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雅把库巴文娜这只已在她嘴边的“羔羊”,转送给自己吞下。李尼亚耶夫在目睹了这一场“狼”与“狼”争吃“羊”的残酷过程后,感慨万端,他叹道:“是呵,世界上就是狼与羊,就是狼与羊呀。”李尼亚耶夫的这句话如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本剧的题旨。
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农奴制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在俄国的迅速发展,贵族阶级开始没落和分化。在这个阶级的青年一代中,有一部分成天吃喝玩乐,无所事事,蜕变成无可救药的社会渣滓;有一部分却不择手段地诈取不义之财,但表面上还装作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成了十足的残忍加虚伪的资产阶级钻营家,《狼与羊》中的别尔库托夫就是这种钻营家的典型。贵族阶级的老一代中,则有人千方百计地想保持自已原有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朽取豪夺的手段残酷无比,也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狼与羊》中的穆尔扎维茨卡雅就是此类货色。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狼与羊》中一箭双雕,既抨击了俄国的贵族阶级,也抨击了俄国的资产阶级,并揭露了这些剥削阶级的腐朽和贪婪,因此《狼与羊》是极富战斗性的剧本。
《没有陪嫁的女人》同样是暴露俄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剧本描写少女腊丽萨想找个称心的丈夫,但找不到,于是勉强答应了自己并不喜爱的小官员卡朗德雪夫成婚。这时,巴拉托夫,腊丽萨的旧情人忽然从外地回来了。纯真的腊丽萨没有看出巴拉托夫是个忘恩负义的薄情人,于是表示愿意与他恢复原有的关系,卑鄙小人巴拉托夫乘机逢场作戏地和腊丽萨周旋。正当巴拉托夫戏弄腊丽萨的时候,克奴洛夫和优实伐托夫这两个荒淫的企业家也打算占有这个没有陪嫁的姑娘,他们甚至用抓阉的方法决定腊丽萨应该属于谁。在腊丽萨和卡朗德雪夫定婚的那天,两个企业家串通巴拉托夫把腊丽萨引诱到伏尔加河上玩弄了一晚。这时腊丽萨痛苦地感到,这些资本家并没有平等地把她当人看待,她不过是供他们玩弄的对象和作交易的商品;然而她又不愿回到平庸的卡朗德雪夫身边去。卡朗德雪夫恼羞成怒,绝望地用手枪结束了腊丽萨的生命。但腊丽萨被子弹击中后并没有痛苦的表示,她反而温婉地对未婚夫说:“您为我做了一件好事!”这表明,对于在那个非人社会中无法获得幸福的腊丽萨来说,死亡是结束苦痛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腊丽萨的不幸命运,同《大雷雨》中卡杰琳娜的悲剧一样,是对十九世纪俄国“黑暗王国”的强有力控诉。
列夫·尼古拉也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是“伟大的艺术家”,“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语)。托尔斯泰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三部名著跻身于世界一流作家行列,他的戏剧虽不如小说辉煌,但也很有特色,很有成就。
托尔斯泰有名的戏剧都是他后期的作品,他的这些剧作从思想意义上和艺术技巧上都有大的创新。如在《第一造酒者》、《光在黑暗中闪耀》、《一切罪恶的根源》里,都表现出了带有宗教色彩的劝善性,而在他的戏剧杰作里,作家却摆脱了这种宗教哲学的沉重负担。
托尔斯泰最杰出的戏剧是《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0)和《活尸》(1900),这些作品构成了世界剧作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之一。
《黑暗的势力》是一个描写残忍行为的剧本,这种残忍行为是由于精神发育不全和愚昧无知所产生的;这也是一个描写卑鄙行为的剧本,这种卑鄙行为是发财的欲望带来的。冈察洛夫在指出托尔斯泰的那些供平民阅读的艺术作品的重大意义时,也肯定了《黑暗的势力》充满对普通人的爱这一优点。他在文章中写道:“《黑暗的势力》是一部有力的作品,它的艺术方面只为少数人、文化程度高的人所重视,而多数读者则不懂,很多人甚至象厌弃装满烈性酒精的瓶子一样厌弃它。他们受不了强烈的气味。我是高度重视这部作品的。人民如何看待它——我完全不知道,也断定不了。”
《教育的果实》揭示了农民的贫困的状况,描写了他们清醒的头脑和他们纯洁的道德面貌。剧作的特殊性在于,在这个喜剧的情节发展过程中,评价人物所用的是与他们通常遇到的完全不同的尺度和完全不同的标准。这一类尺度是由于对立面所明显表现出来的观点而产生的。而且由于喜剧里属于两个相互对立的社会集团的主人公发生冲突,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对生活的两种不同的、经常交叉的认识。“受过教育的”老爷们按照早已形成的准则来评价自己周围人们的行为,以及其他社会集团的代表人物。但是农民把这种准则,把老爷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和行为看作是某种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并且常常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反过来,老爷们觉得农民对周围的现实生活,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看法都是原始的、野蛮的,虽然他们对这些生活财富的创造者也经常感到兴趣。这种对于生活的交叉社会,人与人之间对于同一现象的不同评价的冲突,构成了喜剧性地说明《教育的果实》里的各种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之一。
《活尸》对采取不同生活态度的人物也采用了交叉评价的原则。但是在这里,这种原则发展成为一种更为复杂的形式。卡列宁、阿勃列兹科夫、安娜·巴甫洛夫和安娜·德米特里耶夫娜不止一次地谈到自己对普罗塔索夫和他的行为的看法;反过来,普罗塔索夫同样也经常评价那一些人,如果他们的生活引起他的厌恶和反感的话。不过,在这交叉评价当中得到好处的常常不是普罗塔索夫,而是他的对手。普罗塔索夫受宽宏大量的感情的驱使,经常以十分友善的语调来评论自己的“对立面”,为他们的行为和他们对待他的态度进行辩护。只是有时他才忍不住作出谴责性的评价。托尔斯泰虽然把官僚和贵族令人称赞的方面放到了最有利的、最优越的地位,但是他仍以高超的技巧揭露了它的真正实质,塑造了有深刻说服力的性格。
日出之前的安葬
——霍普特曼
霍普特曼 (1862-1946)是德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戏剧家。霍普特曼生于德国东部的西里西亚,父亲是旅馆老板。他幼时学习并不出色,可是耽于幻想,并写得一手好文章。最初,霍普特曼喜欢雕塑,并进入艺术学院学习,1884年,他到了柏林,并认识到他的前程应该在文学创作方面。在柏林期间,霍普特曼写下了他的第一篇有影响的小说
《道口工蒂尔》,发表在慕尼黑的《社会》杂志上。1888年,霍普特曼的戏剧处女作 《日出之前》在“自由舞台”剧院上演,剧本演出的成功树立了他文学家的声誉,从而也奠定了他自然主义领袖的地位。继《日出之前》之后,霍普特曼又写了一系列成功的作品。他的大多数有影响的名作都创作于三十——四十岁之间,这是他创作力最旺盛,成就最大的创作丰收时期。1912年,霍普特曼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莱比锡大学和牛津大学也都先后授予他荣誉博士的称号。1946年6月6日,霍普特曼逝世于西里西亚老家,他的遗体按照他的遗言,在“日出之前”安葬于希登湖畔。
五幕社会剧《日出之前》,确立了他的自然主义的风格。剧本的主人公克劳塞原是一个农民,后来发现他的田地下面蕴藏着丰富的煤,这使他从此富起来并且成了大资本家。发财后的克劳塞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每日沉湎酒色,他的妻子和四岁的儿子也在他的影响下嗜酒成癖。后来克劳塞为第二个妻子所欺骗,竟无耻地追求起自己的女儿来。他前妻所生的小女儿海伦想要摆脱道德败坏的酒徒之家的环境却无计可施。就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下,克劳塞大女婿霍夫曼青年时代的朋友阿尔弗莱特来到矿上,他此行是想要写关于西里西亚煤矿地区矿工贫困与资本家暴发户财富积累的调查研究报告。海伦自从在矿上认识了阿尔弗莱特后,便钦佩他的思想与见解;从而深深地爱上了他。但克劳塞要把女儿嫁给一个富有而粗俗的富农,而正是这位富农和克劳塞的第二妻子有不正当关系,因此海伦深为苦恼,她把阿尔弗莱特看作是自己的救星。霍夫曼知道他们两人的关系后从中阻挠,但海伦坚决的态度使