内不甚相关,你的书生之论纯属文不对题和不通世务。然而这样的反驳者恰恰是不通世务之至。以我十一年中学教师的切身体会,我知道校门之内决非清净世界,教师们也决非六根清净之辈,何况教师们也是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劣选出来的。而父母师长的成人世界中的荒谬现实,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污染着学子们原本纯洁的心灵。因此学习尖子们的“退步”,也许是因为以尖子的聪明足以深知,在当代中国,要“成功”根本不必有真才实学。也许是因为以尖子的聪明足以深知,在当代中国,他的真才实学不必浪费在当工程师、教授、局长、经理上面,他的真才实学可以用于更好的去处,可能是出国发展,也可能是在体制外自由发展。
甚至可以这样说,所有真正有才能、有尊严的人,肯定是不适应当代中国这种教育制度的。他们不符合这种教育制度的人才评价尺度,“淡出”成功者的行列,是决非偶然的必然。如果一个有才能的人在这种教育评价尺度中能够始终占据“尖子”的位置(正如周老师颇为庆幸地提到的进入中学后依然没有“淡出”前十名的少数尖子),那么他的天性必然会被扭曲,人格尊严必然大大地丧失,最后变成一个欺下媚上、毫无操守的庸才。这正是前一阵曾经轰动一时的“教育学硕士愤然让儿子退学”的根本原因所在。那位教育学硕士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成功”地培养为一个灵魂残缺、没有尊严的庸才,而宁愿他保持一个普通人的基本尊严,做一个平凡的诚实劳动者。
总之,我认为在这种教育制度之下,兔子会被压制和扭曲成乌龟,而乌龟会被“培养”成兔子。在这个龟兔魔方中,“成功者”恰恰是真正的失败者。由这样的“成功者”主宰的社会,是总体上令人窒息的愚昧社会。失败的兔子是值得同情的,而成功的乌龟却丝毫不值得羡慕。如果围绕“第十名现象”展开的热烈讨论不能达到这种认识深度,那么从中引出的“改革”措施只会加重悲剧,更多的兔子将被“改造”成乌龟,更多的尖子将从“失败”的兔子变成“成功”的乌龟。那么整个中华民族,都将成为爬行动物。从“胜利”爬向“胜利”的当代中国,就没有美好的未来可言。
三、旷课的事故
一九八○年九月我进了大学。第一学期我认真听课,不料优秀的老师都被革命革掉了,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讲课错误百出,就像是逗乐,你可以当相声听,但别指望学到真正的知识。于是我决定不再上课,完全靠自学。我这个人爱安静,受干扰就自学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效率,我每天整个下午加整个晚上读书,早饭后睡觉,睡一上午,起来吃午饭。然后继续,每天如此。这样我很快就因旷课受到了处分,而且受到警告,如果继续旷课,将被开除学籍。我想开除后我照样可以读书,而且我打算毕生从事的写作不需要文凭,只需要真才实学。如果我为了文凭而上课,就会浪费时间。但时间是最最浪费不起的,所以我决定继续旷课。由于我一节课都不上,树大招风,成了全校最有名的旷课大王。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旷课,只是旷课不像我这么多,所以目标不大,点名时下面有人变着嗓子应声,就能蒙混过关。老师即便知道,为了面子也佯装不知。
我们的孙辅导员是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她担心我一意孤行,真的被开除。于是她每天一上班,就直奔我的寝室,把门拍得砰砰响。我睡眠极深,睡觉一动不动,完全是挺尸。因此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我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