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三界。脱离轮回。奉劝念佛的善男信女。当先辨明方向。庶不致走错了道路。
(注意) 熟读佛说阿弥陀经。并研究净土各书。便知念佛之门径也。
烦恼第九
凡人处世。无人不厌烦恼。无人能免烦恼。无事不惹烦恼。无时不近烦恼。噫。为人若是。可谓苦矣。然亦因人人皆知烦恼可厌。而卒不能自远烦恼。明知烦恼之来由。而又故惹烦恼。多一事即多一烦恼。烦恼犹之物件中之消耗品也。消耗品者。仅耗人之钱财。若烦恼则消耗人之精气神。催人之老。速人之死。直可以损人之生命。所以大慈大悲的释迦如来。示人净土法门。只要念一句万德洪名之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脱离烦恼之无上法门。道既易行。效且无量。不过念佛一道。既要坚固的信仰心。切实的念佛。还要发大志愿。久行莫懈。信愿行三者。具足无缺。自然六尘不扰。心性恬然。则此身常处清净之境。即在此娑婆世界。一如极乐世界。其乐不可言喻。更何烦恼之足云。
弭祸第十
念佛切不可从缓。断不可说我们无暇念佛。若俟有暇再念。不知何日才可有暇。那是终无念佛之日。岂不自误。要之行住坐卧。均可念佛。无论一举一动。将一句阿弥陀佛牢记在心。无使或忘。既不荒废事业。又不虚度光阴。何尝没有工夫念佛。因人无真信。故不肯切实去行。以无工夫推辞。是自暴自弃。试问一人由早至晚。不知生多少念头。其所生之念头。大半皆属私心。其中难保不种恶因。种下恶因。断无不收恶果。不过收成之时间。有早有迟。因缘未成熟。故不发现。因缘二熟。自然发现。所以今人要及早念佛。早念一天佛。少种一天之恶因。少收一天之恶果。勿待果报既见。始生后悔。
治病第十一
世人多病。实在可悯。考其得病原由。大半因事不遂。忧闷在心。久之成病。痛苦一生。可知此等痛苦。皆系自己造成。何以故。当事来之初。不肯退让半分。争长
较短。忿怒顿生。无论胜负如何。心中已大受伤损。加之所欲不遂。以致气愤成病。照外表看来。实系他人不善。迫而相争。因争生气。因气生病。假如当争之初。置若罔闻。心中惟以念佛为事。争□不起。气就不生。气既不生。疾病从何而来。不信者曰。见有许多信士。手持佛珠。口中常称佛声。疾病未必尽免。此又作何解释。答之云。那是平日念佛。到争□之就。时忘记念佛之心。若是一心念佛。自必用志不纷。不为外境所移。断不致有疾病。是以劝人。以争□为假。以念佛为真。争者一时之闲气。徒增自身疾病。念佛不仅治病。且为脱苦海之捷径。成佛道之妙门也。又病从业生。念佛最能消除宿业。故真念佛人。皆少疾病。
归元第十二
发愿求生西方。愿要坚。念要切。如婴儿之系念慈母。刻刻莫忘。平日既有实在工夫。到临命终时。自然有把握。心自不为邪境所移。(千钧一发之时、就是人临命终、心中不乱、此时眷属、当为同声助念、令其正念现前、自可随佛往生、若一哭泣、令生痛苦情爱、其害不小。)试看许多人。临命终时。被眷属哭泣搬动。致令失其正念。不得往生。仍受生死诸苦。诸君诸君。此种业障。皆由自己平日未曾认真念佛所致。果能坚切念佛。求生西方。自然预告眷属。令其助念。故得西方境界现前。蒙诸佛菩萨前来接引。弥陀经不云乎。若人念佛。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前来接引。即得往生西方。念佛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念佛的好处。实在不可限量。所以念佛人。眼光要正大。种种念佛的功德。要回向西方。以求生极乐。亲见弥陀为目的。只求见弥陀。不愁不开悟。切勿以宝贵有限之光阴。为种种小见而念佛。同一用功。所得者小。犹如以明珠弹雀。岂不可惜。岂不可惜。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回向是第一件要紧事。凡念佛毕。既要回向。方是完全功德。无论作何种功德。均可用此回向偈。现在愿力之大小。即可知将来结果如何。愿力愈大。结果愈大。愿力既无。果从何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念佛之人。亦应当发大心。期得即了生死之实益也。
卫生妙法(附)
蔬食俗称吃素。乃卫生之妙法也。夫素者清洁之意。蔬食者。能使肠胃清洁。无浊质之停滞。故曰吃素。肠胃清洁。不易生病。所以夏日吃素。俗人亦有此习惯。非蔬食足以卫生之明证乎。然此但是有形之卫生。卫一己之生。卫一世之生耳。若极言其妙。尚有一种无形之卫生。不但卫一己之生。并且卫物之生。不但卫一世之生。并且卫永世之生。皆惟蔬食者、为能奏其效。何以言之。人人惟贪口腹之养。宰杀物命。致成怨怨相报之结果。是不能卫物之生命者。即不能卫自己之生命。若蔬食者。不食肉类。则不杀物命。故无怨怨相报之事。而横祸丧身之惨。可以绝于未来。非即以卫物之生者卫己生乎。在不信蔬食者。将以此说为迷信。乃曰。此等异类。是天生之以供人食也。不知人与飞潜毛介之所以异者。仅异其形体耳。其知觉性灵。何尝有异。即如人爱其生。物亦爱其生。人被杀则嗔其敌。物被杀亦嗔其敌。若谓天生物以供人食。何不使物乐其死而甘心被杀乎。何其荒谬之极也。夫人与物。皆是前业所感之果报。人惟前世幸造善业。故得为人。今世造杀生恶业。来世恐不得为人。亦将为物。物惟前世曾造恶业。故失人身。而堕于物类。安知将来不再为人乎。我等今因口腹之故。而杀物命。彼虽无力抵抗。然嗔恨之念。未尝忘也。至于来世。彼生人道。我转为物。则彼力足以报怨。势必如今日之宰杀彼者。还以宰杀我。以一泄其嗔恨。此所谓怨怨相报也。怨报之事。其理易明。譬如甲乙二人。同行于路。甲打乙一拳。乙必不肯相让。势必回打甲一拳。而后甘心焉。区区微怨。尚且相报。何况丧失性命之大怨乎。由是言之。杀物之生者。物亦杀其生。此肉食之所以不得为卫生也。卫物之生者。物亦卫其生。此蔬食之所以为真卫生也。此之谓无形之卫生。奉劝世人。苟欲卫生。切勿食肉。苟欲卫生。应当吃蔬。
净土法门。包括一部藏经奥义。何以故。藏经所载八万四千法门。无非完全众生本有之真性。念佛能念至一心不乱。则此心离妄归真。将藏经中一切妙法。收摄净尽矣。唯念佛固当持斋。倘不能常斋。则吃十斋蔬。(每月十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也、月小者、月终三日、各推上一日。)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之肉类也。)此层功夫。必不可少。因篇中未曾道及。故特附志于此。沈祖约敬跋
中 篇(敬录诸大祖师法语)
印光法师鉴定 浏阳(潘慧纯 邵慧圆)同辑
一 龙舒净土文
净土起信一曰。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前也。何则。佛之所以训人者无非善。与儒教之所以训人。何以异哉。唯其名有不同耳。故若以净土为心。则见于日用之间者。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为。无适而非善。善则为君子。为大贤。现世则人敬之。神佑之。福禄可增。寿命可永。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为无益于生前乎。其次为业缘所夺。而不能专志于此。苟有志焉者。亦恶缘可以自此而省。善缘可以自此而增。恶缘省而不已。终必至于绝其恶。善缘增而不已。终必至于纯乎善。恶既绝矣。善既纯矣。非为君子而何。非为大贤而何。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又其次。不知礼义之所在。不知刑罚之所畏。惟气力之为尚。惟势力之为趋。苟知以净土为心。则亦必知省己而自咎。所为虽不能皆合于礼义。亦必近于礼义矣。虽不能尽超乎刑罚。亦必远于刑罚矣。渐可以脱小人之域。而终为君子之归。庸人稍知佛理者。世必目为善人。此其效也。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或曰、从孔子之言而以儒教为心。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