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的境界。(5)制感,制止心或认识的各种活动,使感觉器官与相应的对象
分离,把认识活动置于心的控制之下。(6)执持,心专注或疑聚一处,不使
驰放,专注点可以是身体内的一处,也可是外界的对象。(7)禅定,亦称静
虑,进一步使上述专注或凝聚的对象和心相统一,主客观融合,在禅定开始
时,心只能瞑想到对象的一个部分,最后才能想到全体。(8)三昧,梵文音
译,意译“定”、“正受”、“等持”。即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正受
所观之法,能平等保持不昏沉、不散乱的状态,三昧是瑜伽实践的最后目标,
在此境界中,心与对象冥合为一,主客观完全融合,那时“心如虚空,只有
对象的光辉”,在心中呈现出了“睿智或清辨智(分别知)”,这种智也称
为“法云三昧”,从而获得解脱。
我们概括早期瑜伽的特点如下:(1)瑜伽是指对感官和心的作用的抑制;
(2)通过瑜伽的实践,可以获得超自然的能力,从而使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
(梵)结合为一。在奥义书中还没有提出神或自在天的论证,但在《薄伽梵
歌》中已把神引入瑜伽的体系中,瑜伽成为有神论的哲学,虽然这个神是外
加部分,与整个瑜伽系统不相协调;(3)强调瑜伽的实践是调呼吸、端正身
体的姿势和精神的集中。奥义书中虽然提出禅定、三昧、总持等等范畴,但
没有作系统的论证;(4)在一些奥义书中瑜伽常常与数论并刊,还未摆脱数
论二元论的世界观,但在有的奥义书中已有开始脱离数论世界观的倾向。瑜
伽总的说来是为宗教服务的手段,但是其中某些调身、调息和调心的方法却
是一种锻炼身体、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
… Page 49…
5。印度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影响
印度古代思想文化对世界影响最大的首推宗教。从事传教工作的印度人
和外国人的互相往来,将印度的文化随同宗教一并传到国外。佛教在阿育王
时代传到锡兰;东西文化交流之地的印度西北,自迦腻色迦王以来就成为佛
教文化传入中亚的门户。小乘佛教自锡兰传到缅甸、暹罗、柬埔寨,大乘佛
教则经中亚而传到中国、朝鲜和日本。以后随着海运的发达,由僧人和贸易
商人等将大乘、小乘佛教同时传到东南亚各国。金刚乘则传到了尼泊尔、蒙
古和我国西藏地区。印度教也很早就传到了东南亚各国,并与佛教杂然相处。
宗教的传播对各国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以孤处大海中的日本为例,虽
然日本在古代和印度并没有直接的交通往来,但佛教文化在日本却有惊人的
发展。佛教思想和文化典籍——汉译佛经和中国所编选的传奇故事,经中国
传入日本,对日本人的精神文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日本以 《本生经》为
蓝本的故事集相当多,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
在印度文学的普及和传播方面,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摩诃婆罗多》和《罗
摩衍那》两大史诗。史诗流传至东南亚,以后在各国均有独特的发展。从爪
哇的“皮影戏”、泰国的舞蹈到吴哥窟的建筑和雕刻等,都可以发现受史诗
影响的痕迹。印度诗歌、史诗、文学对各国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阿拉伯
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许多故事,均取材于
印度诗歌;《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罗美,可以说就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
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中国唐代后期的变文、传奇乃至宋以后的平话等,均
受到印度佛教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在自然科学方面,也为世界作出了
极大贡献,其中阿拉伯数字 (系印度人发明)的应用,十进位法与“零”的
发现等所具有的意义,几乎是无法估量的。另外,印度的医学、天文、数学
等也先后传到西方各国,对各国的科学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印度人民科学世界观的萌芽在原始公社末期的《梨俱吠陀》时代中就已
出现。进入奴隶制社会开始形成系统的哲学。我们在最早的哲学著作《奥义
书》中已经看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斗争。唯物主义者认为,某种物
质原素 (地、水、风、火、金等)或者物质的普遍本原(存在、质料、自然
等)是世界的根源,而唯心主义者认为是梵、灵魂、识或不朽者等等。在中
世纪,宗教占有统治地位,统治阶级的哲学囊括在印度教神学体系之内,印
度传统地把这个时期中承认吠陀权威的六派哲学 (数论、瑜伽、胜论、正理
论、吠檀多、弥曼差)称为正统派,把否定吠陀权威的称为非正统派 (顺世
论、佛教和耆那教)。按照这些学派对于哲学根本问题的回答以及它们的社
会作用,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阵营:属于唯心主义的有吠檀多、瑜伽、大乘
佛教中的中观派和瑜伽行派;属于唯物主义或者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有顺世
论、数论、胜论、正理论、弥曼差、耆那教和佛教中的毗婆娑部和经量部等
等。上述派别不仅在外部而且也在内部之间进行着剧烈的斗争。
在东方哲学史中,印度哲学史占着重要的地位。印度次大陆是上古世界
文明发源地之一。印度河、恒河流域孕育和产生的灿烂文化对人类作出过重
要的贡献。早在数千年以前印度的哲学、科学等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并且和
希腊、亚洲其他国家互相交流。印度哲学中悠久的唯物主义传统以及丰富的
逻辑范畴集中反映了印度人民的智慧以及科学思想的成就,也集中反映了印
度人民群众在各个时期为社会进步而斗争的经验。印度哲学在长期发展过程
… Page 50…
中,提出和探讨了很多问题:世界的起源和发展、物质和精神的本源、灵魂
和肉体的关系、物质运动的形式、时空的实在性、人类认识的能力和途径、
思维的辩证发展、语言逻辑与实在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解决社会苦
难的方法等等,这些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涉及的问题。马克思主义
哲学在其创立过程中,曾批判改造了很多学说,这中间既包括着西方哲学的
丰富遗产,也包括着东方人民智慧的结晶。马克思在其创建历史唯物主义的
原理时,曾经系统地、大量地阅读和钻研印度社会和历史的资料,最后汇集
成《印度史编年稿》一书。马克思对印度的宗教和社会思想有很多精辟的论
述。恩格斯研究过印度雅利安人宗教的起源,并对佛教的辩证法思想给予很
高的评价。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的古国。远在两千年前就开始了宗教、哲学和
文化的交流。两汉以后逐渐频繁,在隋唐时达到了高潮,宋元时期更加深入,
明清时仍有发展。我国古代的佛教僧人、学者为了寻求印度的智慧曾不辞辛
苦地去印度游学,印度也有大批僧人、学者来我国交流学术文化。这种频繁
的接触在世界古代史上是罕见的。印度的宗教哲学和科学思想对我国有过相
当的影响。印度很多宗教哲学的思想概念通过佛教的传播成为我国民间信仰
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宗教哲学思想在次大陆邻近的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得
到广泛的传播,而且,在传入西亚北非后,与伊斯兰教有过交流,例如伊斯
兰教中的沙菲派就曾吸收过印度瑜伽派的哲学思想。印度哲学思想在传入西
方后,对近代西方哲学如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布赖特曼的人格主义、杜威
的实用主义、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西方的宗
教和哲学家正在大力渲染印度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出现了五花八
门的派别和运动,如新吠檀多主义、喻伽神秘主义、神智学、超觉静坐及创
智科学、黑天运动等等。学习和研究印度哲学有助于我们对世界哲学的发展
和对西方现代思潮动向的理解。
70年代印度哲学界开展了一场关于“什么是印度哲学中活着的和死去
的?”的争论。唯心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