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1-0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过!遗憾的是那个别人知道读自己,寻找自己,而你自己却永远在读别人。
  常见有些圈内人时常犯糊涂,他们入学海而读书恨少,闻名人而相见恨晚,终其一生都在忙着查资料,读别人,甘愿做现代学富五车的移动书架,惟独不能放开手脚一把,读读自己,惟独忘了你再勤奋,世上现有的书下辈子也读不完,而属于你自己的精神密码永远隐藏在灵魂的最深处,永远是独特的。写《瓦尔登湖》时,梭罗正孤独地生活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的这个小湖岸上,住在自己亲手建筑的木屋里,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在历经尘世的喧嚣和浮躁之后,他安静下来,开始凝神读自己这本书。《瓦尔登湖》正是这种阅读所作的笔记,是静静谛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最原版的记录。梭罗告诉我们:有所继承是好事,无所继承未必就是坏事;无所继承者至少有两样宝贵的东西——无牵无挂的心性自由和开创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不要总是依据前辈人的经验去生活。虽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是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也是事实。斗转星移,人生考场从来就不怕漏题,别人对生活的评价和体验,对你又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呢?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东西放得下,他越是富有。读书也是这样,有时要学会放弃——放弃他人,阅读自己。盲目的消费者容易成为奢侈品的奴隶,近视的读书人则容易被书籍奴役。
  按世俗标准,孔子他老人家一生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甚至连著书立说都不想,他谆谆告诫弟子们“述而不作”就是明证。他一生都在读书,整理古籍,“读《易》,韦编三绝”。他读别人——上古先哲遗训;更读自己——读经过自己心灵过滤的春秋社会这部大书,读自己对人生伦理感受这部独一无二的书,结果说出了些尽人皆知的道理,随意记录下来,一不小心弄出个“万世师表”来,自己清贫一世,却为子孙后代谋福不浅。无论古希腊还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所以都是格言和语录体的,就因为它们是人对自己本身直觉和顿悟式的思考:智慧在于寻找自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缪尔·贝克特早年主攻法国文学,读了不少别人的书,年近三十还无所作为,连谋生都成问题,急得望子成龙的母亲连连哀叹“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连想让他当邮差的心都有——起码还能自食其力。没想到年逾而立,这位老兄忽然开窍:读人不如读己,于是闭门闷头读自己心灵体验这部书,读个人的无奈,读世界的荒诞,读生命的偶然、飘泊,把这些感受一一记录下来,久之竟成为文学作品,写出《等待戈多》等世界级佳作,使弹丸之地的爱尔兰继乔伊斯之后又升起一颗文学明星,让攻击诺贝尔奖分配不均的人士又获一铁证。孔子是古人,时间上太遥;贝克特是老外,空间上又太远.还是说我们身边的吧,如王小波。当然他有点特别:上面两位是既读人,也读己,此公早年既不读人,也不读己。他有感于话语霸权的贫乏和荒唐,早年自愿放弃了颤动声带、指点江山的权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看,它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序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一版)。直到四十岁左右,他才决定背叛“沉默的大多数”,读自己这本书,挤进话语圈,也激扬一下文字。他曾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其理由也很是简单——“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自己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同上)。凡是书当然要提升人的灵魂,“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同上)看到这话,顿生恨晚之情!这简直是对本文题目的最好诠释。王小波读自己读得很认真,真知灼见时时在不露声色又十分经济的文字中闪现,凡读过《我的精神家园》的人都会感觉到他“自己”这本书真的不比“别人”差多少,弄得评论界连呼“那些连他的随笔都没读过的人真的是错过了”。其妻李银河先生说: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二十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当然即使真的是这样,我们读他的时候,也别忘了自己,因为他的成功恰好说明“你自己”这本书可能多么精彩,只不过你没认真读读罢了。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孔子、贝克特和王小波,似乎毫不搭界,可都心有灵犀,都认真读了自己这本书。
  思想家、文学家是这样,看上去莫测高深的学者也是如此,有时深刻的创建竟源于个人对事物的常识性感受.弗洛伊德首次揭示无意识的奥秘,并认为人格的驱动力来自与压抑的性欲有关的里比多。里比多不仅是精神心理疾病的生理成因,也是人类心理意识的惟一动因。性冲动决定并影响人格,甚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这种泛性论的荒谬显而易见,可由于弗氏深刻的片面之光形成了遮盖其理论先天致命伤的阴影,他仍被整个精神分析界尊为“无意识之父”,主宰学界,领袖群伦。当时卡·古斯塔夫·荣格不过是个无名的徒弟辈,也加入了崇拜者的队伍,对弗氏五体投地,他在给弗氏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对你的敬爱之情,具有宗教般的狂热和虔诚。”(《荣格:人与神话》p。128,布罗姆著,文楚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俩人私交甚密,友谊日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弗氏的书读得多了,荣格开始阅读自己这本书,他从自己的人生常识和切身感受而非权威教条出发,越想越不对劲儿,越来越觉得性欲对文化的影响被弗氏无限夸大了,整个精神分析王国建立在泛性说上更是不妥。于是,他最后断然抛弃了弗氏理论中泛性的里比多概念,而代之以个体的普遍生命能量,最终导致与弗氏的彻底决裂。他细研精思自己经手的病例,把弗氏无坚不摧的无意识理论区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进而用“原型”或“原始意向”来解释后者,从而另辟蹊径,奠定了自己在世界精神分析学的地位,其影响波及西方哲学、宗教科学和文艺批评诸多领域。由此可以看出,荣格的读书治学之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读人,拜倒在名人麾下,对权威光环掩盖下的致命缺陷视而不见;第二步是读己,用自己的头脑想事情,从常识出发考虑问题。如果他只知道读别人,不过是为泛性论又添一名盲目的走卒而已。无独有偶,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在谈到如何读书时总结了两点:其一是,在年轻的时候,尽量找第一流的书读,少读解释性的书,“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大师’”;其二是,要敢于放弃一些重要的一流的书,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了”。这实际上说的也是读人与读己的关系。学海初泛舟,茫然,惶然,当然要先读别人,以求掌握基本的航海技能,但读时也不要忘了始终有个自己在;而到一定程度,就要读己了。读人是存同,读己则是求异,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感受永远与别人不同,这正是大千世界参差多态的生命意义上的原始依据。所以,读人中理应含有读己的成份。对此,周国平先生说得更明快:“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周国平散文》p。15,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他看来,读人不过是读己的另一种方式,以读己之心读人,沉睡的感受唤醒了,走失的观念找回了,朦胧的情思清晰了……其余一切,不过是别人的死的“知识”。于是,读人实际是在读己——“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而已”(同上)。接触尼采的作品后,“的确感到一种发现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他还说:“有两样东西,我写时是决没有考虑发表的,这就是诗和随感。前者是我的情感日记,后者是我的思想日记。如果我去流浪,只许带走最少的东西,我就带这两样。因为他们是我最真实的东西,有它们,我的生命线索就不致中断。”诗和随感录,无疑是读己的最好方式。
  如果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